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学教学方法研究

2017-12-19 23:34刘艳艳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高校教学心理学教学方法

刘艳艳

【摘要】高校心理学将普通心理学作为教育方案的首选教材,旨在通过开展心理学相应教育,引导学生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控力,学会逐步掌控自身情绪并积极融入到学习生活中去。本文从高校心理学教学的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出发,探究心理学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校教学;心理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B8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012-02

心理学是探究人心理变化以及行为特征原因等的重要手段。心理学由于其学科的特色性和趣味性,在高校教学中比较受学生的欢迎。然而在证明心理学相关理论时,需引入大量教学案例,导致学生在学习心理学过程中逐渐失去学习兴趣,这也是高校心理学教学探究优秀教学方法的原因之一。

一、高校心理学教学现状

1.心理学研究相对落后

受多种原因的影响,我国心理学起步较晚且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封闭期,与国外的交流讨论存在知识研究落后等现象。由于人的心理具有共通性,可结合我国国情对国外的研究成果进行合理应用。而国外的心理学研究以及发展时间较长,相应的基础知识、实验研究等已经渐趋成熟,优秀的研究成果也是不断出现。面对相对落后的国内心理学教学研究体系,必须加强对国外优秀研究成果的调查引进,与国际优秀领域、行业尖端人员有效对接,促进我国心理学基础课程知识的改进完善,尽快向更高、更深入的研究领域前进。高校心理学教学以基础心理学为主,需及时关注国际动态,及时引进先进的教育研究知识理论。

2.学生心理压力增加

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高校教育已经由传统的精英教育逐渐转向大众教育,面对应届学生逐年增多的大形势,高校教育不可避免地会存在教育效率下降现象。学生的上课时间减少而教师上课时间增加,在一定的时间里学生接受的知识不能达到教师教学以及专业发展指定的学习计划、学习目标,相应的学生能力自然会存在差距。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多,大学生在应季招聘中所处的地位也日益下降,企业对大学生能力、经验等的要求逐渐增多,除对大学生自身能力的考验外,也是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心理适应力等的重大考验。面对沉重的就业压力,学生须在校园内尽可能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学习压力也进一步增加。

3.教学指标变化

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其相应的指标等也逐渐发生变化,对科研水平的重视带动了高校心理学教师在开展相应课程时对心理研究科研成果的重视,高校心理学研究成果突出。但在此过程中,由于科研阶段的需要等,科研初期的改革等也出现了大面积重复等现象,对教学的重视程度也明显下降。教师由于过度重视教学中的科研成果,对相应的教学质量等的重视程度也明显降低。上述情况的出现导致高校在心理学研究成果突出,但相应的心理学教学成果却十分稀少,教师注意力的偏转使科研和教学出现明显的不对等,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教师的教學成果少,不利于高校教学质量以及后续心理科研等的进行。

4.理论成果转化重视程度不足

在心理学转化过程中,学校以及专业等对该方面的重视程度不足,并没有对教师制定统一的计划、规划。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多以课本为主,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以及小范围的扩展,更主要的是将教学方案、教学质量等与教学评价等活动挂钩,并未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教育机构等在高校心理学教育方面推出了基于心理学教育改革基础上教材、教师专业水平、学校重视程度等一系列意见规划,执行后对学生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但由于各学校具体的师资力量、发展重点以及资金规划等不完全符合教学要求,因而并未实现有效执行。

二、心理学教学作用

1.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进入大学之后,知识的难度等与高中知识相比进一步增加,学生在面对新的知识以及专业内容时的学习压力也进一步增大。通过开展心理学教育课程,可在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心理学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及时将所学知识进行转化,应用于学习生活之中。对于教学中出现的重难点,学生可以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探究出题人的意图及想要考察的学习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答题,促进问题的解决。其次,在心理学知识讲授过程中,结合学生中的出错点、记忆困难等现象,可结合相应的心理学规律,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集中精神进行记忆,其学习的难度自然降低。

