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产业扶贫模式初探

2018-01-19 09:27
甘肃农业 2018年19期
关键词:贫困户农户发展

■ 敬 梅

(中共庆阳市委党校,甘肃 庆阳 745000)

近年来,庆阳市坚持把产业增收作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关键,推进特色富民产业培育,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加大项目支持和资金投入,探索产业扶贫与农村“三变”改革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一、创新推进产业扶贫

以模式机制创新引领产业扶贫。针对贫困群众缺劳力、缺技术、缺资金的问题,积极探索形成了“331+”农业产业化扶贫新模式。目前在镇原、环县、庆城、华池4个县的47个乡镇76个贫困村推行“331+”肉羊产业扶贫试点,已建成养殖专业合作社41个,带动贫困户5 142户、19 711人。

以全域产业发展带动产业扶贫。按照“山区草畜、塬区苹果、川区瓜菜、林缘区苗林”总体布局,依托中盛公司的全产业链经营体系,更新种植紫花苜蓿8.87万亩,新建、改扩建规模养殖场(小区、合作社)19个,肉羊、肉牛、生猪、肉蛋鸡饲养量分别达到49.7万只、2.3万头、5.1万头、36.5万只。

大力推广“海升”模式和“西农”技术,坚持散户发展与村集体统一栽种相结合,指导贫困村新栽苹果3.6万亩,新增发展苹果产业贫困群众4 700多户。全力支持贫困村发展设施瓜菜、高原夏菜和特色瓜菜,贫困户瓜菜种植面积达到5.24万亩。发放林权抵押贷款2 682万元、补助资金364万元,从贫困人口中聘用护林员2 112人,带动6 026户贫困户新栽苗林13.62万亩、增收3 214.8万元。同时,加快培育小杂粮、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全市贫困户小杂粮、中药材种植面积分别达到5.79万亩、4.4万亩,华池、镇原两县还与甘肃天士力中天药业集团签订了中药材产业合作框架协议。把劳务产业作为群众脱贫的主要渠道,完成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5 655人,输转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2.89万人、创收5.12亿元。

以新型经营主体促进产业扶贫。制定印发了《庆阳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业扶贫成效评价办法》,把吸纳带动贫困户数量与贷款贴息、项目扶持等优惠政策挂钩,多带多补、少带少补、不带不补,鼓励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产业扶贫、带动群准脱贫致富。目前,全市568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和深度贫困村全部组建了产业合作社,各类专业合作社达到1 966个,覆盖贫困户4.08万户,入社合作涉及肉羊、肉牛、苹果、苗林、中药材、小杂粮、黄花菜等多项产业。

二、几种特色产业扶贫模式

(一)合水县太莪乡“3323”产业扶贫模式

该乡确定了“3323”产业扶贫模式,即依托农村“三变”改革,突出“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三方利益联结,采取全托管和半托管两种经营方式,探索推行了三种改革方式。

一是“331+农户土地入股分红”发展有机苹果产业。由乡村两级党组织谋划主导,庆阳红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牵头实施。与农户达成“三变”改革协议,群众用土地和确权证入股合作社,合作社利用群众入股土地和确权证抵押贷款,全托管发展矮化密植有机苹果和短枝富士种植2 000亩,带动农户280户(其中贫困户104户)。该产业可为土地入股农户每年每亩保底分红500元、人均务工可增收10 000元。果树挂果后,合作社每年向入股农户赠送10~15株果树的净收益,户均可实现增收3 600~5 400元。

二是“331+农户贷款入股分红”发展生态野猪产业。由腾飞林下野猪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具体实施。构建利益联结新模式,与平凉辰宇生态冷鲜肉销售中心正式签订长期销售合同,在全乡2017年下剩141户未脱贫户中选定95户作为带动脱贫增收对象,实行“收购公司+合作社+农户”三方联营模式全托管发展野猪养殖。具体由县财政为每户农户补贴投放4头仔野猪,农户将4头仔猪入股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托管饲养,每年每户可分红3 670元。同时协助市邮政储蓄银行为有意愿贫困户每户申请扶贫贴息贷款3万元,直接注入合作社作为股金,由合作社为每户贫困户购买受孕野猪3头,进行统一托管饲养,每年给农户进行分红4 367元。目前,已完成95户未脱贫贫困户养殖托管合同签订,380头野猪仔购买到位,待农牧局验收合格后,下拨产业扶贫资金26.6万元。农户贷款目前正在积极协商推进中。

