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具的使用

2018-01-10 00:32贾芸芸
文理导航 2017年36期
关键词:自制教具素质教育初中数学

贾芸芸

【摘 要】初中数学相对于小学数学,概念更加抽象,内容也较为繁重。教具的使用,用具体的实物呈现在学生眼前,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干瘪单一的数学理论。笔者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就经常使用自制教具,本文就简单阐述教具的作用及用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自制教具;素质教育

数学来源于生活,一切数学问题数学模型理论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原型,而面对抽象的理论,学生情绪比较消极。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合理作用教具,学生不但感兴趣,知识掌握得也更加牢固。而限于学校提供的教具中规中矩,在面对一些棘手的问题时,我们不妨采用自制教具的方法,与学生一起动手动脑,体验数学的快乐。新课标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提倡素质教育,不能单纯以结果为导向的教会学生,更要以过程为导向,引导学生如何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动手动脑,自己掌握知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结论如何产生,教具在其中就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1.巧妙利用自制教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大多学生面对复杂的公式抽象的概念都会有抵触情绪。因为这些东西是我们平时生活中不常见到的,我们难以去理解,强硬的让学生去记这些公式,会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下降,更严重者产生厌学的情绪。而用自制教具的话,学生会从具体的事物中得到自己的结论,这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同学们的想象力,从而喜欢上数学。

学生常常会评价老师好坏,老师用的都是同一本教材,而教学方法都是由老师自己决定。贴合新课标,教学大纲,对老师的要求提高了一个层次。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方法。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兴趣倍增,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好数学。

例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时,可以先和同学们一起制作几组相似多边形,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制作教具时,领悟相似的性质。当教具摆在同学们面前时,让学生们观察眼前的教具,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发现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基础较差,空间想象能力较弱的同学,也可以借助道具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当教师拿起学生自己制作的教具进行讲授时,学生会收获一种成功的喜悦,学生也会听得更加专注认真。自制教具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得学生有内在的学习动力,学习事半功倍。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也增进了师生感情,活跃的课堂气氛。

2.自制教具发掘数学思想,提高学习效率

如同语言和语法的关系一样,先有语言后有语法。脱离语言,单纯将语法是枯燥的。同样脱离具体的数学问题,单讲数学思维也是枯燥的。但是有的语法就可以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待语言,同样有了数学思维就能在更广阔的角度来看待数学问题。而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是让学生掌握数学思维最好的方法。

比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我做了几组正方形水槽,边长3,4,5一组,边长5,12,13一组,都是勾股数。在黑板上画两个三角形,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与这几组勾股数一一对应。先将三个正方形水槽与三角形三条边贴合。然后将两个边长较短的正方形水槽盛满水放置在桌面上。接着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将边长为3,4的正方形水槽中的水倒入边长为5的正方形水槽中。同学们发现,水刚好倒满边长为5的正方形水槽,若同学们换另一组正方形水槽时结论相同。同学们自己动手发现了这一巧合的现象,老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考虑正方形的面积之间的关系,从而发现勾股定理。这其中就体现了数学中的转化化归的思想,借这个机会为学生点出数学思想,让学生的思想提高一个档次,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学习质量也得到了保障。将这种思考方式带入到之后的学习中,让学生的学习数学思维得到充分的运用。教具和教学紧密结合,引导学生体会数学思想。

3.自制教具激发学生数学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数学中常有用到分类讨论,动点分析的题目。解这类题目,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尤其注重学生的发散思维。如果在平时学习中就经常自制教具同学,在解决处理这类问题时往往会得心应手。例如在求解动点分析的题目时,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教具模型,同学们可以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习思考,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的丰富多彩。其中往往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教具,不妨推薦给其他教师,供全校师生使用。这样一来,既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感觉,就在学校中形成了使用教具的良好氛围,提升学生整体的数学素养,发掘学生数学潜能。

当学生在自己制作教具时,亲身体会到探索的过程。例如在讲解三角形在二次抛物线中沿定直线运动的题型,直接由题目条件解决问题,较为抽象,因此我们动手剪下一个三角形,在抛物线中运动,观察与抛物线相交的情况。思考得到的答案既全面,又省时。同学们也自己动手制作相应的模型,学生反复操作手中的图形,可以得到在二次抛物曲线中动三角形沿直线运动特征,能够让学生高效的学会处理动点动线动图问题,增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总结

数学来源于生活,使用教具是让数学回归生活,将教材中难以理解的概念以具体的物体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具的使用对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重要作用。教具不一定要复杂,要简单明了、实用性强且易于取材。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材知识的教具,都是好教具。教师经常利用自制教具,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既然体现新课标要求的素质教育,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许少扬.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四要素[J].初中数学教与学,2012.25(5):23-24

[2]白彬.浅谈自制教具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文理导航,2011.11(6):33-34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制教具素质教育初中数学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论自制教具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自制教具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也谈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