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2018-01-23 06:05朱磊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期
关键词:髋部骨折骨质疏松药物治疗

朱磊

【摘要】 目的 对比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及非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5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 每组26例。对照组患者行药物治疗, 观察组行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及活动能力、心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9.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2%,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時间为(9.11±2.35)个月, 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1.57±3.08)个月,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活动能力、心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减轻患者痛苦,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有利于患者预后。

【关键词】 骨质疏松;髋部骨折;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临床治疗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1.052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surgical treatment and non-surgical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senile osteoporotic hip fracture. Methods A total of 52 senile osteoporotic hip fracture patients as study subjec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26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drug therap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surgical therapy. Observation were made on clinical efficacy,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fracture healing time, activity ability, psychological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better total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as 92.3% than 69.2%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lower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s 19.2% than 53.8%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shorter fracture healing time as (9.11±2.35) months than (11.57±3.08) month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better activity ability, psychological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Surgical therapy for senile patients with osteoporotic hip fracture can lower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reduce pain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It helps improve prognosis of patients.

【Key words】 Osteoporosis; Hip fracture; Drug therapy; Surgical therapy; Clinical treatment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病, 主要表现为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 骨微结构遭到破坏, 骨的脆性增加, 稍有不慎便会发生骨折。临床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时, 常应用药物法、手术法, 但疗效存在差异。本文以本院收治的5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比不同治疗方式的疗效,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4~2017年收治的5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26例。对照组男女比为17:9;年龄65~74岁,

平均年龄(69.5±4.0)岁;股骨颈骨折22例, 股骨粗隆间骨折4例。观察组男女比为16:10;年龄63~77岁, 平均年龄(70.0±6.5)岁;股骨颈骨折21例, 股骨粗隆间骨折5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endprint

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药物法治疗, 给药前检查患者的血钙水平、肌酐值, 确认符合正常标准后给予伊班膦酸钠2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 ml中静脉滴注, 2 h/次, 1次/3个月,

治疗后随访6~12个月。观察组采用手术法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给予麻醉后, 患者取侧卧位。于患处后外侧做一切口, 将皮肤、皮下、阔筋膜切开, 分离臀中肌。充分暴露髋关节囊, 呈T型切开。将髋关节屈曲、内旋, 促使其脱位;将股骨头取出, 对股骨颈残端进行修整。对股骨头直径、髋臼直径进行测量, 选择适宜的人工股骨头。若患者病情较为严重, 则采取骨水泥填塞髓腔的方式。将假体柄插入患者髓腔中, 撬紧后维持人工股骨头150°左右的前倾角度;安装假体头, 清洁伤口后复位髋关节。放置负压引流管, 之后将患者关节囊、肌肉、皮肤进行缝合。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患者取侧卧位, 于髋后侧入路, 将关节囊切开取出股骨头, 保留较大骨折快并采用钢丝固定。将周边血肿清除, 避免损伤骨皮质。采用翻修型股骨假体, 行骨水泥加固。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及活动能力、心理及生活质量评分。显效:骨折痊愈, 临床症状消失缓解, 关节可正常活动。有效:骨折基本痊愈, 临床症状稍缓解, 关节基本可正常活动。无效:骨折未痊愈, 临床症状未变或加重, 关节活动受限。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应用卡式行为状态评分量表(KPS)评价患者活动能力, 分值越高表明活动能力越强[1]。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心理状态, 分值越高表明心理状态越差[2]。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OLS)评价患者生活质量, 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3]。记录患者并发症情况及骨折愈合时间。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9.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并发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2%,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骨折愈合时间 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为(9.11±2.35)个月,

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1.57±3.08)个月,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 4 活动能力、心理及生活质量评分 观察组患者活动能力、心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属于骨质疏松的严重并发症, 危害性大、恢复周期长, 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 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下, 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发病人数不断增多, 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健康问题[4]。骨质疏松患者的骨骼具有较大脆性, 一旦遭受外力冲击, 很容易发生骨折, 而髋部属于机体用力较多的部位, 更易发生骨折。

骨质疏松患者的骨松质较少, 降低了骨骼强度, 继而增加了骨折的发生率。临床在对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 虽然有较多的治疗方法, 但治疗效果却存在较大差异, 很多患者在治疗后出现骨折愈合困难、股骨头坏死等情况, 而且有关资料显示骨折不愈合的概率为45%左右[5-7]。老年患者自身存在较多基础疾病, 身体免疫力、生理机能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 经治疗虽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减轻痛苦, 但受其恢复能力不足及其他疾病的影响, 骨折不易愈合[8]。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 医生应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 加强对影响患者骨折愈合因素的关注。若患者身体情况较差, 不具有手术治疗耐受性, 则应采取药物治疗法;若患者具有手术治疗耐受性, 而且骨折情况较为严重, 则应行手术治疗[9, 10]。

本研究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 其中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 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手术治疗方式实施治疗。从研究结果可知, 在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 药物治疗虽可起到一定治疗效果, 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但恢复期长, 骨骼愈合率低, 不利于患者的预后。手术治疗则可加速患者临床症状的消失, 缓解负性情绪, 改善患者预后。由于不同患者在骨折严重程度、营养情况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应密切关注患者治疗后的恢复情况, 及时处理存在的风险, 避免加重患者病情。

综上所述, 采用手术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效果显著, 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吕庆丹, 李素贻. 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作用探讨. 中国实用医药, 2017, 12(2):182-183.

[2] 李任增.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手术干预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16):60-61.

[3] 陈胜武. 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24):157-158.

[4] 刘良进. 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髋部骨折的临床疗效.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21):16-17.

[5] 杨有良. 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53例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6, 16(64):168.

[6] 尹书东. 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53例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 2010, 8(2):72-73.

[7] 吕德森. 7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临床剖析.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5(3Z):420-421.

[8] 黄玉鹏. 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治疗体会.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5(3):99-100.

[9] 楊方林, 谢鹏程. 老年骨质疏松并髋部骨折综合治疗体会.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 7(6):117-118.

[10] 吴若丹. 四种方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2):146-148.

[收稿日期:2017-09-20]endprint

猜你喜欢
髋部骨折骨质疏松药物治疗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药物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不同方式的镇痛方法对于老年髋部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家禽耐药性大肠杆菌病的药物治疗探讨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药物治疗临床分析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髋部骨折的临床疗效
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髋部骨折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