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创设应从解读幼儿需要入手

2018-01-01 11:30江云
科学与财富 2017年30期
关键词:涂鸦创设幼儿

江云

幼儿园环境创设作为幼儿园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越来越引起幼教工作者的重视和认可,但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常常让我们感到教师教育理念与实践的偏差。随着环境创设的不断深入,我们逐渐悟到,过多的教育理念的强化和问题的急于解决,不但不能有效的引领教师的发展,而且还容易造成“说与做”的两张皮现象,帮助教师解读环境创设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作用,才是真正引领教师、尤其是刚刚走上幼教岗位的新教师,走出环境创设的困惑与误区的法宝。

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一般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部分,这里我们以物质环境为例,从幼儿行为中解读他们在参与环境创设中的学习与发展的需要,引领教师理解环境创设的教育价值。

一、從教师反思入手,发现环境创设中教师关注的问题

我们组织幼儿园环境创设观摩,请各班教师对本班环境创设进行介绍和自评,几乎所有教师在阐述过程中都会谈到幼儿的参与,但津津乐道的是讲述孩子们怎样顺应教师的引导,在教师的精心安排下一步步完成环境创设的,教师们会自然地用展出的幼儿作品展示自己设计的成果及付出的辛苦,听着多数教师有意无意的炫耀、看着各班布置的满满的、近乎类同分不出层次作品(比如剪纸,大、中、小班都有,但作品却出奇的相似),引发教师们的议论与思考,并真实的体验到环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关注环境的装饰作用,忽视教育价值和审美价值;关注教师自己的创意,忽视为幼儿提供表达意愿的机会和空间;关注教师设计的静态内容展示,忽略幼儿学习过程动态的呈现;关注最终的视觉效果,忽略幼儿已有经验水评及发展的需要。

二、从教师的行为切入,引发对幼儿学习与发展价值的思考

在参观各班环境时,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创设的静态的、一成不变的成分多,很难看到反映幼儿学习与发展过程的资料;当你慨叹小班幼儿涂鸦作品的“完美”时,老师会骄傲的告诉你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而对幼儿进行反复“训练”付出的辛苦,不难发现活动中教师只关注涂色均匀、边缘整齐地部分孩子,还会时不时的手把手的“帮助”这些听话孩子更快的达到教师的展示标准,而对其他幼儿几乎没有经历关注,甚至他们反应当前发展水平的“不完美作品”却没有机会在环境中展示,更没有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那么,不同发展层次的幼儿,对参与环境创设的内心有什么不同需求呢?教师如何利用环境创设满足和支持幼儿发展的需求呢?透过教师的教育行为,我们体会到教师虽然理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的“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 “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这一关键问题。但在实践工作中又总会重蹈覆辙,引导教师关注幼儿的内心需求、了解和分析幼儿当前的经验,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于是我们组织教师学习幼儿涂鸦发展的特点(1-4岁涂鸦期:一种手眼协调动作的练习:不用眼睛画的乱线涂鸦— 用眼睛看的涂鸦—命名涂鸦;3-6岁象征期: 用线条或图形的简单组合来表征事物—表现日益增多细节,孩子画画360度观察,画所知而非画所见)。并结合幼儿实际活动,引领教师深入思考环境创设的价值——是让环境和时间带领幼儿创作与发现,展示与分享;是教师对幼儿的信任与欣赏,是让孩子通过环境创设体验和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与成长,进而激发孩子参与活动表达的愿望。因此,环境创设应该面向全体,呈现孩子们发自内心的、以当前的发展水平展现学习与发展的痕迹。如小班练习画大海(画曲线):第一次画的线条稀而杂乱、毫无章法,看似乱糟糟接近枯竭的大海,它真实展现了孩子手眼协调的当前水品;通过一段时间捏泥、玩插塑等各种手部活动练习,第二次画海线条既密集又均匀,有一种波澜壮阔的感觉;第三次有动物嬉戏的海……三次活动的展现不仅展现了孩子学习与发展的过程,还减轻了教师布置环境的负担,更让这些充满成人信任与欣赏的环境成为孩子们看得见、感受得到的情感的支撑。

三、从问题的提出引领,关注幼儿在环境创设中的需求

问题一:环境创设中幼儿的行为是怎样的?他们的内心需求是什么?