2.促进学生掌控情绪

高校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迈向青年的过渡阶段,在此过程中,学生青春期容易产生的暴躁、激动等情绪并未完全得到控制,若不重视很可能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高校开展心理学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避免其向悲观、消沉方向发展。通过向学生讲述消极情绪产生的原因,理解消极情绪容易出现的征兆,引导学生及时掌握控制消极情绪的方法,逐步培养自己的积极情绪,及时走出心理困境,减轻因负面情绪等造成的不利影响。向学生推荐有积极鼓励效果的书籍和通俗易懂的简单心理学书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心理知识,培养积极情绪。

3.培养优秀品质

学生在学习以及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不同的困难阻碍,特别是在学生从大学迈入社会初期,由于不了解社会交往时的出发点等,学生在此过程中极易遭受排挤,进而产生放弃、失败等消极观念,归根是学生坚持等品质意志未正常形成造成的。通过开展心理学教育,可引导学生对自己要面对的事件等形成正确的认识,以相对饱满的精神姿态面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并及时根据事件和相关人员的发展变化情况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整,进而实现自身理想目标。心理学教育的意义之一即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到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在面对具体事例时,除尽可能发挥自身能力,通过调动自己的积极情绪,以乐观的态度对所要应对的事件进行解决,形成对事物完整准确的认识,促进自身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高。

4.塑造健全人格endprint

大学生在学习以及找工作等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之一即“眼高手低”,主要情调两个方面。一方面,学生在校期间对专业等的学习集中于理论方面,对具体的实践操作等掌握不足,缺乏相应经验。另一方面,学生对自身的认识不够明确,过度抬高自己、贬低别人,不能正确的对待竞争,性格培养不全面。通过开展心理学教育,可促进学生培养健全人格,养成美好品德。结合具体的心理学知识点,引导学生掌握能力与气质等之间的关系,逐渐发现自身优点进行培养,对自身待人接物方面的缺陷进行弥补,养成诚实守信、独立自主、高度自觉等优秀品德,促进学生三观的进一步发展和人生价值的实现。

三、心理学教学方法

1.教学模式开放

教学模式的开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课文固有内容以及课外实践。在固有的课本方面,教师在授课时不能只是单纯的照本宣科对心理学理论等进行讲述。由于课本的编订是在相应的科研成果研究成功并且经过一系列的认证以后,才开始逐渐参与到教材的内容收录中去,教材的制定也需较长时间。因而,教师学生使用的教材与前沿的心理学发展成果、研究方向灯存在一定的差距,教材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在日常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新型科研成果的转换,及时向学生讲授新的心理学内容以及心理学测验等知识,引导学生及时与心理学教学前沿形成对接,与自身生活相联系,逐步减轻与心理学之间的距离感,通过紧跟心理学研究步伐,培养其参与心理学的兴趣。对于心理学中较难理解以及重难点的内容,除了基本的理论学习外,教师还需要定期组织学生课外实习、多地调查等,在具体实践中应用相关知识,促进知识的进一步消化掌握。心理学除了强调知识的掌握外,还强调实践的应用引入。在实践条件不足等的情况下,通过引导学生校内发放调查问卷,编写心理学研究报告等加强对知识的应用掌握。

2.重视实验项目的开展

心理学教学研究的方向之一即通过一系列的普遍性的实验,寻找其中具有共性的理论现象,继而开展后续的理论分析、结论印证等一系列工作。高校心理学学习阶段主要就结论的获取和结论的证明两方面开展实验研究。印证实验是从结论的证明角度出发,通过实验得出心理学理论规律,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相应知识规律的认识,促进学生理解。如通过引导学生对一副纸牌中任选的六张纸牌进行记忆,继而收回纸牌,引导学生就所记忆的纸牌的数额进行加减乘除等一系列数学操作,总结学生实验后的反应。此后在引导学生开展二十四点游戏实验,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加减乘除等一系列操作,通过两类操作的对比,即可加深学生对记忆时重视任务目标与记忆过程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在掌握合理的记忆方法的同时对该方法所属的记忆规律等形成准确的认识,加深学生学习印象。在心理学规律等的掌握方面,主要通过引导学生开展训练型实验解决。在讲述记忆的形成等过程时,通过列举相对较难的英语单词或者看似毫无规律的数字,要求学生在一分钟或更短的时间内记忆。如列举“165283940”,数字之间看似毫无联系,但在此基础上,可通过结合具体情境,给每个数字赋予不同的意义形象,引导学生根据已赋予的形象对数字进行情境描述,继而形成新的情境,在此基础上,学生形成了对固有情境的认识,对看似没有关联的数字串也能及时掌握。

