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探讨

2017-11-28 10:14邹生松
文理导航 2017年33期
关键词:初中体育策略

邹生松

【摘 要】新课标要求我国学生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德、智、体、美、劳,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对于中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视程度愈来愈高。初中体育课程的开展是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但是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阻碍着体育课程的有效教学。本文从初中体育课程教学现状出发,就如何提高学生课堂的积极参与度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初中;体育;参与积极性;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我国学生体质在逐年下降,青少年的健康问题成为国民最为关注的问题。因此,初中体育课程的开设是很有必要的。这是社会个体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通过提高初中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文化课的学习提供坚实的身体基础。但是即使是我国现状的急切要求,还是有很多的教师与学生不能够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教师糊弄,学生忽视,在这样的体育教学的态度之下,学生的身体素质如何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本文对于初中体育教学策略的探讨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是时代发展所要求的。

1.当前我国初中体育教学的问题

虽然我国已经特别重视体育教学,在中考课程中加入了体测,但是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体育教学依旧是一项可有可无的课程,认为学生在体育课堂的上的任务就是玩,还不如在教室内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因此,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多数学校,特别是内陆比较偏僻的城市,在他们的教学中体育是不作为重点教学内容的,甚至是可以直接忽略的教学内容。在升学压力下,教师的教学重点在学生文化的课的培养上,因此学生的学习重点也就是拼命的在教室内学习。有时文化课的学习比较繁重,教师就会占用体育课的时间,剥夺学生上体育课的权利。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自然也就会忽视体育课的学习,这是教学环境影响学生对于体育课的态度。另一方面是当今的学生比较懒,宁可在教学内舒服的休息而不愿意进行一段时间的运动,只要运动的强度过大,学生就会承受不了,特别是女生对于体育课的态度大部分是排斥的。这是学生自身的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体育课的积极度是体育教师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

2.提升学生参与体育课积极度的意义

体育教学是帮助学生树立锻炼身体意识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在繁忙课程中放松身心。提高学生积极参与度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体育课程方面的基础知识。同时也可以幫助学生树立终身锻炼的意识,将锻炼意识贯穿至整个的生活中。最后就是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促进我国体育教学事业的发展。

3.提高学生体育课参与度的有效策略

3.1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吸引学生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体育教学内容过于单薄,不够丰富,同时多数教师将教学重点定位为体育技巧的训练,因而忽略了体育活动的健身性质,所以更为严格的要求学生。因此学生在教师严苛的要求下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导致体育教学学生主动参与度较低。体育课程的设置本就是帮助学生调解心情,环节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锻炼身体,所以课堂不应该太过严格使学生感到体育课时一种负担。体育课程应该丰富而多彩,促使学生意识到体育课程不仅仅能够学到一些体育项目,同时也能够进行体育锻炼,心情自然也就轻松活泼。体育课程可以以整个初中学习为阶段,进行六个学期教学内容的设计,将基本的球类活动教给学生。也可以开设不同的课程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爱好进行选择,当上体育课时学习自己选择的课程。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课兴趣,学习自己喜欢的内容是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有效方法之一。

3.2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但是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往往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传统的体育教学,教师往往采用直接进行准备活动的方式,没有将课堂学习内容明确的告诉学生,因此教学活动往往是在教师的主导下进行,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凸显,通常只是在教师的讲解后进行单纯动作模仿,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与,糊弄体育课成为最突出的态度。这种观念上的偏差是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根本原因。在新课标的要求下,体育教学也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处于引导的位置。比如我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通常会告知学生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这样学生对于这样可就会有整体的把握,而不是像传统的体育教学,上课整队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跑步,热身活动,这样导致学生对于课堂一无所知,也就不知所措。同时在结束课程之后我也会对于学生这节课的体育活动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在课下自己多多的锻炼,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同时再告诉学生下节课学习什么,需要做一些什么准备工作。这些看似简单的环节可以有效的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3.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过程中,通常只注重单纯的知识传授,而忽略了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考量。现代初中体育教学,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兴趣的指导下,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才能得到充分调动。多数学校的体育课程学习是由体育教师自己安排的,这就给教师很大的自主权利,教师可以充分的根据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比如在女生比较多的班级中我会教学生学习一些体舞,或者是一些比较实用的女子防身术,这些是女生们都比较感兴趣的课程内容。那么相反在男生比较多的班级就是教一些打篮球、踢足球的技术,女生则可以学习一些排球技术等。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体育教学是我国长期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要求。因此学校与教师应该充分重视体育教学的重要作用,通过丰富体育课堂的内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推动我国初中体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纪金玲.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35:122-123

[2]李洪涛.探讨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性[J].科技展望,2016.27:174+176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体育策略
我们的“体育梦”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Passage Four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