三是“331+村集体资金入股分红”发展中药材产业。由合水县鼎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承办实施,与广西藤县好葛来葛业发展有限公司洽谈对接建立购销关系,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村集体+贫困户”的合作模式,由好葛来公司负责供应种苗和回购商品葛根,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村集体、农户入股参与进行集中规模种植和分散种植,带动全乡种植发展葛根产业。2018年全乡示范种植1 000亩,6个村用变更用途的村级互助资金分别给合作社注入村集体经济发展股金20万元,农户用土地入股,由合作社自主经营。预计每亩净收入4 250元,每村每年可稳定实现集体收入5万元。农户土地入股每年每亩分红400元,人均劳务收入预计8 000元左右。2019年,将推行订单种植中药材,预计农户每年每亩可实现收入5 000元左右。目前,大棚苗木栽植100万株,土地旋耕起垄、覆膜已完成60%,移栽大田10亩,水利配套设施建设基本完成。

(二)庆城县马岭镇马岭村后湾村民小组“集体创业”模式

后湾村民依托马岭黄酒古镇建设项目,立足现有资源和发展基础,推广农村“三变”改革工作。

一是资源变资产,淘回“第一桶金”。马岭镇后湾组,完全按照民意,公推直选致富能人刘学军担任后湾组组长。村集体经济发展初期,筹集启动资金80万元(刘学军自投40万元,贷款40万元),利用集体现有土地建设商业门店,采用边建边租的办法,建成马岭后湾二层商业门店41间,所有门店按照40年的年限出租给商户(并非买卖),40年后门店仍归本自然村集体所有,本自然村农户租用2 700元/m2,其他地方商户租用3 000元/m2,出租收入365.32万元,门店总造价216.06万元,工程零支出9.85万元,盈利139.41万元。

二是农民变股东,集体个人互惠互利。在发展采摘园过程中和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农民可以以资金、土地、劳动三种方式任意一种或多种入股,即便不入股,也可以通过户头在村级集体经济中得到红利。农民的收入可以来自两部分:集体经济分红和务工。但是因自然村正处在发展期,相对来说分到的现金较少,仅2015年年底户均分红1 000元,大部分作为村级集体实体存在,如门店(40年后集体所有)、小康农宅、葡萄园、日光温室等。

三是资金变股金,资金集约化,实现村级集体大发展。探索出让群众以土地或者劳动入股的办法,土地入股的以每亩300元的土地流转费用记入股金,劳动则以每个工80元计入股金,以上花费,从村级集体经济中支出,例如,葡萄园建设过程中,土地及劳动全部零投入,这部分投入在葡萄园产生利益的情况下,先支付劳动和土地花费,剩余部分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分红、发展产业或者修路办公益等,极大地降低了发展成本。利用这种办法,目前完成栽植葡萄260亩,新建蔬菜大棚100余栋,建日光温室2座,新建了二层小康农宅107户,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

(三)宁县县城北川区域“联合发展”模式

宁县县城北川区域地处子午岭林缘区山川地带,包括新宁、春荣、南义、湘乐、盘克、金村6个乡镇的16个行政村,总人口2.3万人,耕地面积3.5万亩,是全县区位条件最差、贫困程度最深的区域。近年来,宁县把该区域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实施融合发展战略。

一是补齐基础短板。针对该区域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方面的欠账,县上统一设计,一次性规划到位,整合项目资金,分年度、分批次实施,彻底改变了落后的面貌。近三年,该区域累计建成通村水泥(柏油)路36条186.4km,各乡镇、村组与外界实现了互联互通;实施安全饮水及小电井工程766个、动力电通组32km,彻底解决了北川及其周边3.5万群众的行路、吃水和用电问题。实施危房改造392户,使1 790人住上了安全房屋。网络宽带全部通到了村,广播电视信号实现农户全覆盖。实施村部、幼儿园、卫生室、广场和乡村舞台项目46个,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

二是壮大特色产业。以农民“五变”为牵引,立足北川区位优势和发展基础,采取“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经营大户)+贫困户”的龙头带动模式,不断发展壮大苗林、瓜菜、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基地规模迅速扩大,基本实现了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增收门路。目前,共发展盘克前渠、宋庄等苗林产业重点村12个、培育苗林4.6万亩,发展春荣昔沟、湘乐庞川、南义寨河等设施瓜菜产业重点村8个、种植无公害设施瓜菜1.3万亩,发展宁江驿、蟠溪山庄、莲花池、白吉湖、罗山府等乡村旅游重点村和旅游景区9个。

三是构建生态绿洲。依托紧邻子午岭的区位优势和生态基础,以“再造一个子午岭”“固沟保塬”和“资源开发区生态治理”三大工程为抓手,率先实施苗林结合培育工程,形成了农户自主经营、大户承包经营、客商投资经营、农户入股合作组织经营、村组集体经营五种模式,推动栽植区域由荒山向塬面拓展、由山地向耕地转移、由咀梢向坳心发展,栽植类型由单一向多元转变,不仅有效盘活了林地资源,拓宽了林区群众增收渠道,而且激发了群众造林积极性,实现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多赢。目前,北川区域森林覆盖率达到了59.3%,比全县平均水平高出21.3个百分点,成为天然生态“氧吧”。

