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摘除术与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治疗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比较

2018-01-23 05:55王浩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期
关键词:鼻息肉临床效果

王浩

【摘要】 目的 比较分析鼻息肉摘除术与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治疗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鼻息肉患者, 采取分层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鼻息肉摘除术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鼻内筛窦切除术治疗, 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并发生发生情况及

1年内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愈20例, 有效9例, 无效1例, 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治愈12例, 有效11例, 无效7例, 总有效率为76.67%。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眶内血肿0例, 窦口狭窄1例(3.33%), 鼻腔粘连0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对照组眶内血肿1例(3.33%), 窦口狭窄1例(3.33%), 鼻腔粘连1例(3.33%), 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1例, 复发率3.33%;对照组复发6例, 复发率20.00%;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息肉摘除术并鼻内筛窦切除术治疗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显著, 复发率较单用摘除手术更低, 并且较为安全, 临床价值较高。

【关键词】 鼻息肉摘除术;鼻内筛窦切除术;鼻息肉;临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1.041

鼻息肉临床症状严重, 可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困扰, 一般需要手术治疗, 虽然摘除手术效果显著, 但由于该病病因复杂, 摘除手术仅处理了息肉, 未能缓解病因, 因此复发情况比较严重, 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提高手术效果, 并降低复发率, 是当前所探讨的主题[1, 2]。本研究观察鼻息肉摘除术与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治疗鼻息肉的临床效果, 并且对照观察两者的安全性与复发率, 旨在探讨鼻内筛窦切除术的临床价值,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鼻息肉患者60例, 采取分层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观察组男17例, 女13例, 年龄23~49岁, 平均年龄(33.3±6.0)岁, 病程2~6年, 平均病程(3.1±1.0)年。对照组男18例, 女12例, 年龄21~48岁, 平均年龄(32.7±6.4)岁, 病程2~6年, 平均病程(2.9±1.0)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采取鼻息肉摘除术治疗。患者选择仰卧位, 仰起的角度控制在30°左右, 给予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对于单发性息肉患者在直视下使用息肉钳将息肉蒂部夹紧、咬除。对于多发性息肉患者将息肉准确、快速的摘除, 并进行筛窦。术后给予抗生素及纤毛功能恢复剂, 同时进行鼻腔喷雾糖皮质激素, 定时清理鼻腔。

1. 2. 2 观察组 在鼻息肉摘除术治疗基础上加用鼻内筛窦切除术治疗。在手术中, 筛泡显露, 使用直头钳咬破筛泡壁, 进入筛窦, 彻底将前组筛窦气房除掉。防止筛前动脉损伤, 将腔内的病变组织清除干净, 清理至蝶窦前壁。中鼻甲要保留内界, 将筛窦气房、窦内病变清除干净, 将窦内的息肉摘除干净。术后处理方式与对照组一致。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及1年内复发情况。疗效判定标准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内镜检查显示正常, 窦腔黏膜上皮化, 没有脓性分泌物;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改善, 内镜检查显示窦腔黏膜部分区域有水肿、肥厚、肉芽组织, 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愈20例, 有效9例, 无效1例, 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治愈12例, 有效11例, 无效7例, 总有效率为76.67%;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眶内血肿0例, 窦口狭窄1例(3.33%), 鼻腔粘连0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对照组眶内血肿1例(3.33%), 窦口狭窄1例(3.33%), 鼻腔粘连1例(3.33%), 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1年内复发情况比较 观察组复發1例, 复发率3.33%;对照组复发6例, 复发率20.00%;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鼻息肉是耳鼻喉科常见病, 鼻息肉摘除术是临床常用的手术方式, 疗效显著, 也是目前治疗鼻息肉的主要术式, 但鼻息肉可能由于炎症刺激产生, 也可能由于变态反应引起, 病因较多, 因此在进行摘除手术后很容易复发, 为患者带来巨大的困扰[3-5]。如何在摘除息肉的同时解决致病原因是防止复发的根本, 也是目前鼻息肉治疗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鼻内筛窦切除术是一种在鼻息肉摘除术同时进行的术式, 主要目的在于对鼻窦内病变黏膜进行彻底清除, 从病因上杜绝了鼻息肉的复发, 提高手术效果, 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本研究将单纯使用摘除手术和运用了联合术式的患者进行了对比, 结果中显示,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说明了鼻内筛窦切除术根除了病变粘膜, 对短期症状缓解也有作用, 同时, 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仅有1例复发, 肯定了其在预防复发方面的显著优势[6-10]。同时, 鼻内筛窦切除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虽然增加了手术操作, 延长了手术时间, 但并未带来额外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综上所述, 鼻息肉摘除术是常用的鼻息肉治疗方法, 但其未能根除病因, 复发情况严重, 而鼻内筛窦切除术与摘除术联合使用可在切除息肉的同时处理病变黏膜, 提高手术效果, 防止复发, 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卫平. 鼻息肉摘除术及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治疗鼻息肉的比较研究. 中国医药导刊, 2012, 14(4):591-592.

[2] 付全胜. 鼻内筛窦切除术结合鼻息肉摘除术治疗鼻息肉疗效观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22(33):3685-3687.

[3] 胡谊容. 鼻息肉摘除术及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治疗68例鼻息肉的临床研究.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6, 13(1):162-163.

[4] 沈敏, 万俐佳, 姜义道. 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联合治疗鼻息肉临床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估.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8(5):73-75.

[5] 夏良勇, 谢海涛. 鼻息肉摘除术及鼻息肉摘除术并鼻内筛窦切除术治疗鼻息肉患者的疗效. 医疗装备, 2016, 29(15):78-79.

[6] 杨丹, 邢金燕, 赵慧贤, 等. 鼻内筛窦切除术结合鼻息肉摘除术治疗鼻息肉疗效观察.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7):72-73.

[7] 曾志敏. 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联合治疗鼻息肉的疗效研究. 中外医学研究, 2013, 34(19):33-34.

[8] 路矿新. 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联合治疗鼻息肉的疗效. 大家健康旬刊, 2015(4):90.

[9] 孙展. 鼻息肉摘除术及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治疗鼻息肉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国卫生产业, 2014(17):123-124.

[10] 古观保, 揭苏平, 黄小梅. 鼻息肉摘除术及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治疗鼻息肉的疗效对比分析. 健康大视野, 2013(11):107.

[收稿日期:2017-10-31]endprint

猜你喜欢
鼻息肉临床效果
鼻内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疗效
鼻内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分析
分析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在鼻内镜术后局部采用糖皮质激素的治疗价值
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鼻息肉到底是怎么回事
谨防鼻息肉术后复发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