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提高脱贫质量 扎实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以庆阳市为例

2018-01-19 09:27姬昳锋
甘肃农业 2018年19期
关键词:庆阳贫困村贫困户

■ 姬昳锋

(中共庆阳市委党校,甘肃 庆阳 745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继续向贫困宣战,实施精准扶贫脱贫战略,要求集中力量打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脱贫攻坚战。庆阳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脱贫攻坚政策,全面落实“1+17”和“七个一批”“一户一策”精准扶贫脱贫方案,着力提高脱贫质量,扎实打好脱贫攻坚战。

一、认真践行习近平精准扶贫脱贫思想,着力提高庆阳精准脱贫质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庆阳认真践行习近平精准扶贫脱贫思想,紧紧围绕省委“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1+17”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意见方案,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着力提高脱贫质量。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贫困发生率由2016年底的12.2%降至9.2%以下。

精准扶贫成效显著。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脱贫思想,省委、省政府制定的“1+17”精准扶贫方案,庆阳全面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1+17”精准扶贫意见方案的落实,贫困村、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2017年,全市共落实各类专项扶贫资金77 592万元,实现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精准化扶贫。全面建立精准扶贫脱贫机制,如对贫困对象的精准化、动态化管理,制定个性化帮扶措施等,真正做到“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农村危房(窑)改造、移民搬迁、基础设施”六个“到村到户”。2017年,全市有285个贫困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834个贫困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新建农村饮水工程6万处,解决了55.6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大力优化脱贫帮扶力量,先后组织省市县乡1 327个单位帮扶1 261个行政村、3.5万名干部帮扶5.04万个农户,向贫困村派驻帮扶工作队537个、工作队员近3 000人,下派贫困村第一书记537名,为加快全市脱贫攻坚进程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一户一策”扎实推进。2018年以来,庆阳不断优化脱贫帮扶力量,扎实推进“一户一策”脱贫方案落实,持续提升脱贫攻坚帮扶工作水平。采用“望闻问切”法,对贫困户家庭底子和发展需求等进行再次摸底梳理,为制定帮扶措施、细化帮扶方案提供了准确依据。在此基础上,已帮助全市12.5782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制定“一户一策”帮扶方案,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望”主要是看住房、看饮水、看存粮、看精神面貌,了解贫困现状;“闻”主要是走访村组干部、左邻右舍,确保掌握的情况客观真实、全面准确;“问”主要是问困难、问需求、问建议,掌握主观意愿和发展潜力;“切”主要是将农户基础信息与住房系统、工商系统、银行系统比对核查,确保资料的准确性。通过“四法”诊断和梳理汇总,目前全市58 240户214 810贫困人口中,缺技术致贫13 225户、缺发展资金10 935户、因病致贫9 450户、缺劳力致贫6 497户、因残致贫5 994户、因学致贫5 007户、因自身发展动力不足致贫3 817户、其他致贫原因3 315户。每名市级领导干部包抓1个深度贫困村和3户未脱贫户;优化调整脱贫攻坚帮扶力量,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包抓最贫困的村,结对帮扶最贫困的户,县区主要领导包抓本县区最贫困的村和2户未脱贫户;市直单位副县级以上干部帮扶2个未脱贫户;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必须包抓本乡镇最贫困的村和2户最贫困户。目前,共为1 635名市直单位帮扶干部增加联系户3 270户,有效推动“一户一策”方案精准落实,必将进一步提升脱贫质量。

二、庆阳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庆阳市辖7县1区,总面积2.7万km2,总人口265万,其中农业人口占80%。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返贫率高成为庆阳贫困的“标签”,所以庆阳市脱贫攻坚的任务仍然艰巨,必须直面精准扶贫脱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贫困户主观脱贫意识不强

贫困村自然条件比较差,农村经济相对落后,保守的思想观念至今仍存在于一部分群众的头脑之中。有的群众墨守成规、安于现状。一些新的脱贫致富观念只停留在口头形式上,没有深入贫困群众的内心,更没有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致使一部分人总是苦苦地在贫困线上挣扎。有的群众遇事迟缓、求稳怕乱,想谋求发展但又害怕失败,虽然养羊也养牛、种西瓜种药材,但大多小打小闹、各吹各打,创业意识不强;有的目光短浅、消极悲观,只看到贫穷落后、条件不利的一面,缺乏脱贫的自信心,少数人甚至不愿意脱贫。加之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农业生产主要依靠老年人和妇女,他们思想保守、观念陈旧,习惯于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模式,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速度慢、效果差,缺乏长远眼光,脱贫的主观意识不强。

(二)一些扶贫项目资金投入缺乏聚合力

随着脱贫攻坚的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得以大力改善,但还存在资金投入、聚合发力的薄弱环节。且由于大多数贫困户脱贫致富的资金来源较为单一,贫困群众增收依然较低且不稳定。如一些金融扶贫项目,金融机构在开展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上往往是单打独斗,对项目选择、风险评估,很难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往往形成一些贫困村和贫困户信贷资金堆积、一些贫困村和贫困户出现信贷盲区、一些赖债户重复贷款。同时,全市有部分贫困群众反映想养殖、育苗木,但没有启动资金,或对现在的产业想扩大规模又缺乏后续资金。而贫困户每年从各项惠民资金得到的资金仅起到了贫困家庭补贴家用、维持生计的作用,对促进发展、造血再生的效果不足,所以扶贫项目资金投入缺乏和分散使用是制约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瓶颈。