三、存在的问题

经过调研发现,当前还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庆阳市产业扶贫工作的开展。

一是资金保障不够。庆阳市近几年财政困难,尤其是县级财政自给能力严重不足,脱贫攻坚缺乏财力保障。经调研发现,全市“一户一策”涉及的产业扶贫、危房改造等11项到户项目,三年资金总需求73.86亿元,平均每年24.62亿元,按照2017年中省市县四级财政预算安排16.96亿元的投入额度计算,平均每年资金缺口达7.66亿元,特别是镇原、环县两个深度贫困县资金需求和缺口更大。

二是产业带动乏力。各县区现有龙头企业数量少,而且大多处于成长期,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缓慢、活力不强,没有对产业发展形成强有力的带动效应,产业基地规模扩张缓慢、链条不长,生产经营水平较低。加之一些贫困户或文化程度低、思想观念落后,或欠大帐缺资金、患大病缺劳力,主动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不高,没有很好地融入到产业体系当中,扶贫效果不够理想。各县区现有脱贫产业大部分是当前能够脱贫越线的“短、平、快”种植养殖项目,如种植万寿菊、养殖湖羊等,产业结构单一,规模小,发展速度缓慢,收益不高,且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吸纳贫困人口就业能力有限,扶贫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三是劳动力外流严重。目前,有的行政村全村70%以上的农户均为外出务工人员,尤其是整户外出导致部分村庄处于“空壳化”状态,劳动力外流现象相当严重,致使有的村总耕地面积的25.7%处于撂荒状态。留在家里的多为“三留守”人员,劳动能力有限,无法有效参与本村扶贫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难以形成特色产业体系,导致贫困农村“造血”的梗阻。

四、几点建议

(一)推进“金融扶贫”工程,拓宽资金保障渠道

一是要发放长期性贷款。协调金融机构按照微利或保本的原则增加发放长期贷款,重点支持贫困县区易地扶贫搬迁、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等领域,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扶贫作用,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扶贫产业。

二是要提供过渡性资金。协调金融机构对吸纳贫困户脱贫致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扶贫贷款支持,可按每吸纳一户贫困户给予一定数额的贷款进行累加,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采用信用方式发放,使企业和合作社不断做大做强。对有稳定还款来源的扶贫项目,相关金融机构可以采用发放过桥贷款方式,为扶贫项目提供过渡性资金支持。

三是要开发特惠性产品。协调金融机构开发更多符合贫困地区需求实际的特惠金融产品,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推广大型农业机械设备、运输工具、林地所有权、林地使用权等新型抵质押担保方式,有效拓展贫困县区抵押物担保范围。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标准,提高设施农业、养殖、中药材、果树等特色农业保险的覆盖率。

(二)推进“产业融合扶贫”工程,增强自我造血功能

一是要做好产业规划。打破乡村行政区域限制,结合本区域实际和群众传统种植、养殖习惯,采取以奖代补、提供种苗、提供小额贷款贴息、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等方式,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大户+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运作模式,借助“三变”改革的平台,以扶贫资金、土地、林地、劳动力参与产业基地或合作社,实现分红。融合区域特色种植、养殖和旅游,发展壮大区域经济,实施区域集中创业项目,走规模化发展和区域集中创业的道路。

二是要打造特色产业链。在已规划的区域带动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产业链条,并在其中融入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实现从产、供、销“一条龙”。在种植方面,要根据季节变化,种植果蔬、小杂粮、中药材、苗林花卉等,各作物之间套种,留出可供旅游、采摘的通道,实现种植和旅游的融合。在养殖方面,要注重本地气候,养殖如湖羊、野猪等特色动物和宠物,也可留出参观通道,供游客参观。集中收集动物粪便,加工成有机肥销售,不能加工的可回收用于种植业。在加工方面,要根据需求,尽力进行细加工,来满足不同类别客户的需求,同时增加当地劳动力就业机会。

三是要抓好经营管理。经营管理是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人员聘用上,除引进本区域外的个别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外,生产、加工、销售、日常管理等方面职工,全部聘用本区域内的劳动力,以农民特别是贫困户为主。签订劳动合同,进行不定期的集中免费培训,解决本区域劳动力外流问题。在日常管理上,对于聘用职工,把业绩和奖金挂钩,建立绩效管理制度;对于临时聘用务工人员,可实行“工分制”进行管理。在利润分配上,根据当地工资标准,对于用资源、资金、资产等入股的群众,按照合同和本年度利润,在年底进行分红;对于聘用职工,采用“基本工资+月奖金+年终奖”的方式,按时发放;对于临时聘用的务工人员,按照工分的多少,年底集中支付。

猜你喜欢
贫困户农户发展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不能让老区一个贫困户掉队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