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分析

2018-01-23 20:03遇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期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复发率

遇红

【摘要】 目的 探讨宫腔镜手术用于子宫内膜息肉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 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刮宫术治疗, 观察组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

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期时间、月经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患者1例(2.2%), 对照组复发患者8例(17.8%), 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无宫腔粘连、伤口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疗效确切、复发率低, 有利于患者快速恢复,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1.009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hysteroscopic surgery in endometrial polyps. Methods A total of 90 endometrial polyps patients as study subjects were divided by different surgical methods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curettag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hysteroscopic resection of endometrial polyps. The clinical efficacy i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shorter operation tim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obviously less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enstrual time and amount of menstruation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1 postoperative recurrent case (2.2%), which was 8 cases (17.8%)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Both groups had no adverse reactions of intrauterine adhesions and wound infection during and after operation.

Conclusion Hysteroscopic surgery for endometrial polyps shows shorter operative time, less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exact curative effect and low recurrence rate, and it is conducive to rapid recovery of patients.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Hysteroscopy; Endometrial polyps; Recurrence rate

子宫内膜息肉是临床妇女常见疾病, 该病在妇女生育期及更年期前后发病率较高, 也是引起患者子宫异常出血及子宫占位病变的主要因素[1]。患者临床多表现为腹痛、月经周期不规律、阴道异常出血、月经量过多等症状, 该病也常导致患者不孕。对于该病的检查及诊断一般采用超声检测、子宫切除术后病理学诊断, 但该方法漏诊率较高, 且在实施诊断性刮宫时会对子宫内膜产生一定损伤[2]。近年来, 随着宫腔镜技术的发展, 宫腔镜技术在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和治疗得到广泛运用, 其安全性及应用价值得到广泛认可。本文对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9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分组研究, 旨在探讨宫腔镜切除术对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 结果显示该术式疗效确切,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90例

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 患者均符合子宫内膜息肉相关诊断标准, 且均无严重心、肾、肝等功能不全;患者同意采取宫腔镜诊断治疗且自愿参与此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5例。对照组年龄36~57岁, 平均年龄(43.02±4.66)岁;病程5个月~

7年, 平均病程(3.02±1.33)年;表現为月经增多患者21例, 阴道异常出血患者13例, 月经周期紊乱患者11例。观察组年龄35~56岁, 平均年龄(42.74±4.42)岁;病程5个月~7年, 平均病程(3.01±1.33)年;表现为月经增多患者18例, 阴道异常出血患者11例, 月经周期紊乱患者16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及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endprint

1. 2 方法

1. 2. 1 仪器 患者所用超声仪(西门子ACUSON)、彩色超声仪(日本ALOKA-SSD)进行超声诊断, 探头频率为5.0~6.5 MHz。

所用宫腔镜及电切设备均由日本奥林巴斯公司提供, 宫腔镜内径4.5 mm, 电切镜内径6.5 mm。

1. 2.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刮宫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患者术前排空膀胱, 给予宫腔镜检查并确定位置实施再次消毒, 使宫颈扩张置入宫颈监察系统, 对宫腔内形态及内膜结构进行观察。缓慢进行深入探查直至观察到子宫内膜息肉(多为卵圆形、锥形)。于

5 min内通过电视屏幕置入腔镜, 使用奥林巴斯配套宫腔镜电切镜系统, 在B超监测条件下实施子宫内膜息肉切除, 膨宫机压力为100 mm Hg(1 mm Hg=0.133 kPa), 膨宫液为5%的甘露醇溶液, 电切功率为80 W。

1. 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用时及术中出血量。术后进行3~12个月的随访, 详细记录:①患者月经量大小、月经周期及月经改善情况(月经量减少、恢复至正常状态或月经周期规律视为月经改善);②术后给予宫腔镜检查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情况;③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期时间、月经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术后复发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复发患者1例, 对照组复发患者8例, 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无宫腔粘连、伤口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子宫内膜息肉是子宫异常出血和不孕的常见因素, 其发病年龄分布广泛, 发病率逐年上升, 是妇科关注的主要疾病之一[3]。据有效数据显示, 育龄女性患有子宫内膜息肉的几率约为20%~25%, 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患者多表现为经量过多、月经紊乱、经期延长及阴道不规则出血等。因临床症状不具有普遍特异性, 对临床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 出现误诊、漏诊的几率也相应增大[4]。近年来, 随着医学水平的提

高, 宫腔镜技术的发展, 在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应用宫腔镜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率和治疗的有效性。

目前, 对于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主要采取手术治疗, 可分为传统疗法和基于宫腔镜技术的切除法[5]。传统疗法即为刮宫治疗, 刮宫治疗手术操作简单、较为纯熟、价格低廉, 能起到较好的清除效果, 对患者的生育功能无太大影响, 但是该手术方式对子宫内膜会产生一定的损伤, 且很难一次性清除全部息肉[6-9]。基于宫腔镜技术的手术切除方式能准确锁定子宫内膜息肉位置, 在实施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时不会对患处以外内膜造成损伤, 该术式准确到位、手术用时短、术中出血量少, 有利于患者预后[10]。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期时间、月经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患者1例(2.2%), 对照组复发患者8例(17.8%), 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无宫腔粘连、伤口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

综上所述, 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复发率低, 利于患者预后, 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彦萍, 王鸿, 赵红雷, 等. 宫腔镜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疗效观察. 疑难病杂志, 2014(2):180-182.

[2] 杭晨, 杨炜敏. 宫腔镜电切术后不同方案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疗效分析. 新医学, 2014, 45(1):45-48.

[3] 李梅, 邓春霞, 高立亚. 宮腔镜电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105例临床分析. 河北医学, 2014(8):1355-1357.

[4] 李姬梅, 游金华, 焦海花. 醋酸环丙孕酮辅助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对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 中国当代医药, 2017, 24(3):148-149.

[5] 黄银娟. 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分析. 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8):101-102.

[6] 李朔. 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分析.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16, 27(5):398-400.

[7] 苏庆红, 葛莉宾. 不同方式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分析. 中国妇幼保健, 2011, 26(26):4119-4120.

[8] 王素萍. 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临床分析. 医药论坛杂志, 2010(10):20-21.

[9] 芦亚萍.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128例临床分析.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0, 24(3):266-267.

[10] 王鹤瑞. 宫腔镜诊治150例子宫内膜息肉临床分析.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1, 25(4):404-405.

[收稿日期:2017-08-30]endprint

猜你喜欢
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复发率
甲硝唑联合银尔舒治疗阴道炎的价值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辨证论治五行理念下中医情志疗法对宫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作用及预后分析
有关宫腔镜的这些真相,一起了解一下!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的临床分析
宫腔镜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的疗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