某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2017-11-17 01:32吕建平苏永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23期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不合格率献血者

吕建平 苏永

某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吕建平 苏永

目的分析某地区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测不合格分布情况,提高用血安全性。方法选取某地区2015年1月—2017年6月的无偿献血者,对其血液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统计血液检测不合格例数、不合格项目以及性别分布。结果2015年1月—2017年6月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测总体不合格率为3.53%,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从检测不合格项目来看,以ALT和抗-TP不合格为主。男性献血者的不合格率为 3.79%,女性为 3.2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男性献血者的ALT、抗-TP不合格率高于女性献血者(P<0.05)。男性献血者的HBsAg、抗-HCV以及抗-HIV不合格率与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仍存在较高不合格率,不合格项目主要为ALT和抗-TP,男性不合格率相对较高,应有针对性的改进,保障用血安全。

无偿献血;血液检测;合格率;血液安全

血液检测不合格是导致血液报废的重要原因,所以为提高血液检测合格率,减少血液报废,保障用血安全[1],对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测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极为重要,因此,本文对某地区2015年1月—2017年6月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以了解该地区的血液检测情况,为今后无偿献血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某地区2015年1月—2017年6月的无偿献血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献血者的年龄为18~54岁,平均年龄(29.6±4.3)岁,其中2015年4 356例(男2 356例,女2 000例),年龄在19~52岁,平均年龄(29.7±4.5)岁。2016年选取4 428例(男2 328例,女2 100例),年龄在18~53岁,平均年龄(29.8±4.2)岁。2017年1—6月选取3 125例(男1 859例,女1 266例),年龄19~54岁,平均(29.6±4.5)岁。

各年度无偿献血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P>0.05,符合临床对比要求。

1.2 方法

本研究主要使用的仪器与试剂为:ML-STARCH8全自动加样系统、TBA120FR全自动生化仪、ML-FAME24/30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谷丙转氨酶(ALT)试剂、核酸检测系统、乙肝表面抗原(HBsAg)试剂、抗-丙型肝炎病毒(HCV)试剂、血液核酸筛查试剂、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试剂、抗-梅毒(TP)试剂等,所有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且经检验合格[2-5]。

应用速率法对ALT进行检测,应用ELISA法对抗-HCV、抗-HIV、HBsAg和抗-TP进行检测[6-8],相关的所有检测操作均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对血液标本各检测项目应用2个厂家的试剂进行检验对比。

1.3 评定标准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均使用两种试剂进行检测,以两种试剂检验均具有反应性为阳性,如果两种试剂检验均无反应性则为阴性,两种试剂检验反应性不一致应行双孔复检,复检仍不合格,则按不合格发布检测结果。采用速率法检测的ALT,若ALT值≥40 U/L为不合格。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收集数据纳入SPSS 18.0软件,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某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总体分析

从表1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2015年1月—2017年6月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测不合格率分别为3.63%、3.61%和3.26%,表现出逐年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各项目的检测不合格率来看,以ALT和抗-TP检测不合格居多,2015年的ALT检测不合格率为1.86%,2016与2017年1—6月分别为1.72%和1.63%,但各年度各项目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目检测结果详见表1。

2.2 不同性别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通过对该地区不同性别无偿献血者各项目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发现,男性献血者的不合格率为3.79%,女性为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6,P<0.05),男性献血者的ALT、抗-TP检测不合格率显著高于女性献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与女性的HBsAg、抗-HCV以及抗-HIV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本调查研究显示,该地区2015年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测不合格率为3.63%,2016年为3.61%,2017年1—6月为3.26%,总不合格率为3.53%,其中以ALT和抗-TP检测不合格所占比重较大,ALT和抗-TP不合格率从2015年1月—2017年6月具有逐年下降趋势,与该地区采供血工作的不断完善具有较大关系。由此可见,在献血前,对无偿献血者进行ALT初筛,有助于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降低ALT检测不合格率,减少不必要的血液浪费[9-11]。对于ALT初筛不合格的献血者,应充分了解献血者情况,确认是否因为病理性因素所致,并引导患者暂缓献血[12-14]。

表1 某地区2015年1月—2017年6月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n(%)]

表2 某地区2015年1月—2017年6月不同性别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比较

在血液检测过程中,抗-TP检测不合格也是导致血液报废的重要因素,其检测不合格率具有下降趋势。可能与该地区血站的献血相关知识宣传和人口流动性小等具有一定关系,为降低血液检测不合格率,可增加献血前的梅毒快速筛查[15-19]。HBsAg、抗-HIV与抗-HCV等不合格率均有所下降,可能与该地区的献血前健康征询和献血知识宣教等有关。从不同性别献血者的检测情况来看,男性献血者的不合格率相对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不规律的生活作息具有较大关系[20]。

总而言之,该地区近年来无偿献血检测不合格率有所下降,但仍偏高,血液用血安全仍面临考验,应加大安全输血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献血前充分了解献血者情况,加强献血者初筛,缩短病毒检测“窗口期”[21],减少不合格血液,提高用血安全性。

[1] 董勤敏. 献血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10(7):245-246.

