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园本课程开发初探

2018-01-03 10:41谷陟云管邦册
科教导刊 2018年29期
关键词:评价方法实施策略

谷陟云 管邦册

摘 要 在推动棋类园本课程开发、激发幼儿围棋兴趣、陶情启智的价值背景下,基于泰勒课程开发目标模式,幼儿围棋园本课程开发以目标-内容-实施-评价为框架,尝试性地构建了幼儿围棋园本课程方案:确定了围棋园本课程的核心目标与具体目标;编制了五大课程模块内容;确定了六大教与学的方法与三种教学样式;选择了即时性、过程性与总结性评价策略。

关键词 围棋园本课程 目标与内容 实施策略 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10.072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ess curriculum, stimulating the interest of children's Go, and the enthusiasm of Taoism, based on the Taylors curriculum development goal model, the development of the kindergarten-based curriculum is based on the goal-content-implementation-evaluation framework. The kindergarten-based curriculum plan of the Go was established: the core objectives and specific objectives of the Go Course were determined; the contents of the five major modules were compiled; the six teaching and learning methods and three teaching styles were determined; the immediacy and process and summative evaluation strategies were selected.

Keywords kindergarten-based curriculum; goal and content;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evaluation methods

1 幼儿围棋园本课程开发意义

1.1 推动棋类园本课程开发

从主题内容来看,我国园本课程大致有社会生活常识、文艺陶冶、体育活动和自然实践等类型。然而,就当前实际情况而言,幼儿园园本课程绝大多数都是基于教师的实践经验与需要而开发的课程。而园本课程实际上恰好是协调满足教育活动中师幼双方的实际需要的一种课程。纵观已有的园本课程,主要围绕当地特色文化而展开的。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立足围棋文化的传统特点,着眼于与幼儿园国家课程的有效整合、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幼儿园围棋园本课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围棋园本课程的开发进程。

1.2 激发幼儿围棋兴趣

围棋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是主要的游戏活动,原因在于需要较高的智力参与与较长时间投入,但是围棋是一种愉悦身心、频添乐趣的活动。 正因为围棋需要心智的投入和规则秩序的遵守,有助于幼儿心智培养以及规则秩序形成。幼儿围棋园本课程通过故事、游戏、儿歌、探究等教学活动,以围棋游戏情境导向,把幼儿带向一个思维变换的整体视野中,使幼儿在游戏中体验身心愉悦、挑战的乐趣,在故事中激发进行围棋幼儿的冲动,进而生发出浓厚的围棋学习兴趣,最终让幼儿接受、认可和喜爱围棋。

1.3 有助于幼儿陶情启智

围棋不是枯燥无味的游戏,而是用逻辑推理演绎的玄妙乐章,需要坚持性。在围棋园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陶冶性情、砥砺品格,具有磨炼意志、涵养性格。围棋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的整合的增益启智的活动。有人把围棋活动称之为“精神体操”或者“思维体操”。

1.4 有助于幼儿社会化

幼儿还处于社会化过程中,也就是幼儿需要通过与他人交往去认识社会,获得与人们交往的方式、技能、规则、角色,形成符合社会对人们的要求的愿望与情感。幼儿围棋园本课程开发通过围棋活动,让幼儿接触更多的小朋友,扩大自己生活的范围,增强自己与小朋友的交往技能,这正是围棋社会化功能的体现。

2 幼儿围棋园本课程的目标与内容

2.1 幼儿围棋园本课程目标

幼儿园围棋园本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初步了解围棋的产生,掌握围棋知识与技能;了解围棋励志故事,认识围棋人物;激发参与围棋活动的兴趣,欣赏美妙的围棋艺术;体验各类围棋活动的快乐,发展围棋思维以此增强对围棋的热爱之情。

基于上述核心目標的描述,我们将从“身心健康、围棋知识技能、围棋文化历史、和社会适应四个维度进行具体展开。” [1]

身心健康目标:

在围棋活动中形成正确的下棋姿势、学会调控情绪、形成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坚强意志。

知识技能目标:

在围棋活动中获得围棋基础知识、懂得应用围棋基本技能、知道简单的围棋口诀。

文化历史目标:

在围棋活动中了解围棋的起源、认识著名的围棋人物。

社会适应目标:

在围棋活动中懂得与人和谐相处,能够与幼儿一起合作做游戏,具备基本的合作精神。形成良好的棋品棋风,具备良好人际交往能力、懂得和他人相处。

2.2 幼儿围棋园本课程内容的编制

为了达成上述目标,本围棋园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大班,在借鉴已有围棋园本课程及其它园本课程研发成果的基础上,以围棋人物-棋礼棋品-围棋儿歌-围棋知技-围棋比拼为模块课程构建线索进行内容的选择。

课程模块一:名人“棋”事

名人“棋”事是认识历代围棋名人,教师可以通过改编围棋故事,使故事内容儿童化。

(1)尧帝造棋。可以通过尧帝造棋的故事让孩子了解尧帝。这样不仅让幼儿知道中国围棋历史和著名的历史人物,也能让幼儿在故事了解围棋的起源。

(2)弈秋的故事。通过向幼儿介绍弈秋学习围棋的故事,能提高幼儿对围棋的兴趣。

(3)烂柯传说。通过讲述烂柯看仙人下棋,竟然忘记时间的故事激发幼儿学习围棋的动机。

课程模块二:棋礼棋品

俗话说棋品即人品,围棋园本课程应充分发挥益智塑品的功能,培养幼儿高尚的品格。

(1)观棋不语,(2)落子无悔,(3)骄兵必败。

课程模块三:围棋儿歌

此模块主要通过儿歌的形式让幼儿知道围棋的规则和礼仪。

(1)《围棋十诀》拍手歌,(2)围棋礼仪歌,(3)围棋规则歌。

课程模块四:围棋技能知识

(1)神奇的棋盘,(2)有趣的“气”,(3)数气,(4)提子,(5)逃子。

课程模块五:围棋比拼

对于此模块内容本文将通过三种类型的活动来完成。

(1)围棋礼仪小明星,(2)棋艺大比拼,(3)围棋故事大王。

3 幼儿围棋园本课程实施方式的确定

为达成围棋园本课程目标和实现围棋园本课程内容,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根据大班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本文将用以下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样式。

3.1 教学方法

本课程主要使用以下六种方法整合使用力求彰显“围棋园本课程”的特色。

(1)故事教学法。通过故事形式来阐述围棋的起源,让幼儿在故事中轻松愉快的了解围棋的起源。如:认识黑棋、白棋、棋盘时,我们说:黑棋是黑将军,白棋是白将军,两位将军比赛的地方称作“棋盘”,棋盘上有许多“交叉点”,黑将军白将军就是比赛谁占领的“交叉点”多。

(2)儿歌教学法。儿歌伴随着幼儿的成长,儿歌的韵律感和节奏感能让幼儿学得更有兴趣,并能使快速掌握围棋规则的相关知识。因此,儿歌是总结围棋教学内容的好方式,如本课中的《围棋礼仪歌》、《围棋十诀》拍手歌和《围棋规则歌》,既简单有顺口非常适合幼儿理解。

(3)游戏教学法。在教授围堵提子的内容时,教师可通过户外活动,让幼儿穿黑白衣服,扮演棋子,进行围堵游戏。教师还可以提供沙盘,让幼儿通过模拟沙盘,进行围棋游戏训练,让幼儿在游戏中学到知识。

(4)情境创设法。幼儿主要以具体形象性思维为主,创设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学习围棋,这样能让幼儿更加形象具体的理解围棋规则。比如提供一些棋局残局,让幼儿自己观察,解开残局。

(5)合作学习法。在模块五的学习中,可以采用分组学习,让各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观察、讨论,然后教师根据各小组的观察、讨论结果,进行补充讲解。

(6)探究学习法。围棋易于激发幼儿探究欲望,乐于参与,因此,围棋园本课程的实施可以采用探究学习法,能让幼儿在围棋世界中,思考不断,惊喜重重。

3.2 教学形态

在围棋园本课程的实施中,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教学形态。

3.2.1 呈现围棋——探究围棋——交流围棋——揭秘围棋的教学形态

这一教学形态主要着力让幼儿学会与掌握围棋的简单规则。

具体的教学步骤是:

