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类院校《园林艺术》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2018-01-05 11:03吴涛陶欣
现代农业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园林艺术教学改革

吴涛 陶欣

【摘 要】 本文对农林类院校开设《园林艺术》课程的现状做了基本阐述,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针对问题提出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策略,并进一步结合农林院校的特点阐述了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措施,主要是更新教学内容,把握学科前沿;改善教学条件,提高师资水平;革新教学手段,完善考评体系。以期提高农林类院校《园林艺术》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农林类院校;园林艺术;教学改革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significance and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the course ‘Landscape Art in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and puts forward some basic strategies for the teaching reform, further expounding the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of the teaching reform in the light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colleges, mainly renewing the teaching content, grasping the frontier of the subject, improving the teaching conditions and the level of teachers, innovating teaching methods and perfecting the evaluation system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Landscape art course i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ies.

[Keywords]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universities; landscape art; teaching reform

《园林艺术》作为农林类院校园林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讲述美学的基本理论,中西方美学及艺术思想,艺术的基本概念与理论等。课程侧重点在于掌握美学与艺术的基本的理论和技巧,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奠定基础。而农林类院校的学生由于招生及课程设置方面的原因,其人文艺术修养的培养明显弱于综合类院校,因此,在农林类院校开设《园林艺术》这门课程,为弥补学生人文艺术素养欠缺这一短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教学内容较为陈旧。

首先是目前能够作为本科园林专业的《园林艺术》课程教材的书籍很少,多数仅仅是直接以案例介绍的形式讲解具体的园林艺术手法,而对于美学及艺术的理论方面几乎没有系统的阐述。目前,多数农林本科院校最常采用的《园林艺术》课程教材便是中国建材工业出版2007年出版的《园林艺术》(夏惠编著)一书。但该书的内容主要以中国古典园林历史、艺术特点、造园手法等方面,对于现代园林发展历史、现代园林的类型、现代园林的造园理念和手法等介绍很少。[1]

1.2 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落后

《园林艺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仍是沿用传统的方式,尽管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普遍使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园林艺术作品,但这仍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新的教学要求。[2]

1.3 课程教学内容体现农林院校背景的特色不明显

作为农林院校开设的园林专业学生,其关于美学、艺术理论方面的知识较为欠缺,因此,《园林艺术》的教学内容安排上要将此类知识系统化、完整梳理出来,将美学理论基础、艺术原理、艺术创作与欣赏、园林艺术特点、园林艺术创作与欣赏等方面的内容条理化,理出脉络顺序、传授给学生是当务之急。

2 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策略

2.1 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我校的《园林艺术》课程48学时,建议将其中理论学时调整至24学时,压缩部分的传统理论内容,将美學理论基础、艺术原理、艺术创作与欣赏等方面的内容加入进去,同时考虑到与其他课程的教学内容存在重复,删减园林概述及园林史的部分,增加水景艺术、大地艺术、现代园林植物造景艺术,雕塑艺术等内容。

2.2 加强园林经典案例的解读与研讨

古今中外的园林艺术作品有相当数量的经典艺术案例,通过对这些经典案例的剖析与解读,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其中的艺术特点、造园手法、风格特色,并组织2-3个不同主题的课堂研讨,通过分组研讨、主题研讨、问题辩论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互动中,达到“参与式”学习的目的。

2.3 园林艺术实地学习

结合本地及周边城市的历史园林及当代园林建设实际,开展园林艺术作品欣赏实地学习,让学生领略到园林艺术的魅力,近距离接触园林空间、建造材料、植物配景艺术、各类景观小品等,深刻理解园林艺术造景的手法、主题表达策略、风格表现与景观意境营造等知识点。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3 基于农林院校背景的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措施

3.1 更新教学内容,把握学科前沿

为了适应园林专业发展方向,《园林艺术》课程教学内容在以美学及艺术理论、园林艺术、园林美创作与欣赏等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植物造景艺术最新进展、园林设计学科前沿、当代园林艺术新理论等部分内容,另外,结合当前乡村振兴、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实际,增加乡村建设中的特色园林艺术营造、农业园区、生态园区的园林艺术造景手法等方面的内容,紧扣农林院校的办学特色,并把握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和前沿动态,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从而增强学生的专业竞争力。[3]

3.2 改善教学条件,革新教学手段

开展园林经典案例的解读与研讨方面的教学活动,则需要有园林案例的沙盘模型、视频影像、或者虚拟三维场景等,这就需要在原有教学条件的基础上将这些软、硬件條件进一步改善,同时,在学校所在城市周边还要积极建立教学实习基地、联络艺术水准较高的园林建设实例,以便开展园林艺术的实地学习。

另一方面,革新教学手段,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师课堂讲解的方式,采用案例教学法解读园林艺术经典,包括教师在园林实地的现场教学,直接对着园林作品分析归纳造园艺术特点、风格特色等,会引起学生极大兴趣,形成师生间互动,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活跃课堂气氛。再者是开展开放式的研讨课,组织2-3个不同主题的课堂研讨,教师可以通过质疑与引思、举例与联想、归纳与总结等方法充分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归纳知识点、提升对园林艺术、反思艺术创新。小组间或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积极讨论、辩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3.3 构建完善的考评体系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50%、平时考勤占10%,案例研讨占20%,实地学习占20%。案例研讨与实地学习可以解读报告,案例分析、学习报告等形式提交学习成果。课程教学对教师的考评可以采用教学质量认证的方式,由院系教师、学生、学校专家组考核评估,另外可以采用督导听课评估的方式,将课堂学习、案例研讨和实地教学三个不同类型的教学方式分别进行评估,研判教学效果,为下一步的教学改进与提升提供基础依据。

4 结语

对《园林艺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与考核方式进行改革,结合农林院校的学生实际和专业特长,开拓了本专业学生的思维,扩展了知识面,丰富了课堂内容,激发了学生园林艺术创作兴趣,提高了园林艺术的鉴赏能力,教学效果十分明显,也补上可农林类院校学生艺术及美学知识欠缺的短板。[4]

参考文献:

[1].罗建让,张 媛.农林类院校《园林艺术》课程的教学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2015.10,:189-190).

[2].贾德华.《园林艺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长江 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2:107-109.

[3]李海防.《园林艺术设计》教学改革探讨[J].安徽农学通 报.2009.15:177-178.

[4]邓文娜.谈如何促进高校《园林艺术原理》课程教学改革[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11:93-94.

猜你喜欢
园林艺术教学改革
得造天物 皇家园林艺术
现代园林艺术·微物志·定制与体验
浅谈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的园林艺术之美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精神对当代园林设计的启示
李渔文学创作与园林艺术研究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