(三)脱贫攻坚的体制机制仍需完善

解决温饱是庆阳长期以来扶贫脱贫的主要功能,如雨露计划、移民搬迁、产业化扶贫等扶贫举措,在一定时期、一定阶段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在温饱基本解决尤其是农村实施低保制度之后的新阶段,也滋生了少数贫困群众“等、靠、要”等懒汉风气,一味依赖政府的帮扶救助,缺乏激励相容机制。有的地方自然资源较丰富,却不如自然禀赋差的地区发展的快,有的地方虽然发展比较快,但人们的精神面貌却颓废不堪,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不足,缺少激励教育体系。有的扶贫项目贪大求全,没有把贫困户的切身利益同扶贫项目捆绑在一起,没有建立正向激励机制,造成项目效益低下,难以可持续发展,还本付息极其困难,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投资损失,增加了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三、因地制宜贯彻好习近平精准脱贫思想,扎实打好庆阳精准脱贫攻坚战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十三五”时期的重点任务。庆阳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脱贫的战略思想,深入实施“一户一策”,力争到2020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 000元以上,其中扶贫对象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 500元以上,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与全省、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精准识别瞄准脱贫对象。对农户收支状况,家庭生产生活条件等进行精准摸底,对基本情况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评议,在村、乡两级公示和县级公示、公告,把基础工作做细致、做准确,做到精准识别。要完善贫困人口识别程序,对贫困人口的识别退出和建档立卡数据做到精准动态管理。严格按照“8个准”(对象识别准,家庭情况核实准、致贫原因分析准、计划措施制定准、扶贫政策落实准、人均收入核查准、对象进出录入准、台账进度记录准)要求,全面精准识别建档,对全市1 261个行政村的“5张图”(贫困人口分布图、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图、贫困人口进出动态图、全村脱贫目标任务图、贫困户脱贫目标任务图)和11.9万贫困户的“三本账”(帮扶计划、帮扶措施、工作台账)实现全覆盖。要开发庆阳市精准脱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和庆阳精准扶贫网,做到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精准化网格化管理。要全面开展建档立卡基础数据清洗,对大数据管理平台贫困户错误信息进行逐个核查和修改。要依据贫困户识别程序和标准,对全市所有行政村、所有农户进行全面核查,通过全面核查、数据清洗、动态管理,做到贫困对象识别准、建档立卡信息准、退出管理认定准。

精准施策夯实脱贫基础。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扶贫攻坚、产业布局,加大投入,持续发力,坚持把“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步”紧密结合,实现行政村通油路、自然村通动力电全覆盖。大力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9.67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保证安全饮水普及率达到92%。在富民产业培育上,全面推广全产业链、全循环链、全价值链的“中盛”现代畜牧业发展模式,坚持大产业带动和合作社引领贫困户脱贫,在西峰、镇原、环县3个县区新建中盛牧业湖羊繁育基地,发展规模养殖户。在公共服务提升上,改造薄弱学校,新建行政村幼儿园,完成贫困村乡村舞台,实现有需求的村建幼儿园和乡村舞台全覆盖。在贫困家庭幼儿保教费免除、高中就读学生学费免除、中职学生助学金发放和学费免除、省内高职院校贫困家庭学生学费和书本费免除等教育扶贫特惠政策落实到位。在金融资金支撑上,农村产业发展资金专业合作社实现1 261个行政村全覆盖,互助资金社实现537个贫困村全覆盖,有贷款需求的贫困户达到了应贷尽贷,真正解决贫困群众发展产业资金短缺的问题。

精准考核提升脱贫成效。考核既是“风向标”,又是“指挥棒”。要建立以减贫成效、精准识别、精准帮扶、扶贫资金、日常管理等为考核主要内容的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将年终考核与平时考核相结合,防止“一考定终身”。要适当引入第三方进行评估,采取专项调查、抽样调查和实地核查等方式,对相关考核指标进行评估,有效规避以往“自说自话”式的评价模式公信力不足的尴尬,既保证了考核数据的真实准确性,又确保了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性。要建立问题核实机制、改进综合分析评价方法,对脱贫攻坚推进不力随时提醒、实时约谈、追责问责,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分析评价各县(区)乡镇及村级年度脱贫攻坚成效。要进一步完善督查制度、明确考核内容,强化激励措施和问责追责,考核结果既要与干部考核挂钩、与工作追责问责挂钩,还要将其作为扶贫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从而促进扶贫工作精准发力,真正实现精准脱贫,不断激励深度贫困区域的党员干部群众提振信心。

猜你喜欢
庆阳贫困村贫困户
Our Best Friend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庆阳香包:一针一线皆故事
不能让老区一个贫困户掉队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甘肃庆阳西峰区:吃上“产业饭”摘掉“贫困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