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肠内外营养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与应用价值分析

2018-01-23 20:06黄艳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期
关键词:生长发育早产儿

黄艳

【摘要】 目的 研究早期肠内外营养的应用对于早产儿生长发育的积极意义。方法 80例早产儿, 根据营养干预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0例。对照组早产儿给予常规营养干预, 观察组早产儿给予早期(出生24 h内)肠内外营养干预, 对比两组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指标及住院时间、生理体质下降时间、恢复体制时间、达足量喂养时间。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生理体质下降持续时间为(6.10±1.44)d,

恢复体质时间为(6.93±1.62)d, 达足量喂养时间为(19.43±3.23)d, 住院时间为(37.42±4.45)d, 均短于对照组的(8.46±1.83)、(10.37±2.10)、(26.75±4.37)、(41.27±4.85)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生10 d, 两组早产儿的体重、身长、头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1个月, 两组早产儿的体重、身长、头围均优于出生10 d时, 且观察组早产儿的体重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而两组身长、头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肠内外营养有助于促进早产儿的生理体质恢复, 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值得推广。

【关键词】 早期肠内外营养;早产儿;生长发育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1.011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ctive significance of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o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preterm infants. Methods A total of 80 preterm infants were divided by different time of nutrition intervention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trition interven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within 24h of birth).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dex, hospitalization time, duration of physique decline, physical recovery time, and adequate feeding time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duration of physique decline as (6.10±1.44) d, physical recovery time as (6.93±1.62) d, adequate feeding time as (19.43±3.23) d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as (37.42±4.45) d, which were all shorter than (8.46±1.83), (10.37±2.10), (26.75±4.37) and (41.27±4.85) d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1). 10 d after birth, 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ody weight, body length and head circumference (P>0.05). 1 month after birth, both groups had better body weight, body length and head circumference than those of 10 d after birth,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better body weight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1). 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ody length and head circumference (P>0.05). Conclusion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helps promote recovery of the physical constitution of preterm infants and promote their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nd it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Preterm infant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早產儿指的是胎龄≤37周的活产新生儿, 体重一般<2500 g[1]。随着新生儿医学的快速发展以及急救技术的进

步, 早产儿的存活率有明显的提高[2]。早产儿对于营养的需求较高, 营养干预会直接影响早产儿的生长发育[3]。为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对其应用早期肠内外应用干预, 报告如下。endprint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产科分娩的80例早产儿, 排除合并先天性畸形、先天性疾病的早产儿, 排除体重>2000 g的早产儿。根据营养干预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0例。对照组中男23例, 女17例;胎龄32~36周, 平均胎龄(33.87±0.88)周;

出生时体重1450~1980 g, 平均体重(1723±115)g。观察组中男20例, 女20例;胎龄31~36周, 平均胎龄(33.79±0.93)周;出生时体重1498~1976 g, 平均体重(1718±124)g。两组早产儿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早产儿给予常规营养干预, 其中29例早产儿于出生后1~10 d开始接受肠内营养干预;11例早产儿于出生后3~11 d开始接受部分肠外营养, 出生后禁食, 进行常规补液和肠外营养支持, 肠外营养选择葡萄糖;出生后第3天开始给予肠内营养。初始脂肪乳维持剂量为0.5~3.5 g/(kg·d), 随后维持在0.5~3.0 g/(kg·d);氨基酸的初始剂量为1.0 g/(kg·d), 随后维持剂量为1.0~3.5 g/(kg·d)。

1. 2. 2 观察组早产儿给予早期肠内外营养干预, 均在出生24 h内开始进行营养干预, 根据早产儿的身体状态、日龄、胎龄等调配营养液, 主要由脂肪乳、葡萄糖、氨基酸、微量电解质和微量元素组成, 肠内营养为每3小时经胃管推注