(1)呈现围棋。教师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将围棋呈现在幼儿面前。比如可以通过故事的方式向幼儿讲解围棋的规则,或者播放相关的围棋视频等等。

(2)探究围棋。教师引导幼儿探究掌握以上所学的围棋规则。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围棋规则的难易程度,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组织方式进行教学,比如:小组探究、个人思考等。

(3)交流围棋。让幼儿通过口头表述或以棋局等方式交流个人思考、同桌探讨、小组交流的探究成果。

(4)揭秘围棋。教师和幼儿共同总结围棋规则,分析围棋布局当中的特点,加强与幼儿的参与性,加深幼儿的记忆。根据具体情况,教师还可以让幼儿根据揭秘成果,创设棋局,与幼儿们共同学习和探讨。

3.2.2 呈现围棋——揭秘围棋——创设棋局——领悟围棋的教学形态

当幼儿对围棋活动的知识、技巧与规则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验之后,教师可以把教学重点由“规则知识”学习走向“围棋对弈”活动。

(1)呈现围棋。与前面教学形态中的相应环节大致相同,不同的是,随着对围棋学习的深入,幼儿会开始关注与围棋相关的人和事,而这时教师要注意幼儿的情况,尽一切可能发现、培养幼儿对围棋知识的渴求,注意培养幼儿对围棋文化的兴趣。

(2)揭秘围棋。教师引导幼儿分析和总结所呈现的围棋中的规则。

(3)创设棋局。幼儿在掌握围棋简单规则的基础上,通过同桌对弈,小组对弈,班级对弈,体验下围棋的乐趣,从而培养幼儿对围棋文化的兴趣。

(4)领悟围棋。让幼儿畅谈在揭秘围棋和创设棋局的感受,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围棋的兴趣。

3.2.3 呈现围棋——揭秘围棋——创新围棋——围棋对弈的教学样式

在围棋园本课程中期和后期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鼓励幼儿模仿围棋残局的方式,进而自己创新棋局。其教学样式的核心在于创新围棋,其余环节与前面两种教学样式中的相应环节相似。在创新围棋方面,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些围棋的棋局模式让幼儿通过讨论,然后在其基础上进行创新。

4 幼儿围棋园本课程评价策略的选择

“评价是课程变革的催化剂”。[2]幼儿围棋园本课程评价旨在判断其价值、完善其课程,因为它既是课程开发的终点,又是它继续开发的起点,伴随于课程开发的全过程。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通过记录幼儿参与围棋园本课程活动的表现,并以本课程目标为参照,测评幼儿对围棋知识、技能、规则的掌握情况。

4.1 即时性评价

即时性评价指教师根据幼儿在围棋园本课程中的学习情况进行即时评价的一种形式。对于幼儿园而言,幼儿教师通过每次活动后,把幼儿在活动中的情况以教学日志方式记录下来,并进行简要的评述。

4.2 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也就是诊断性评估。根据围棋课程模块整理收集各个模块活动过程中的幼儿的表现性信息,并結合即时性评价结果进行阶段性诊断,在分析、总结前面活动阶段的收获及问题的基础上,为下一阶段的活动提供经验启示。

4.3 总结性评价

围棋园本课程开发的总结性评价是在即时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基础上,在幼儿园层面上进行的整理、分析课程实施中的收获和不足,包括围棋教学活动模块的设计、教学目标的达成等。在评价过程中,应以幼儿发展为本,以促进幼儿在围棋活动中的各方面发展。

围棋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教育题材,它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围棋具有文、史、哲、艺等丰富的文化内涵,重视和发挥围棋文化独特的教育功能对幼儿素质教育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3]因此,围棋是幼儿园重要的课程开发资源,非常有必要进行适合幼儿的围棋园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本文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基于贵州三都水族文化的园本课程开发行动研究(201710667037)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何铁勇.围棋课程标准[EB/OL].http://www.docin.com/p-408590188.html.

[2] 乔伟.评价——课程改革的催化剂[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5):20-21.

[3] 杨史.论围棋文化的社会功能[J].体育与科学,1993(4):19-20.

猜你喜欢
评价方法实施策略
程序设计类课程多维评价方法探索
商用车动力性、经济性评价方法研究
体验营销在遵义旅游业中的运用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探讨ERP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系中的实施策略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评价机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