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2017-12-27 02:55刘圣颖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6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

刘圣颖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院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但由于目前高职院校生源素质良莠不齐,教学管理存在功利化倾向,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产生了一定阻碍。本文将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进行分析,探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几点基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6-0082-02

前言:

自党在“十七大”提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来,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理论层面的探讨较多,也有部分实践经验总结。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逐渐转入实践层次。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途径,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程度,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有关键性影响。因此,有必要对马克思主义教育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进行探讨。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地位

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创新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使命。对于任何专业的教育教学而言,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各项教学管理活动开展的基础,只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才能使其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基本发展规律,是直指事物本质的哲学思维。在高职院校思想教育过程中,融入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认识,拥有抵御困难的能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教育在高职院校全覆盖的重要途径。可以加深学生对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解和认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使高职学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者[1]。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符合高素质应用人才的培养需要

高职院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致力于培养某个领域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社会经济活动的生产、建设和服务等各个岗位输送新鲜血液。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在推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还面临着众多艰巨任务。培养高新技术人才,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社会建设水平的基本保障,也是实现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才强国的关键。

一名合格的技能人才,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还要具备健康的身心素质和较高的文化水平。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教育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高职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心,逐渐形成爱国守法、敬业奉献的良好道德素质[2]。

(三)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学生头脑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和信息技术水平快速提高的影响下,整个人类社会正处于快速变化阶段,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各种思想文化在交流中相互影响,在碰撞中逐渐融合。一些经济大国野心勃勃,继续实施分化政治图谋,企图将意识形态控制作为实现自身战略意图的途径。在取得经济和科技优势地位后,积极建立文化霸权地位,对其他国家进行文化输出,不断渗透自身的思想价值观念。 在此背景下,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也面临着严峻形势,社会价值观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高职学生还处于思想价值观念的形成时期,容易受外来文化影响,使自身信念产生动摇,进而在精神上表现出迷茫和空虚的状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学生头脑,可以有效提高高职学生低于外来文化冲击的能力,形成自主判断力,让马克思主义主导社会科学话语权,帮助学生坚定信念,走出迷茫和空虚的状态[3]。

(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利于规范学生日常行为

高职院校的生源素质整体偏低是长期以来高职教育客观存在的问题,由此导致学生普遍缺乏自我约束能力,自主意识过强,过分强调自我,不善于融入集体,与其他学生无法进行正常沟通。因此,在高职学生群体中,特立独行、标新立异的现象十分普遍,给学校管理增加了难度。思想政治教育是从思想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约束的教育方式,可以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弥补心理素质缺陷,逐步提高自我约束能力。

在此方面,馬克思主义大众化加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重要途径,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理论思想,对人们的日常行为有重要指导作用。利用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以让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深入学生思维,促使学生逐渐形成哲学思维,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和学习目标,以国家建设为己任,自觉遵守学校管理制度,学好专业技能知识。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阻碍

(一)教学管理的功利化倾向阻碍马克思主义的融入

高职院校承担着为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但一些教职人员对此产生了认识偏差,认为高职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由此导致高职院校重视技能培养,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普遍存在,进而导致学生的身心素质成长跟不上技能水平的提高速度,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不确定因素。

而且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存在一定的功利化倾向,在国家加大力度发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活动等都围绕市场进行。以教学改革的名义不断削弱思想政治教育,只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而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融入的重要载体,降低思想政治教育所占的比重,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产生阻碍,也导致学生的政治信念和伦理道德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4]。

(二)学生素质基础良莠不齐影响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发展endprint

高职学生的素质基础良莠不齐,整体素质普遍偏低,这是高职教育长期存在的现象。由于高职学生的生源结构主要由中专和职高的对口生、统考统招的普通高考生组成,而且统考统招的分数线较低,吸收的是普通高考生中理论知识最薄弱的一部分学生。因此,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学习能力较低,知识基础较差,而且在学习态度等方面也存在问题。

许多学生长期在学业上不得方法要领,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动力严重不足,因此对学校教学活动的参与积极性较差,学习自律能力也较差。而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体系,在知识内容上有严谨的逻辑结构,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具有一定学习难度。在教学方法,则缺乏新意,按部就班的进行课程教学,容易引起学生反感,使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效果大打折扣。此外,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开展也对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一定影响。学生接触的环境不再局限于校园环境,还要深入企业进行实践学习。企业的营利性质决定了学生在企业实践学习过程中,很少能接触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对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发展产生的一定阻碍[5]。