1次, 第1天、第2天的肠内营养液剂量为10 ml/(kg·d), 第3天开始为15~20 ml/(kg·d)。肠外营养选用葡萄糖, 初始剂量为4~6 mg/(kg·min), 根据早产儿的血糖监测结果逐日递增, 每日的递增速度为0.5~1.0 mg/(kg·min), 根据早产儿的状况适时停止递增, 最高≤14 mg/(kg·min)。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早产儿的住院时间、生理体质下降持续时间、恢复体质时间、达足量喂养时间以及生长发育指标(出生10 d、1个月时的体重、身长、头围)。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早产儿住院时间、生理体质下降持续时间、恢复体质时间、达足量喂养时间比较 观察组早产儿生理体质下降持续时间为(6.10±1.44)d, 恢复体质时间为(6.93±1.62)d, 达足量喂养时间为(19.43±3.23)d, 住院时间为(37.42±4.45)d, 均短于对照组的(8.46±1.83)、(10.37±2.10)、(26.75±4.37)、(41.27±4.85)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 2 两组早产儿生长发育指标比较 出生10 d, 两组早产儿的体重、身长、头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1个月, 两组早产儿的体重、身长、头围均优于出生10 d时, 且观察组早产儿的体重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而两组身长、头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早产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较足月儿、早产儿的体重低、营养储备少、营养需求高。加上不成熟的消化系统功能导致早产儿无法通过肠内途径获得充足的营养, 此时就需要肠外营养的补给支持[4, 5]。而传统的营养干预较为滞后, 常常延迟开奶, 即使开奶后也谨慎喂养, 使得早产儿在出生后的刚开始几天里仅通过肠外营养干预补充营养和热卡, 其可能导致早产儿的代谢危机、早期营养不良等, 甚至可能诱发宫外生长迟缓, 影响到神经系统健康发育[6]。因此早产儿的营养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早期肠内外营养干预强调在早产儿出生后24 h内开奶, 在24 h内开始给早产儿进行肠内、肠外的营养干预, 初期给予微量喂养, 以避免喂养不耐受的情况, 将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结合, 一方面满足早产儿对于营养元素、热量的需求, 促进生长发育;一方面促进早产儿胃肠功能的成熟, 逐步达到全胃肠喂养[7-10]。同时早期的肠内肠外营养干预, 结合早产儿的生理体质变化等合理确定肠内营养量、肠外营养量等, 减少营养支持的相关并发症发生, 缩短早产儿的住院时间[11]。本研究结果顯示:观察组早产儿生理体质下降持

续时间为(6.10±1.44)d, 恢复体质时间为(6.93±1.62)d, 达足量喂养时间为(19.43±3.23)d, 住院时间为(37.42±4.45)d, 均短于对照组的(8.46±1.83)、(10.37±2.10)、(26.75±4.37)、(41.27±

4.85)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证实积极的早期肠内外营养干预有助于促进早产儿的健康成长发育, 早期的肠内营养干预利于肠蠕动胆红素在粪便中排泄, 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 预防高胆红素血症发生[12]。研究结果显示, 出生

10 d, 两组早产儿的体重、身长、头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1个月, 两组早产儿的体重、身长、头围均优于出生10 d时, 且观察组早产儿的体重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而两组身长、头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早期肠内外营养干预有助于促进早产儿胃肠动力成熟, 促进早产儿成长。

综上所述, 早期肠内外营养干预应用到早产儿中是安全有效的, 有助于促进早产儿的健康成长发育, 促进早产儿早期过渡到经口足量喂养, 促进胃肠道功能成熟, 值得推广

应用。

参考文献

[1] 蔡岳鞠. 小早产儿肠内喂养方式优缺点的研究进展.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16, 43(10):812-815.

[2] 张婧. 个体化营养支持对早产儿临床结局影响的研究.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 36(26):4013-4014.

[3] 韩露艳, 王晨, 李正红, 等. 早期营养支持策略对早产儿生长和代谢的影响.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2012, 27(5):296-301.

[4] 陈海华. 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营养支持对生长代谢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中外医学研究, 2014, 12(13):40-41.

[5] 全美盈, 王长燕, 张玉, 等. 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早期营养支持及生长状况十年变化分析.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2017, 32(3):180-184.

[6] 孙琦, 诸宏伟, 台晓燕, 等. 早期肠内外营养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意义. 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24):2773-2775.

[7] 侯晓静, 张成元, 冯子鉴, 等. 早期肠内外营养对早产儿中小于胎龄儿宫外生长发育的影响. 中国现代医生, 2015, 53(26): 52-55.

[8] 廖艳霞. 早期肠内外营养对早产儿宫外生长发育的影响.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5, 31(2):94-95.

[9] 侯皓. 早期肠内外营养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与意义. 当代医学, 2013(30):50-51.

[10] 刘梅, 尚佳, 张志华, 等. 胃肠外营养对小于胎龄新生儿早期整体生长发育的影响观察. 中国妇幼保健, 2014, 29(10):1567-1569.

[11] 郭景华, 龙文香. 早期肠内外营养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现代医药卫生, 2017, 33(7):1070-1072.

[12] 郭云霞. 尽早肠内外营养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意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7(4):30.

[收稿日期:2017-09-20]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长发育早产儿
婴儿抚触护理法对早产儿呼吸及睡眠的临床观察
强化母乳喂养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
早产儿的头号敌人:呼吸系统疾病
早产儿喂养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法总结
早产儿喂哪种奶粉好
秸秆覆盖和保水剂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温度与降水条件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早产儿的家庭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