针对环境创设中幼儿的行为,我们进行了调研,老师们纷纷发言,有的老师说:“当孩子们知道他们的作品可以展现在班级的墙上,高兴地和同伴们交流,这说明他们有参与和表达的需求”,有的教师针对幼儿的语言分析:“当有的小朋友评价同伴画的大马不是四条腿着地,只有两条腿着地时,那位小朋友立即反驳说他画的是正在跳远的马,这说明孩子有被认可的需求。”有的老师针对环境创设后孩子的表现说:“我看到作品被选中参与环境创设的幼儿,一次次得去欣赏自己和他人的作品,彼此之间还兴高采烈的交流,离园时会拽着家长去参观,并神采飞扬的讲解;而没有参与的幼儿很少光顾,而且会显示出无精打采,离园时会拽着家长匆匆离开,甚至不允许家长参观。这说明每个孩子都有被欣赏和展示的需求。”

这一问题的提出,我们可以高兴地看到,教师们关注到了孩子们的内心需求,并能从这一层面解读在环境创设中幼儿真正的需求与价值了。

问题二:面对孩子们的种种需求,你们对环境创设有没有新的思考?

“应该满足幼儿的需求”、“应该尊重幼儿的需求”教师们几乎不约而同的说,然而怎样把满足和尊重幼儿的需求落实到环境创设中这是问题的关键。那么,首先就是教师在环境创设中的角色定位——教师是环境创设的观察者和铺路者:利用一些可供幼儿反复更换作品及想法的材料,为幼儿打造一个尽可能大、高度适中的功能墙,为环境的动态发展提供前提条件;教师是倾听者和筛选者:为增强幼儿参与的目的性,教师要与孩子们一起讨论环境创设的想法,共同规划,如活动的哪部分内容适合展示在环境中,如果全班小朋友的作品不可以全部展出,展出的标准怎么定?确定展示内容的过程就是筛选的过程,也是全体幼儿参与的过程;教师是幼儿环境创设的合作者和记录者:教师既作为同伴参与环境创设,又作为幼儿环境创设的资源,为幼儿参与环境创设、表达自己的想法提供直接经验,如整体的布局和装饰、用文字将成人看不懂的幼儿对生活及活动富于的情趣及独特的视角进行记录,并通过记录发现和解读幼儿的学习提高幼儿审美品位,同时支持幼儿自主和深入的学习。

问题三:在环境创设中我们是如何做的,满足了幼儿的需求了吗?

通过对环境创设过程的讨论和反思,教师们发现了很多问题,并开始提出质疑,如“环境创设中把内容直接贴在墙壁上,只要更换墙皮就会脱落,不可能是动态的、体现孩子学习与发展的痕迹”、“这次环境创设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由于主要是教师的创意,不但耗费了教师的大部分精力,连基本的教学活动都不能按时开展,这样的环境创设不但不能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我觉得反而影响大,也遭到了部分家长的质疑”等等。教师们意识到在环境创设中忽略对孩子参与环境创设的内心需求,对幼儿的发展带来的影响,并结合发现的问题和自己的原有经验说出来很多自己的想法、困惑以及解决的方式。

通过实践问题引发的质疑,教师们逐渐学会透过孩子的言行,并从幼儿的言行为入手,分析其发展的需求,就像绘本《点》中的教师,为孩子随意画的点镶上金色波浪画框,从而引领孩子从抵触活动到自主活动,促进孩子快乐和谐的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涂鸦创设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创意涂鸦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创意涂鸦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涂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