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大学留学生太极拳英语授课品牌课程建设研究*

2018-01-23 19:51单静怡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太极拳留学生动作

单静怡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近年随着天津中医药大学国际交流的日益发展,太极拳已成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留学生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这门课程的开设也深受外国留学生的喜爱,能够多方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掌握和学习中国传统养生理论和技术,并将其与中医学相结合,全方位学习传统养生健身体系[1]。课程组通过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对留学生《太极拳基础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理念、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等进行积极探索,并不断将相关科研成果引入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终于在2016年此门课程被评为天津市来华留学生英文授课品牌课程,现将本门课程已经取得的教学成果和今后在课程建设方面还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做以总结和规划。

1 全方位提升太极拳英文授课品牌课程理念

太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其理论涉及到中国传统的哲学、养生学、医学、军事学、美学、生物力学等诸多学科领域,太极拳不仅是一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更是一项优秀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2]。2006年,太极拳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太极拳在竞技体育、全民健身活动以及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

《太极拳基础理论与实践》课程作为国际学院留学生教育的基础课程之一,经过十余年的针对来华留学生的英语授课的教学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门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技能性的课程。根据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和留学生特点及教学需要,及时调整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方法,将理论教学和技术练习有机结合,注重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和技能的培养[4]。该品牌课程要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化推广太极拳的高度树立课程理念,跨越中西方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结合本校留学生实际情况和需求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来华留学生太极拳英文授课品牌课程,即以国际文化交流为目的,以学练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太极拳为手段,采用双语教学,跨越国界,跨越不同国家留学生的文化背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世界体育发展贡献力量的课程理念。

2 完善品牌课程教学文件建设,丰富品牌课程教学内容

建立系统完善的太极拳英文授课相关教学文件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教学设计和相关教学课件和教学视频的制作。目前已开发网上视频教学,其中教学文件和教学视频均是全英文或中英文对照的,留学生可通过网络进行课程的了解和学习,这对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今后还要继续丰富品牌课程的教学内容,建立针对来华留学生的传统养生体育英文授课系列课程。中国传统养生体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就单太极拳来说就包括很多不同流派不同动作风格特点的套路形式,也有针对不同习练者水平的初、高级和竞赛套路以及器械套路。此外还有养生功法如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等,都是具有很好健身养生效果的运动形式,这些内容在今后的教学中都可以纳入到来华留学生英文授课的品牌课中,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针对来华留学生传统体育英文授课系列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精选授课内容,优化授课过程。由于来到本校进行学习的留学生大部门是医学专业,在教学内容中,除了讲授太极拳的基本理论和动作技术,还要结合留学生的专业背景,注重讲授太极拳的健身价值和养生机制,让留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养生思想和方法,并针对一些具体的相关实验数据进行举例和讲解。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持续发展能力。如太极拳基本动作技术学练部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学生准确掌握和理解动作技术,同时对于学生今后进行自学其他套路打下坚实基础。在课程中注重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教学,鼓励学生开展针对太极拳练习方法和习练感受以及相关动作技术问题进行课堂上的交流和讨论,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教学相长”的目的。

3 加强品牌课程的教材建设和扩充性教学资料的建立

留学生太极拳英语教学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的。太极拳是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所以在语言上没有太多可借鉴的翻译资料,基本上是靠教师在自身具备的英语水平基础上在反复的实践教学中总结出来的。太极拳术语很有特色,多用简洁、精炼的3个字或4个字组成,如:倒卷肱、海底针、揽雀尾、白鹤亮翅、手挥琵琶,野马分鬃等,读起来琅琅上口,形象生动[5];太极拳有的动作术语还使用夸张、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方式,具有很强的艺术审美价值,如:玉女穿梭、跨步云手、金鸡独立等;还有很多术语借用了传统文化的哲理概念,如:运动中体现出的阴阳、虚实、开合、进退等[6]。那么在教学讲解过程中就要针对这些术语的特点,尽量翻译得传神、达意。随着太极拳国际化发展和普及,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介绍太极拳相关理论或技术的英文版书籍,教师们可用来进行参考,主要参考的是英文翻译部分,老师们在借鉴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自己来编写英文讲稿。经过多年英语授课的实践经历和教学中的不断积累,终于正式出版了一部关于留学生太极拳教学的教材用书,该教材汉英双语对照,注重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既有太极拳的基本理论又包括基本动作技术,并附以大量的分解动作图片来配合文字叙述,图文并茂直观性强,这对于从事太极拳对外教学的教师和留学生们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参考价值。

