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技术”化入课堂

2017-12-27 07:30王琨��
考试周刊 2017年33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应用技术互联网

王琨��

摘要:“说到底,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终极价值判断是人的发展,是人的解放和主体性的跃升。”(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教授)因此,当“互联网+”遇到教育时,决定成败的关键不是“网”,而是“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否有效提高,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入融合的前提,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教师;信息技术应用

一、 “互联网+”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物联网、移动终端等的创新和发展、大数据和云计算的运用,人们的生活、工作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时下互联网已经改变人类社会的信息传递的方式,使得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更加灵活便捷。新的历史背景下,教育自然而然也受到这些先进技术的影响,正逐步改变教与学的方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信息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坚持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决定课堂中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水平;教师的信息素养决定了教师对课程资源的把控程度。利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环境、教学方法等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条件,所以信息时代的教师必须除了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以外,还应对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保持浓厚的兴趣,自觉主动学习、主动运用,才能促进课堂更加灵动、高效、和谐。在这其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尤为重要。

二、 “互联网+”时代应用实例

信息化时代教师角色已经发生转变,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是要与时俱进,具备利用和整合信息化工具的技能,教师角色已经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协助者、促进者。未来的数字化教师的能力标准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从事专业发展与领导力培养;提升和塑造信息化公民的责任感;塑造信息化时代的工作与学习模式;设计开发信息化时代的学习经验与学习准则;引领学生学习与创意。笔者结合当下常用的互联网工具,谈谈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的实例。

(一) 应用信息交流工具功能,发挥学习交流即时性

微信、微信群和公众号是当下流行的信息即时交流工具。生活社交中,好友之间经常会建立微信群。“群”文化已经可以迅速地传递学习、工作的信息,逐步让各种群体的人都接受并应用。这个群可能是老师和家长建立的一个群,可能是志同道合的好友建立的群,也可能是亲戚建立的群。无论是怎样一个群,它都在拉近彼此的距离。

当下很多学校都开通微信公共号,这个公众号经常作为一个校方公布信息的平台,这等同于学校的门户网站,很多学校都将网站“搬到”公众号上。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在公众号上开发互动交流功能。比如,学校要对某个项目进行升级改造,就可以通过公众号进行投票统计,利用大数据为下一步工作提供参考;再如,学校公众号可以整合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透过这个窗口,展示师生风采。除了学校有学校的公众号,教师个人也可以做一个公众号、订阅号,一方面展示教师个性化的内容,另一方面作为平时点滴积累的“资源库”。

(二) 应用数据统计整理功能,提高教学指导针对性

问卷星是一个专业的在线问卷调查、测评、投票平台,它可应用于各行各业,将它引入教育教学中,可以支持教师进行学生测试、满意度调查、课题研究等。

实践中应用问卷这一个在线统计的平台有助于提高教学指导针对性。笔者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尝试,课前10分钟让学生观看已完成的微课,然后通过问卷星回答一些问题。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侧重讲授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这个过程,问卷星提供很大帮助,让学生的每个反馈信息自动归集成到后台数据,形成各种统计图,一目了然,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数据支撑,让教学更加有针对性。

(三) 应用腾讯视频展示功能,促进教学分享实效性

从2013年,“微课”着实火了一把。微课,可以以知识点为单位,通过图像、声音、字幕等多种手段的整合,呈现在学习者面前。微课可以是自己制作,也可以与他人合作,甚至是网上下载。但是随着收集到的微课数量越来越多,存储、管理、分享就成为一个难题。

以腾讯视频为代表的视频网站提供视频上传的功能,并且可以很容易分享到邮件、微信、QQ等常用工具。这样就解决了存储、分享的难题。我们只要稍加整理规划,让这些微课素材方便查找即可。这时腾讯视频就变成一个视频资源库了。

(四) 应用博客记录积累功能,推动档案记录连续性

博客就是“WEBLOG”的缩写,本意是网络日志,是一种以时间倒叙记录生活、学习、工作等情况。博客其中有两个特征:一是可以用在我们教学上记录平时点滴体会;二是可以与網友分享、多元碰撞。

当下有一个词汇非常流行——“碎片化”。在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中,我们的时间被碎片化、我们的知识被碎片化……。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博客这个载体,记录我们生活、工作上的点滴感受,以应对这个“碎片化”的时代。譬如,在准备一节较成熟的公开课时,会有很多体会、思想火花,这时就需要一个工具把这些精彩的瞬间记录下来,以前我们会用纸和笔,在信息化的时代,我们可以使用博客这个电子工具,一方面方便我们随时随地记录,另一方面还可以与志同道合的人分享自己的收获,撞击更“闪耀”的火花。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会有更多更好的工具进入我们的视野,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过程中,这些工具必然将从辅助教学工具逐步转变为教育教学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1]裴娣娜.我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根本转化[J].北京: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63-69.

[2]周洪宇.中国教育黄皮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5,(2):13.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应用技术互联网
探析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电网运维中的应用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课中的应用
数学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