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

2017-12-27 07:32杨学萍��
考试周刊 2017年33期
关键词:教育问题留守儿童城镇化

杨学萍��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因而造成了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向城市转移的农民也越来越多,这就导致了在农村有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的出现。这一新的社会群体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他们身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发人深思。文章主要分析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城镇化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的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出现了,随之而来的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因为缺少家长的监护,最终导致这些留守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影响重大,同时这也与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紧密相关。所以,很有必要清楚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教育问题,研究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留守儿童较多。因为留守儿童长期处于离开父母的状态,缺少父母的关怀和抚慰,就会导致留守儿童在情感表达方面有所欠缺。相关调查表明,有些留守儿童性格比较内向,其中很多人都不是经常参加集体活动;就情感倾诉而言,大部分的留守儿童都是最想跟自己的父母倾诉心里话,只有少部分留守儿童希望跟老师和朋友说说自己的心里话,然而他们的父母不在身边,这就导致了孩子们强烈的感情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现实是残酷的,父母不在自己的身边,对比鲜明,因而导致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出来。

2. 留守儿童多数都有道德品行方面的问题存在。调查表明,有不少留守儿童都存在一些不良行为,例如课堂违纪,抽烟,说谎话、脏话等。还有留守儿童发生早恋的情况也相对多一些。此外,因为很长时间都感受不到父母的关爱,留守儿童很容易会产生孤独感,感觉自己像是被社会和家人抛弃,长此以往,很容易形成反社会人格,产生很深的仇视心理,还有有功利化、世俗化的思想倾向。其突出表现有自私自利、冷漠好逸恶劳,甚至是价值观扭曲等不良品行。

3. 在留守儿童身上会有侵害和被侵害事件不时发生。因为留守儿童没有父母陪在身边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导致其在面对许多问题时都易于冲动,进而导致有留守儿童侵害和被侵害的诸多事件的发生。有的留守儿童可能会受到其他孩子的嘲笑和欺侮,这也会使他们感到十分自卑。所以,留守儿童往往具有比较差的环境适应能力,缺乏一定的自制力,因而更要重视其安全防护工作。

4. 学习成绩差。根据调查表明,不少孩子都不是很重视和关注自己的学习,不少留守儿童都学习成绩不佳。此外,因为农村缺乏师资力量,也没有齐全的教学设备,这就造成了有些地区的留守儿童难以确保基本的学习。首先,留守儿童往往缺乏一定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很难产生自信心理,缺乏自觉性,学习习惯更是自由散漫,经常迟到,总是难以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如此,其进取心就逐渐丧失了,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其次,缺乏上课纪律意识,难以集中注意力,因而听课效率低,学习成绩不断下滑。再次,留守儿童往往存在较为明显的厌学情绪,经常逃学行为,直至最终辍学。

二、 解决乡村留守儿童相关问题的措施及建议

1. 政府、社会方面。一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步伐。政府应该将关系到户籍制度的各种制度逐步弱化直至取消,这样才能确保劳动力流动更加合理。对于因户籍制度而造成的入学制度也要进行改革,确保农民工的子女也能进城上学。二是不断增加对农村教育的各方面支持。各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壮大农村教师队伍,以促使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并使教学设备加大投入力度,促使农村儿童的教育进一步加大。三是对社会宣传加强力度。有关部门要对报刊、媒体等多种形式善加利用,以便号召社会力量,提高社会公众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以便留守儿童可以获得更多关怀。四是在农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为农民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对于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来说,这是一条十分有力的措施,促进农村经济加快发展。为广大的乡村努力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让农民本地就业的愿望都尽可能地实现。

2. 学校方面。一是学校应该将主阵地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学校要将“阳光互助小组”等积极组织起来,以便为留守儿童带来更多的关爱,要对留守儿童进一步加大关注和帮助的力度;班主任要多做家访,以便多了解学生的情况,让学生可以多感受一些来自教师的关怀。二是加强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制定相应的制度和决议。另外,设立留守学生关怀室等咨询机构,负责人可以选择委托那些热心且懂心理的老师,以便对学生加强辅导和引导。三是举办多元活动,以便对学生的课余生活进行丰富。学校传递信息给学生看,可以借助多样化的形式,并将学生良好的兴趣培养起来。

3. 家庭方面。一是父母首先一定要将教育意识转变过来。父母关于针对孩子的教育观念要转变过来,不仅仅是要对子女的物质生活条件进行改善,更重要的是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关心到对子女的教育中来。二是加强沟通和交流。对于那些常年在外的父母,他们应该多联系孩子,加强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近况,最重要的是让孩子能感受来自父母的关爱。三是父母最好能留下一人,在农村照顾还在学校学习的儿童,若是双方都没有办法留在家里,就要跟照顧孩子的爷爷奶奶做好思想工作,不可过分溺爱孩子,要积极配合学校老师的工作。农村的儿童安全事故频发,主要是家长的安全意识薄弱,因而父母和其他家长都要加强有关儿童的安全防范意识。

三、 结束语

总而言之,关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主要是指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几个方面,这样才能逐渐形成教育合力。社会力量是巨大的,只要我们组织好、发动好,就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进而一起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做好,并进一步促进城乡教育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蒋笃君.新时期留守儿童教育的困境和对策[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0,(2):124-126.

[2]张美兰.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索[J].九江学院学报,2010,(1):119-122.

[3]王秀章,李扬.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0,(1):117-120.

[4]张小娟.留守儿童问题产生原因及解决方式[J].发展,2011.

猜你喜欢
教育问题留守儿童城镇化
民族器乐合奏课与综合大学素质教育问题研究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文献综述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问题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