3.结合实际,开设具体情境

高校开展的心理学教育内容与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等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教师在讲述相关知识点时,可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进行掌握,使学生在学习理论时不是单纯记忆的过程,而是结合具体生活实际理解掌握。如在探究经验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是,可联系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初生牛犊不怕虎”“姜还是老的辣”等俗语引导学生讨论,进一步加深对经验以及实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的认识。在学习前摄抑制相关概念时,学生并不能及时将其与倒摄抑制区分开。对此,教师可及时引入生活实际,如在品尝一类食物后,由于品尝后感觉到的味道不好,人们一般不会再去选择该类食物,这便是前摄抑制发挥作用的效果。而如果人们一直专注于品尝一类食物,或者一次性吃一种食物过多,则会引起人的肠胃不适,产生呕吐等恶劣反应。人们在品尝该类食物受到损害后,自然而然会对该类食物产生畏惧或厌烦心理,人的胃部等器官再次接触该类食物后也会自觉产生不良反应,这也是倒摄抑制发挥作用的结果。

当教师列举的知识点并没有现实的案例可以进行解读时,教师可选择自主创设相应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对一些相对较难理解的名词或者实验,可通过简化实验器材,引导学生合理分组,分别建立不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实验得出答案。在此过程中,学生除掌握名词知识点的意义外,也加深了对实验中各步骤意义等的理解,推动了学生对整体实验的掌握。

4.加强培训,推动教师素质提高

高校心理学方面的师资力量以及教师授课水平对学生培养的意义重大。高校要加强对教师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等的培训,通过及时召开交流讨论会等促进教师之间彼此分享经验、交流提高。通过加强教师与心理学教育前沿的对接,引导教师及时掌握新的教学方法,立足于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开展新的创新型教学,及时引进研究型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为目标,促进教学计划的顺利开展。教师要逐步摆脱以心理学科研成果为个人能力衡量指标观念,端正自身教学态度,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进步。

5.完善考核机制

心理学教育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因而在开展心理学考核测评时,不应只单纯的将注意力放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掌握方面。通过引入日常考核,如在开展心理学研究实验时,引导学生提交相关的实验报告,制定相应的心理学研究课题等,考察学生的综合理解掌握能力,将其作为平时分的一部分。对心理学最终考试的内容,杜绝期末画重点等传统应付现象,加强与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合作,推动心理学考试题库的建立。将心理学考试题库与日常测试题库分开,引导学生每学期开展三到四次线上测试,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主要构成部分。期末时并不设置具体的考试题目,而是通过与计算机学院联合,为学生随机发放试题,衡量学生的综合掌握能力。在此过程中,心理学专业教师等要加强对日常题库和期末考试题库的重视,定期对题库进行更新和旧题删除,增加相关题目的流动性,避免学生自主收集题目,题目汇总,代做等不合格行为。一切从考察学生实际掌握水平出发,引导学生综合掌握所学知识内容,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提高其学习积极性、自主性。

四、小结

高校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学校以及教师必须逐渐摆脱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开展实验教学、情境教学等,推动学生逐渐掌握心理学学习技巧,提高综合学习能力,掌控自身情绪,提高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通过开展整体教育,引导高校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人格的健全,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白辉.高校心理学教学方法改革实践的理论剖析[J].教育界,2014,(10):58-58.

[2]劉贤敏.高校师范专业公共心理学教学方法优化的理性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11):111-112.

[3]张海芳.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法与评价体系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14):145-146.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校教学心理学教学方法
“没有用”的心理学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关于未来“会诊化”高校教学模式构建
MOOCs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研究
跟踪导练(二)5
如何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