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在抢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2018-01-15 22:35封桃梨黄亚娟陈兰张宏宇陈胜蒋芝兰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35期
关键词:溶栓急诊脑卒中

封桃梨 黄亚娟 陈兰 张宏宇 陈胜 蒋芝兰

【摘要】 目的 研究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中的价值。方法 11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61例)。观察组采取精细化管理理念优化护理流程, 对照组采用传统急救护理流程。对两组患者的急诊滞留时间、溶栓开始时间、分诊评估时间、完善相应检查时间及患者和(或)家属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完善相应检查时间、溶栓开始时间、急诊滞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8.28%(57/58),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1%(51/6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优化急救护理流程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救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同时规范了护理工作, 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关键词】 脑卒中; 急诊; 优化急救护理流程; 溶栓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5.074

Application of optimized emergency nursing process in rescuing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FENG Tao-li, HUANG Ya-juan, CHEN Lan, et al.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Jiangsu Changzhou City First Peoples Hospital, Changzhou 21300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value of optimized emergency nursing process in rescuing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 Methods A total of 119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58 cases) and control group(61 cases).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optimized emergency nursing process,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raditional emergency nursing process.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emergency residence time, thrombolytic start time, triage assessment time, appropriate examination improvement, patient or family satisfaction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shorter triage assessment time, appropriate examination improvement time, thrombolytic start time, emergency residence tim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 satisfaction as 98.28% (57/58) than

83.61% (51/61)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optimized emergency nursing process can win valuable time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and standardize the nursing work at the same time, along with improving nursing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nursing.

【Key words】 Stroke; Emergency treatment; Optimized emergency nursing process; Thrombolysis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 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其急性期的时间划分尚不统一, 一般指发病后2周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处理应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康复和早期预防再

发[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尽早得到相应的治疗处理措施, 对其功能恢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 被证实有效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再通治疗方法是静脉注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t-PA)溶栓[2]。影响梗死血管开通的因素主要有发病时间、确诊所需时间、溶栓药使用时间等, 所以及早确诊十分重要。而最先接触患者的是护士, 因此护士对脑卒中的高度重视尤为重要。本文分析并优化了传统护理流程并应用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急救中。采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着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endprint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2016年7~12月本院急诊科接收治的119 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其中男57例, 平均年龄

68.2岁;女62例, 平均年龄72.8岁。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58例)和对照组(61例)。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采用传统急救护理流程, 即采用脑卒中急救护理小组模式[3], 患者接收后开通绿色通道, 评估至专科治疗时间一般>30 min, 根据医嘱进行抢救室相关护理工作, 无固定相应的抢救常规, 由护士护送交接班;有简单的护理流程及监管措施。按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版进行诊疗。

1. 2. 2 观察组 采取精细化管理理念优化护理流程, 具体如下。

1. 2. 2. 1 精细化管理护理流程 ①专业培训: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参加学习《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诊疗措施, 了解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时间的重要性, 尽早采取相应措施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重要性, 学习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已建立的相应的绿色通道和脑卒中单元的血管组医生电话。由科主任医生以PPT的形式学习识别脑卒中的症状:肢体麻木或无力、瘫痪者;不能讲话或吐字不清, 视物成双、行走不稳, 头晕、剧烈的头痛、恶心、呕吐, 尤其伴有肢体感觉和或功能障碍者;口角歪斜, 尤其是伴有肢体感觉和(或)功能障碍者;意识障碍, 中老年人无诱因的突发精神异常。②快速预检分诊:本院急诊挂号采取先分诊后挂号的形式, 分诊护士由5年以上工作者担任, 对每例患者进行预检分诊, 询问病史, 症状出现的时间, 观察患者的面部, 立刻进行简单的肌力检查, 症状出现时间<4.5 h者直接进入抢救室, 采取相应急救护理措施。③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进行评估, 是目前国际上最常用量表[4]。最近3个月内有无明显的头部创伤或脑卒中, 症状是否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 最近7 d内有无不可压迫部位的动脉穿刺;有无颅内出血史、颅内肿瘤、动静脉畸形、动脉瘤史;近期有无颅内或脊髓内