在目前教学中,单一的书本和课堂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老师在教学的同时,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拓展知识的渠道,教学课件提供给学生参考,并向学生推荐各级各类关于太极拳理论和技术的文字参考书和相关视频,让学生领略更多中国传统体育方面的知识。在现有的双语教程基础上不断改进和丰富教学内容,继续做好系列教材建设,编写出具有本校品牌课程特色的来华留学生传统养生体育的一系列双语教材,供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实践中使用和参考。

4 加强品牌课程英文授课的师资建设

师资状况是保证品牌课程教学质量和品牌效应的重要部分[7]。承担太极拳英语教学课程对于任课教师来说的确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也是教师上好这门课的关键点和难点。首先教师应具备较好的英语口语能力,在授课过程中能够和留学生进行无障碍交流,其次教师能够使用英语进行课程教学,也就是说教师要在进行动作示范的同时能够使用英语完成教学任务,把每一个动作的动作名称、动作规格、技术要求、运动方法以及手、眼、身、步的配合,特别是动作的技击原理、攻防含义和文化内涵表述清楚,而不是让课程的学习仅仅局限于简单的动作模仿上,这就给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今后要继续加强双语教师的师资培养,以培养教学名师为目标,从资金和时间上支持中青年教师进一步提高英语授课水平,加强品牌课程授课教师的选拔和培养工作,为品牌课程建设储备人才与力量,选送优秀教师到国外或相关培训单位进行学习和进修,以保证该课程今后教学的需求。

5 加强品牌课程教学方法研究,突出课程特色

太极拳教学根据具体授课内容的不同可分为新授课和复习课两个部分;太极拳的教学设计一般采用逐层深化的教学模式,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来进行:引导阶段-基础阶段-套路学习阶段-巩固提高阶段;太极拳教学一般采用教学方法有:讲解示范法、练习纠错法、多媒体教学法、攻防技术法、教学比赛法、音乐教学法等[8]。那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学习阶段和不同的学习内容而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比如:新授课部分的理论内容,主要是向学生介绍太极拳的概念、悠久历史、运动特点等基础理论内容,对于这部分学习内容可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观看多媒体使得学生直观地了解太极拳的悠久历史和运动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个感官认识;基础阶段就是太极拳基本动作的学习,比如手型、手法、步型、步法等,这个阶段除了使用多媒体教学外还需要教师进行标准动作示范和详尽地语言讲解,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建立整体概念又能精准学习每一个动作技术,只有把基本动作掌握好才能保证后面套路练习的学习效果;在巩固提高阶段,这是在已经完全掌握动作之后通过各种方法要达到的较高的演练水平,要求动作熟练、规范,手、眼、身、法、步协调配合,充分体现出太极拳的风格特点,能够把以意导动,呼吸自然、虚实分明等运动特点表达充分,这个阶段就可采用练习纠错法,教学比赛法和音乐教学法。

除此之外,留学生太极拳品牌课程教学方法要求将传统教学法和现代新技术相结合,讲授与讨论、理论与实践、课堂与课外相结合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积极推动太极拳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学进程,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潜能,引导和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充分联系套路中不同动作技术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的认知能力。

同时设置品牌课程的网络教学内容。网络教学是现在和未来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借助此次品牌课程的平台,推进和深入网上教学,教学团队将继续完善品牌课程的网页设计和制作,使教学更加直观化、形象化,这样也有助于留学生进行课后的自主学习。

综上所述,太极拳双语教学是在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基础上还需发展和完善的课程,在现有的品牌课程这个良好的环境和契机下,继续就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材建设、师资建设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和更新,争取今后更高水平的发展。

猜你喜欢
太极拳留学生动作
太极拳的『绝世秘籍』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动作描写要具体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42式太极拳
书法与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