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音乐课“活”起来

2018-01-19 16:00惠敏
考试周刊 2018年14期
关键词:新型素质教育传统

摘 要:美育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课是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如今音乐课在学校中的重视度也在加强,我们这一代教师要做的就是打破传统音乐课的旧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音乐熏陶,将他们对艺术的感受和艺术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让其成为课堂的主人,真正做到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关键词:传统;新型;素质教育

新课标把学生音乐能力人文素养的整合为总目标,强调音乐教学活动中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性,把学生放在了首要位置,我认为音乐课最该做的就是要让学生积极地“动”起来。

中小学音乐课由三大板块组成:演唱、欣赏、活动。在教学中常见的问题有:1. 教材中的歌曲学生不喜欢唱。2. 教材中的欣赏曲目学生听不懂或是不感兴趣。3. 音乐活动课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下面我就谈谈在教学过程中我是如何一一进行克服的。

问题一:教材中的歌曲学生不喜欢唱。曾经有一节课教唱《同一首歌》,出现戏剧化的一幕,全班同学竟无一人与我互动,课堂上只有我一个人的独角戏,岂是“尴尬”一词可以形容我的处境。为了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找了课外一首2016年春晚的一首歌视频,由杨洋和歌唱家佟铁鑫演唱的《父子》,感人的歌词,温情的演唱,尤其是杨洋在表演期间情不自禁的落泪,更是触动了课堂上的同学们。学习时先不识读乐谱而是来先讲析歌词,学生果然很有兴趣,能够积极地互动,课堂效果非常好。在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歌词的基础上,穿插了一些简单的乐理知识,生动形象地讲解,他们很快就掌握了这些抽象的知识。歌词的欣赏激发了学生演唱的欲望,所以乐谱的学习以及歌曲的演唱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从此音乐课在学生心目中有了一些改变,原来音乐课也可以很有趣且易懂,教学活动才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打破传统音乐课上学生只作为听众的惯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能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去,让音乐课成为师生沟通的桥梁。在演唱课上,我摸索出来一系列方法之后,准备展开更高层次的教学,不仅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更能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音乐的美。这就是第二大问题:

问题二:欣赏课学生听不懂。乐曲的欣赏是欣赏歌唱家对歌曲的二度创作,把死板的乐谱变成活的声音来打动、感染听众。欣赏不仅要听,而且要听懂,听出意境,把纸上的音符变成美好想象的根源。欣赏课之前,我让学生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了解歌曲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创作特点、风格特点、风格流派,以及地域地区相关的民风民俗,才能真正听懂歌曲。所以欣赏课,更加需要师生的互动,才能把一堂课上好。

由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为例,它是抗日战争时期,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其时代背景、作曲意图很明显,就是为了号召激励亿万中国人投入到抗日战争中去,为争取自由解放而斗争。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中国需要万众一心,共同抗敌。这是一首极富创作性的歌曲,它在战争年代激励着全国人民为民族而战,歌词铿锵有力,节奏鲜明,旋律明亮雄伟,虽短小,却精悍。而当今我们再欣赏《义勇军进行曲》时,要牢记那些为中华民族战争而牺牲的战士,以及那种誓死都要保卫国家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后代要自强不息,同时也警告我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由此看来欣赏课不是听就可以了,重点在“赏”。学生必须在欣赏课之前做很多课外搜集,了解并懂得歌曲的意义,欣赏课才能真正做到“欣赏”。

问题三:活动课参与积极性不高。针对这个问题我采用了不同的方法。

一、 开展辩论会。在收集古代乐器的相关资料中,我安排了一节辩论课“古琴应不应该进入博物馆”。让学生课外搜集相关知识,组织语言。正方:古琴应该进入博物馆(古琴及其艺术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距离太远,与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不相适应,应该进入博物馆,供少数人研究)。反方:古琴不应该进入博物馆(正因为古琴与现实生活距离远,才需要大力弘扬,推陈出新,使其在我们的文化生活中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确定正方与反方人数,让学生课外搜集资料,学生都很有兴趣,在课堂上辩论赛开展得也很成功。

二、 在欣赏踢踏舞《大河之舞》片段后,我安排了一节活动课《和我一起来踢踏》,让学生感受和体验踢踏舞的魅力。在了解它的风格特点之后,进行简单地即兴创作和表演。1节奏的模仿。踢踏舞的节奏把握很重要,重点突出强弱拍,让学生了解每个拍子的强弱规律:如2/4拍是强弱;3/4是强弱弱等,统一节奏,统一步伐。我们在欣赏《大河之舞》时能清楚地看到爱尔兰风格的踢踏舞保留了爱尔兰民间舞蹈的特点,上身基本保持挺拔,其舞步以踩和踏为主,注重脚跟和脚尖的动作(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在了解节奏强弱规律以及舞蹈特点之后,让学生四人一组即兴创作节奏,并练习再表演给全班学生及老师看(创编节奏不用很长,为了好统一步伐4小节就足够了,用整齐的舞步配上动感的节奏把它表演出来),老师学生给予评价,评价之后小组改进,并加快速度,让学生感受踢踏舞真正的美。通过这一节课,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到了踢踏舞的灵魂,以及新课程要求下的音乐课到底应该怎样学,打破传统课堂理念,感受新型课堂的魅力。

从这近一年的摸索,更加让我意识到课堂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性。让学生愿意学习、学会学习、学会合作,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体会学习带来的乐趣。音乐课是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以及音乐在发展学生智力等方面发挥的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使人们对音乐课越来越刮目相看。艺术课将改变传统上课方式,越来越能跟得上现代的素质教育。学生是课堂的主角,他们必须放在重要的位置。

参考文献:

[1]赵宋光主编.《音乐教育心理學》.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2]邹爱民,马东等编译.《音乐教育学》.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

作者简介:

惠敏,安徽省宿州市,宿州第八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型素质教育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农民发展致富途径
新型防冰雹车衣设计
生育文化对生育率的影响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