三、基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一)坚守主阵地,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高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也是融入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强,应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体地位,积极开展课程体制改革,提高思政课堂教学成效。在高职思想政治教学改革过程中,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教师满堂灌输的现象依然存在,缺乏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被充分发挥,课堂参与度较低。针对于这种情况,现阶段高职思想政治教学改革应立足于实际教学状况,从学生的特点出发,充分了解学生诉求,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融入过程中,教师应善于把抽象程度较高的理论思想和书面语言,使用学生易于理解的通俗、生动的语言进行表述,提高理论知识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而言,最鲜活的教学方式就是与时政要事和社会热点新闻相结合,对学生在生活中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理论剖析,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使马克思主义思想能够深刻融入学生的自身思想。比如德育课改革中,有教师尝试开展“课前10分钟每周新闻集锦”教学活动,组织学生搜集本周内的国内外重点新闻,利用课前10分钟的时间,安排学生进行演讲,并采用课堂理论知识对新闻内容进行分析,最后由教师进行讲评,取得了显著成效。广泛采用启发式和案例式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学生乐于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

(二)完善组织建设,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保障

完善高職院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组织体系,是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基础。应按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要求,根据各阶段高职教育,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任务要求,构建党支部和校园团体组织,为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开展提供途径。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参与校园社团组织。学生社团不仅是发展学生兴趣爱好的重要组织,也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载体,在引导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加强马克思主义实践方面均有独特优势。高职院校的党支部要做好学生社团的引导工作,注重马克思主义教育内容在学生社团活动中的渗透,为社团配备思政指导教师,不断完善社团组织结构,为学生自主学习马克思主义提供指导和帮助。

(三)拓展活动路径,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落到实处

积极拓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路径,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科研考察,参与纪念日等主题活动,可以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落实,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促进理论学习与实践认知的结合,从而提高马克思主义教育效果。强调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不是脱离生活和群众的抽象化存在,而是贴近社会发展规律,符合大众诉求的科学理论。因此,拓展校园活动途径,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实践教育,是落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寒暑假的时间,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或社会服务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增进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乐于奉献、服务社会的高尚情怀。

(四)营造校企文化环境,搭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平台

营造良好的校企文化环境,为学生搭建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平台,是加快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在结束学业前就要深入企业进行实训学习,而且实习时间占较大比例。因此,当代高职学生受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共同影响,应从两方面同时着手,加强校企文化环境建设。高职院校应加强与合作企业的联系,深入开展合作,促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良好对接,发展高职院校校企文化,充分发挥文化熏陶作用,通过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学生规范行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校企文化建设贵在持久,只有不断提高校企文化环境建设水平,让学生在良好的文化环境内容,通过耳濡目染和日积月累,逐渐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实际行动。

(五)利用媒体途径,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是当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必须关注的重点问题。新媒体加速了信息流通速度,提高了媒体信息的交互性,使学生更加直接的接触到各种文化思想,并可以发表自己关于各种文化思想的看法。在此情况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加强对学生观点的引导,重视对新媒体的利用,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途径。高职思想政治教职人员应积极利用微博、微信、校园网站等途径,弘扬党的发展方针,加强马克思主义宣传,并通过网络平台组织交流讨论活动,进一步扩大马克思主义教育的覆盖面。高职学生对网络媒体的接触较多,通过网络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也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实现途径。通过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做出改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以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开展线上、线下等各种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实践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对中国特色主义社会的理解,提高马克思主义实践能力。此外,营造良好的校企文化环境,可以发挥文化熏陶作用,促进学生思想认识的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蔡理.高职院校成人高考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浅谈[J].教育现代化,2017,4(20):187-188.

[2]魏雅婷.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4.

[3]李碧玉.在高职院校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索与思考[J]. 鄂州大学学报,2010,17(06):10-13.

[4]王平.高职高专院校党校工作探析[D].苏州大学,2011.

[5]贺春莲.当代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现状及教育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07.endprint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