内手术, 是否为难以控制的高血压者[收缩压>185 mm Hg

(1 mm Hg=0.133 kPa)或舒张压>110 mm Hg];是否有活动性出血, 有无明确出血倾向, 包括血小板计数<100 000/mm3, 最近48 h内接受肝素治疗,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高于正常范围的上限;正在口服抗凝剂;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或凝血酶原时间(PT)>15 s等。对经过严格选择的发病3~4.5 h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积极采用静脉溶栓治疗。对发病6 h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在有经验和条件的单位可以考虑进行动脉内溶栓治疗。④迅速有效的急救措施:采取“定时、定位、定责”模式, 第一时间落实每一流程, 强调时效性。要求患者到达抢救室1~2 min内首先保持呼吸道通畅, 床头太高30°, 检测血压、血氧饱和度(SpO2)、心电监护。因肘正中靜脉管径粗大, 血流速度较手背静脉快, 故优先选择肘正中静脉开通外周静脉通路, 在输液皮条及留置针间增加三通以便于溶栓用药, 开通外周通路的同时采集患者血液, 进行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血型鉴定等, 20 min内完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CT检查和通知血管组医生到场, 或将CT图像发至脑卒中微信群内。

1. 2. 2. 2 静脉溶栓 若符合溶栓患者如年龄18~80岁, 发病<4.5 h, 脑功能损害的体征持续存在>1 h, 且比较严重。脑CT已排除颅内出血, 且无早期大面积脑梗死影像学改变, 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可先记账从急诊药房借取rt-PA使用后再付费。rt-PA使用剂量为0.9 mg/kg, 最大使用剂量为90 mg, 总剂量的10%使用微量注射泵输注, 1 min内输注完毕。剩余90%1 h内输注完毕。最后用0.9%氯化钠溶液(NS)冲管。血压15 min检测1次, 持续12 h, 其后60 min监测1次, 持续22 h。血压维持<185/110 mm Hg。脉搏和呼吸持续检测, 并记录于护理记录单上。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生并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

1. 2. 2. 3 血管内介入治疗 对大动脉闭塞所致中至重度脑卒中的患者, 在脑卒中发作5 h内进行静脉溶栓加支架机械取栓优于单独静脉溶栓治疗[2]。若符合手术指征者, 通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室进行相应准备, 完善相关术前准备。

1. 2. 2. 4 心理护理 在整个急诊护理的过程中应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工作, 因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突然, 一般患者及家属均无心理准备, 且对病情的预后了解甚少, 心理会产生过度的恐惧感, 抢救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及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 安抚患者情绪, 争取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面对将要进行的治疗措施抱有积极的态度。

1. 2. 2. 5 转运交接优化 转运前评估患者的情况, 相关检查报告和手续是否齐全, 填写交接班单。电话通知相应科室患者即将开始转运, 是否做好相应的接收准备, 是否可以开始转运, 电话通知电梯到位准备运送患者。转运过程中携带便携式小监护仪, 检测患者生命体征。

1. 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者分诊评估时间(从患者接诊到初步诊断时间)、完善相应检查时间(接诊到完成各项检查时间)、溶栓开始时间(从接诊到使用rt-PA时间)、急诊滞留时间(接诊到离开抢救室时间)、患者和(或)家属满意度进行观察记录。对患者和(或)家属的满意度调查采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 分为满意和不满意。满意度=满意/总例数×100%endprint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分诊评估时间、完善相应检查时间、溶栓开始时间、急诊滞留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完善相应检查时间、溶栓开始时间、急诊滞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和(或)家属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满意57例,

不满意1例, 满意度为98.28%;对照组满意51例, 不满意10例, 满意度为83.61%;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我国脑卒中是极其严重的问题, 脑血管病造成的死亡日益攀升, 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占脑卒中的85%), 且有年轻化趋势[5-7]。缺血性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研究表明[8], 对急性脑卒中的早期诊断, 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 在最佳的治疗时间窗内予以正确合理的治疗, 是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 采用全程优化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完善相应检查时间、溶栓开始时间、急诊滞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8.28%,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急诊采取全程优化护理使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及时的治疗从而改善了预后, 降低了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 提高了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中華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0, 43(2):16-19.

[2] 中国卒中学会, 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介入学组.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指南2015. 中国卒中杂志, 2015, 10(7):590-606.

[3] 陈兰, 黄亚娟, 张霞明, 等. 脑卒中急救护理小组模式在脑卒中病人抢救中的应用效果. 护理研究, 2014, 28(4):489-490.

[4] 饶明俐. 中国脑血管防治指南.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1-21.

[5] 王智敏, 李亚函, 李和军, 等. 综合护理干预用于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观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 7(10):125-126.

[6] 钱细友, 蔡海荣, 黄秋萍, 等. 优化的急诊流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中国中医急症, 2017, 26(3):562-564.

[7] 潘三改.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救流程优化的研究进展.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7(9):22-25.

[8] 马静, 马玉龙. 优化院前急救流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救治影响. 医药前沿, 2014(28):52-53.

[收稿日期:2017-10-09]endprint

猜你喜欢
溶栓急诊脑卒中
护理管理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中的应用观察
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现状与进展
阿替普酶在50例急性心梗溶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