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信息技术》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2018-01-19 23:47苟月莉
考试周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课堂效果自主学习学习兴趣

摘要:初中信息技术的课堂需要教师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基于学生个人的未来发展会受到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特点定制个性化教学方案,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对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及发展方向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自主学习;学习兴趣;课堂效果

一、 引言

自主学习,其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通过扩大学生在实际教学课堂的参与度,将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角色转变为主动学习的新型学习主体的一种教学活动,自主学习适应了时代发展对于人才个性化的要求,凸显了现代教育改革以人为本的教学方针的理念。

二、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

1. 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今21世纪的中国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导致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一个社会人要想在社会上生存下去,就必须树立自主学习、终生学习的观念。人一生大部分的知识获得基本上都需要采取自主学习的方式,由此看来,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至关重要。基于这一点,学校的基础教育不再局限于教授学生知识的浅层次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教授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社会的发展趋势证明,缺乏自主学习的人注定会被社会所淘汰。

2. 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了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教育工作者应该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改变接受学习、死背硬记的刻板学习状态,通过不同的授课方式来着重培养学生勤于探究、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提高学生搜集和读取信息、获取信息资源、分析信息的能力,还要注重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信息技术授课过程中,要善于开发学生多方面潜能,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全新的自我,发掘自我潜能,树立应有的自信。通过个性化的教育方式,促使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

3. 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我国传统的课堂模式中,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宰者,其主要任务是教授学生知识,讲透相关知识点,长此以往,形成了呆板机械的“填鸭式”教学。在此教学方式下,学生往往以被动消极的状态去接受新授知识,不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目前,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尚未摆脱传统“填鸭式”教学影响,即使加入了“任务驱动性”教学任务,但是课堂中仍然是教师講授与操作演示为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和主动课堂参与的环节较少。

4. 信息课程自身特点的需要

信息课程是一门知识型与技术性双重结合的学科,具有与传统学科差异较大的特点。学生往往在了解了所学内容之后,独立按照操作步骤完成,就可以达成学习目标,取得理想中的学习效果。基于这一点,在学生掌握了阅读和理解计算机方面书籍的方法,完全可以自行课外进行知识面的拓展与延伸。另外,由于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内容与小学部分教程内容的相似度较高,学生对于课堂内容具有一定的熟悉度,操作起来比较简便。因此,教师完全可以采取指导引路的方式,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主学习。

三、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举措

1. 加强自主学习意识培养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在于提高自主学习思想素养,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初中信息技术课被很多学生定义为枯燥的学科,对信息技术课的厌倦程度较高。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对自主学习资源的充分挖掘,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自觉性。主动探索是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培养的必由之路,通过将实际生活与信息技术理论知识有机结合,教师来引导学生探索相关的专业性知识,在此过程中,逐步在学生头脑中植入自主学习的思想和意识。

2. 加大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科技的飞快发展为多媒体走进课堂带来了诸多便利。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面对各类现代化教学技术,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建立起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可以使教学内容立体化、清晰化,网络的运用可以开拓知识内容,线上线下师生分享教学资源。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宰者地位,继而加强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主动学习空间。

3. 注意自主学习教学氛围的营造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氛围极大影响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要想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就要营造适合于自主学习的教学氛围。主要可以通过将课堂氛围变得愉快轻松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在进行信息技术习题布置时,教师要合理选择习题,保证习题的开放性和拓展性,使学生能够在解题过程中主动思考、拓展交流,加强思维的发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4. 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监督

初中阶段的学生普遍自控力较差,易受外界环境干扰,加之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有待加强,经常会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走神现象。当发现此类现象时,教师一定要进行及时制止并进行适当的批评警告,同时在日常的学习中也要加强对这些同学学习习惯的规范与指导,及时对学生取得的进步加以表扬。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课堂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时刻意识到该教学模式中的自主学习不等于传统的独立学习,而是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模式既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与机会,更为每一位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指导的缺失,相反,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的作用更应该灵活地转变,比如,当小组讨论过程中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该及时准确地作出回答,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

5. 明确教学目标和方向

教师在提出问题明确学习目标后,切忌让学生大海捞针式的寻找问题,这样不仅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会降低课堂学习效率,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上分配学习任务时,应把学习目标与学习现有资源有机结合,可以对相应的任务进行难度级别的划分,按易、中、难分为三个类别,有计划地进行相关问题的分配与布置。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清晰明确,学习效率也得到了相应地提高。

四、 结语

对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这需要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中逐步进行,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因此,教师必须制定好长远而有效的教学目标和计划,在课堂上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能力,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指导与帮助。

参考文献:

[1]吴媛媛.初中信息技术W.Y.Y自主学习模式研究[J].教育信息技术,2016,(7):154-157.

[2]刘佩佩.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的自主学习[J].文理导航(下旬),2016,(4):31.

作者简介:

苟月莉,四川省乐山市,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大堡初级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堂效果自主学习学习兴趣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英语写作教学
英文歌曲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及探究
巧设英语情境增效英语课堂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如何提高高校学生化学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