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策略

2018-01-06 20:36苟永军
考试周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朗读小学语文策略

摘 要:语文教学中,朗读能力培养应该是一项重要的内容。重视朗读是重视语文学习的表现,指导朗读和示范朗读也是教师专业能力的体现。学生和老师这一对教学的矛盾体应该共同努力提高朗读水平,进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水平。

关键词:朗读;小学语文;策略

小学语文基础教学对于小学生未来的语文思维和语文学习能力产生重要影响,朗读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却越来越不受重视,尤其是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朗读教学。本文通过小学高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的市场调研以及相关资料,全面分析目前小学高年级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措施来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朗读的教学质量,旨在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

一、 小学朗读教学的困境及对策

小学语文“读”是主要的教学内容。新课改实施以后,对于读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在各个阶段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是指让学生运用普通话准确地、富有情感地把文章念出来,通过语言和艺术化的声音表达文章的思想内容,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小学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学生的年龄比较低,认知比较少,个性鲜明,但是小学生的可塑性比较强,且具有超强的模仿能力,而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是学生主要模仿的对象。因此,要想切实地提高朗读教学的效果,小学的语文教师,还需在实际的朗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引导,首先我们可以示范朗读,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其次朗读形式要多种多样。“三分文章七分读。”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设计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如在教学《悯农》时,学生读熟后,再结合图片与自己的感受就可以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并学会运用到生活中,如:看到有的同学浪费粮食,孩子们就会用古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来教育他珍惜粮食。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关键环节,通过语言的训练、词汇的积累和情操的陶冶有效地提高朗读教学质量,进而为整个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策略

1. 朗读教学中给学生留充足的朗读时间

小学各个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以及知识结构有一定差异,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特点和教材内容合理安排朗读,确保每堂语文课上能够给学生留充足的朗读时间,学生们可以完整、透彻地读完课文内容,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结合课文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情感标准、规范的朗读,尽量做到吐字清晰、读音标准,循序渐进地培养朗读习惯和技巧。如初读课文时,我一般让学生读两三遍课文,让学生充分与课文对话;品读课文时再结合理解指导学生读出情感。

2. 教材的内容编辑尽量贴近学生的认知

小学生的知识和理解能力有限,因此教材在编辑过程中要尽量贴近学生的认知,利于学生们更加好的理解课文内容。老师在朗读教学中要注意如果是学生理解有难度的课文,老师应先进行系统的讲解,学生们能够理解文章主要思想和表达意义后再进行朗读,这样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课文,让学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能力。比如我在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中,指导学生读“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这一段时,先引导学生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并出示图片加深理解,让美丽的画面直观地展现出来;再抓住“任何”、“家家户户”“花的海洋”来理解“山阴道”“应接不暇”,使学生理解到季羡林先生在德国大街所看到的“奇丽”的景色。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读得入情入境,使人如临其境。

3. 老师要正确处理课文讲解和朗读的关系

小学语文教学中主要包括老师对课文的讲解以及学生自己朗读理解两部分,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应该处理好课文讲解和朗读的关系,课文的讲解属于基础内容的讲解,起到辅助学生朗读理解课文的作用,学生自己朗读能够帮助记忆课文知识和内容,因此老师在课堂语文教學中不应该占用大部分时间作讲解,应该留给学生们更多的时间来朗读课文,朗读课应该渗透到语文的日常教学中,老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上的语文资源进行朗读教学,且在朗读方面老师应该在学生们朗读前作正确的示范和指导,培养学生们的朗读技巧和能力。如在教学《詹天佑》一文时,我抓住“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这一句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目的,读出不同的感受:强调“这是中国人修的”时,要重读“中国人自己”;强调“这是第一条铁路”时,要重读“第一条铁路”;强调“詹天佑坚定信念和克服困难的决心”时,要重读“一定要把它修好”;强调“修不好的后果”时,要重读“不但”“还会”这些关联词。在这样的训练中,学生逐步形成朗读的技能,同时也把朗读的时间还给了学生。

4. 培养学生朗读语感

朗读是提高学生语感的主要途径,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那么,语感是什么呢?它是一种语言表达的感性经验的沉积,是从长期对语言材料的感悟、品味中慢慢习得的。因此,培养语感要持之以恒,而且,死记硬背精彩的语言片段和语文教师的课堂讲授都很难获得语感,只有靠自己不断地反复诵读、品味才能掌握。

朗读训练是丰富学生想象力的重要教学方式,一篇语言优美的文章用和谐的音节、饱满的声调读出其浑厚的意境,鲜活的画面,加上联想与创设,这能够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文字再生动传神,语境再优美感人,谋篇再合理巧妙,那都是静默不语的、冷冰冰的白纸黑字,而只有大声而流畅地读出其神韵,再配以合乎情理的想象,才能够身临其境。而且反复朗读,意境感就会越来越强烈,想象力也会随之越丰富,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读出文章的情感意味。

所以,教师在朗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正确理解朗读的意义,朗读并不只是让学生将课本中生涩的文字,转化成语言表达出来,而是让学生用情感进行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文意,把握句式,整体感知,把作者的思想情感声情并茂地呈现出来。这个过程就是提升低年级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体味课文思想。

作者简介:

苟永军,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会宁县河畔镇下中滩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朗读小学语文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