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钉修补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的效果观察

2018-01-23 23:53郭炜李冠臣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期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

郭炜+李冠臣

【摘要】 目的 观察锚钉修补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

方法 50例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患者, 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 各25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实验组患者采用锚钉修补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优良情况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6.00%, 高于参照组72.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 显著低于参照组24.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患者实行锚钉修补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具有应用优势, 具备推广价值。

【关键词】 锚钉修补;切开复位内固定;踝关节骨折;三角韧带损伤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1.028

踝关节骨折患者多伴三角韧带的损伤现象, 而患者的三角韧带损伤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修复, 容易引发踝部疼痛和踝关节的不稳定性, 所以对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患者予以及时临床治疗具备重要性[1]。作者选取2014年1月~

2017年1月本院治疗的50例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患者, 观察锚钉修补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和价值,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治疗的50例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 各25例。参照组男14例, 女11例;年龄最大69岁, 最小22岁, 平均年龄(35.96±12.02)岁。实验组男15例, 女10例;年龄最大67岁, 最小21岁, 平均年龄(35.92±11.0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2]:影像学相关检查显示确诊的患者;存在单侧的踝关节相关骨折情况, 其三角韧带属于新鲜损伤的患者;患肢在受伤之前相关功能良好的患者。排除标准:踝关节相关骨折属于开放性损伤的患者;存在骨质疏松的患者;存在骨肿瘤的患者;存在其他位置骨折以及损伤的患者。

1. 2 方法

1. 2. 1 参照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使患者保持侧卧位, 显露患者的外踝, 复位骨折断端部位, 使塑形后的腓骨远端钢板在腓骨的外侧固定, 其内踝行弧形的切口, 对内踝探查有利, 且对大隐静脉进行保护, 对于骨折位置相关软组织的清理具有促进作用, 对踝关节相关复位状况予以直视, 取2枚克氏针于骨折线垂直处进行固定。对患者三角韧带相关损伤位置采取可吸收线予以修补处理。

1. 2. 2 实验组患者在切开复位内固定基础上予以锚钉修补治疗, 存在浅层韧带相关断裂时予以直接修复处理。存在深层韧带相关断裂时, 若断裂内踝的附着点出现撕脱现象, 使用带线锚钉在内踝部位放置, 对其三角韧带予以缝合固定处理, 若断裂体部或是距骨的附着点部位, 使用带线锚钉在距骨中放置, 对其三角韧带予以缝合固定处理[3]。

1.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优良情况, 评定方法参考Baird-Jackson踝关节相关评分标准, 共100分, >95分为优, 91~95分为良, 81~90分为可, <80分为差[4]。優良率=(优+良)/总例数×100%。统计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感染、神经损伤、内固定断裂)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优良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6.00%, 高于参照组72.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 显著低于参照组24.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于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 而且近年来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患者的发病例数逐年增多, 对患者健康带来危害, 对日常生活质量带来不良影

响[5, 6]。因此, 予以踝关节骨折伴存三角韧带损伤患者积极有效的临床治疗存在重要意义。

临床上, 常应用切开复位相关内固定对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患者予以治疗, 将患者的骨折状况予以明确后实施复位措施, 予以踝关节骨折实施对症治疗, 应用克氏针予以强化固定处理, 对患者骨折复位之后的愈合具备保障作

用[7, 8]。带线锚钉的末端是存在尾线的, 其具备高低螺纹的设计特点, 予以患者损伤韧带相关修复时, 锚体能植入到其骨组织, 对于韧带的愈合不产生影响, 对患者的创伤比较小, 对于患者踝关节的恢复具备促进作用[9, 10]。本次研究显示, 实验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6.00%, 高于参照组72.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 显著低于参照组24.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现锚钉修补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联合方法用于踝关节骨折伴存三角韧带损伤患者中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 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患者实行锚钉修补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具有应用优势, 具备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高武长, 王英振. 切开复位内固定踝关节骨折:联合带线锚钉修复三角韧带损伤的意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6, 20(9):1255-1260.

[2] 李永耀, 关继超, 金阳, 等. 手术修补旋前外旋型Ⅲ度踝关节骨折三角韧带损伤的临床对照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5(3):293-295.

[3] 包毅敏. 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临床研究. 实用骨科杂志, 2017, 23(4):371-374.

[4] 马志坚, 陈仲, 廖鹏, 等. 合并踝关节骨折的三角韧带损伤是否需要早期手术修复.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4, 16(12):1075-1080.

[5] 王仁崇, 唐健, 阎海威, 等. 带线锚钉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的疗效. 世界临床医学, 2017, 11(13):20-21.

[6] 聂诗鑫. 带线锚钉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Ⅱ、Ⅲ度损伤的疗效. 贵州医药, 2017(4):390-391.

[7] 林文, 于沈敏, 蔡兵, 等. 锚钉修复三角韧带结合内固定治疗旋前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 创伤外科杂志, 2017, 19(1):61-63.

[8] 林郁, 叶清寿, 李均保, 等. 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踝部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15例分析. 福建医药杂志, 2015, 37(3):175-176.

[9] 冯国英, 王心宽, 张万龙, 等. 应用钢板加锚钉治疗合并三角韧带损伤的陈旧性踝关节骨折脱位.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4, 35(8):939-941.

[10] 马伟松, 王顺义, 任东良, 等. 带线锚钉修复三角韧带损伤的效果及对患者踝关节功能的影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7, 17(14):2740-2742.

[收稿日期:2017-11-06]endprint

猜你喜欢
踝关节骨折
踝关节骨折术后疼痛的护理要点分析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分离的临床治疗及效果评估
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治疗
经皮微创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探讨
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临床研究
保守疗法与手术疗法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效果对比分析
可吸收螺钉与空心钉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对比
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临床疗效
手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16例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