[2] 吕豪,江素君,孙爱华.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检测在无偿献血中的应用探讨[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5,29(1):68-70.

[3] 王丽,赵向东,朱阳泉,等. 招募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的范围与方法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20):5166-5167.

[4] 付红梅,东光国,任波,等. 济南市2011至2014年无偿献血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现状分析[J].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16,2(3):176-178.

[5] 程洁,徐凌忠. 蚌埠市4所高校大学生无偿献血意愿的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J]. 中华全科医学,2015,13(2):260-262.

[6] 周姗,杜鹏,郑欣,等. 2010年至2012年深圳地区献血者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分子病毒学特征[J]. 中华传染病杂志,2015,33(3):150-153.

[7] 吕豪,江素君,孙爱华,等. 衢州市无偿献血者中隐匿性HBV感染的基因型别及突变类型分析[J].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4,28(5):371-373.

[8] 闫宏,闫囡,娄峰阁. 齐齐哈尔市无偿献血者乙型肝炎防控知识掌握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22):2657-2660.

[9] 朱守兵,刘祎,李素娥,等. 无偿献血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23):5500-5502.

[10] 宋美兰,任芙蓉,龚晓燕,等. 单检及16份混样检测模式对献血者核酸检测效果的比较研究[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2,35(1):53-58.

[11] 胡锋华,徐雪梅,王彩云,等. 某血站献血者无偿献血知识竞赛结果分析[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3):324-326.

[12] 王拥军,孟忠华,郭志宏,等. 浙江杭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流行病学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9):2138-2139.

[13] 陆杰灵. 百色市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现状调查[J].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6,10(6):729-732.

[14] 王宏法. 610例献血者血脂及血糖水平调查分析[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27(11):1142-1143.

[15] 蒋慧.街头献血者谷丙转氨酶初筛最佳临界值确定[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4,28(3):310-311.

[16] 李雪晶. 济南市1·23极寒天气应急献血人群分布特征分析[J].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16,2(4):220-222.

[17] 汪峰,费静娴,潘菲. 湖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丙肝流行特征分析[J].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4,28(6):423-425.

[18] 赵敏. 某市无偿献血者血液HIV筛查与确诊情况[J].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2,6(6):96-97.

[19] 林金兰. 血站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原因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22):182-184.

[20] 冯晴,孟忠华,王拥军,等. 浙江省2008—2010年无偿献血者中HIV感染者流行病学特征[J].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2,5(3):158-161.

[21] 周玉洁,张亚,徐秀兰,等. 无偿献血人群人疱疹病毒8型和巨细胞病毒及细小病毒 B19感染流行情况调查[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3):514-517.

Blood TestResultsof Unpaid Blood Donors in an Area

LV Jianping SU Yong Laixi Blood Donation Service Department, Qingdao Central Blood Station, Qingdao Shandong 266600, 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unqualified distribution of blood donors in an area and improve the safety of blood transfusion.MethodsBlood donors were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15 to June 2017 in an area, and the blood test results were analyzed. The number of unqualified blood samples,unqualified items and sex distribution were counted.ResultsFrom January 2015 to June 2017, the overall failure rate of voluntary blood donors was 3.53%, showing a decreasing trend year by year. From the unqualified items,ALT and anti-TP were unqualified. The unqualified rate of male donors was 3.79%, and that of female was 3.21%, the difference was obvious (P<0.05).The rates of ALT and anti-TP in male donors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female donors (P < 0.05). The HBsAg, anti-HCV and anti-HIV unqualified rate of male donor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mpared with that of female(P>0.05).ConclusionThere is still a high rate of disqualification in the blood test of voluntary blood donors in this area. The unqualified items are mainly ALT and anti -TP, and the rate of male failure is relatively high, so there should be targeted improvements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using blood.

unpaid blood donation; blood test; pass rate; blood safety

R446

A

1674-9316(2017)23-0145-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7.23.072

山东省青岛市中心血站莱西献血服务部,山东 青岛 266600

猜你喜欢
无偿献血者不合格率献血者
无偿献血者对优质服务满意度调查分析
[聚焦6·14]世界献血者日来临前,了解一下无偿献血流程吧
2018年南宁市无偿献血人群分布特征分析
持续质量改进对血站采血护理及血液报废率的影响
在自愿无偿献血者招募活动中做好防治艾滋病宣传的讨论
食品安全抽检超223万批次
影响单采献血者保留的相关因素分析
无偿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后再次参加献血的情况调查研究
60%网上商城成为服装质量问题的重灾区
上海工商抽检 京东天猫1号店等集体“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