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2018-01-23 06:12王有芳曲颖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期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钙依达拉奉

王有芳+曲颖

【摘要】 目的 分析依达拉奉和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应用于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 12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 依据治疗用药不同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60例。参照组予以依达拉奉治疗, 实验组予以依达拉奉聯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时间为(4.4±1.0)d, 短于参照组的(7.3±2.0)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 高于参照组的7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 低于参照组的1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具有良好效果。

【关键词】 依达拉奉;低分子肝素钙;进展性脑梗死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1.057

进展性脑梗死因其存在心源性的、隐匿性的、动脉粥样相关硬化性和腔隙性的局限性相关脑缺血情况, 引发患者的神经相关功能出现缺失现象, 其发病2 d内, 患者的病情会出现比较迅速的发展, 引发比较严重的神经功能相关受损情况, 尽早对患者予以及时临床治疗具备必要性[1-3]。本文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12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 分析依达拉奉和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用于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12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 依据治疗用药不同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60例。参照组男女比例为30:30, 年龄43~69岁, 平均年龄(55.63±4.95)岁;实验组男女比例为29:31, 年龄44~68岁,

平均年龄(55.64±4.99)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方法, 如, 予以患者血压水平控制、血脂水平控制、血糖水平控制, 改善患者的脑部微循环, 使其体内的水电解质保持平衡, 予以抗血小板的聚集治疗, 使其体内酸碱保持平衡。在此基础上, 参照组予以依达拉奉静脉滴注治疗, 2次/d, 30 mg/次, 进行7 d治疗。实验组予以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 静脉滴注依达拉奉2次/d, 30 mg/次,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2次/d,

5000 U/次, 进行7 d治疗。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①统计和观察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时间。②统计和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基本治愈:患者的神经功能得以基本恢复,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下降91%~100%;显效:患者的神经功能得以明显改善, NIHSS评分下降46%~90%;有效: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一定程度改善, NIHSS评分下降18%~

45%;无效:以上描述不具备。总有效率=(基本治愈+显效+

有效)/总例数×100%。③统计和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时间比较 参照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时间为(7.3±2.0)d, 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时间为(4.4±1.0)d, 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0459, P=0.0000<0.05)。

2. 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参照组基本治愈20例, 显效15例, 有效10例, 无效15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实验组基本治愈25例, 显效20例, 有效12例, 无效3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4118, P=0.0021<0.05)。

2. 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参照组中, 注射部位瘀斑6例, 转氨酶稍微升高4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实验组中, 注射部位瘀斑2例, 转氨酶稍微升高0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9259, P=0.0149<0.05)。

3 讨论

进展性脑梗死属于一种急性脑血管相关疾病, 患者在发病之后, 有局限性的脑缺血情况、神经功能相关缺失情况出现, 且出现阶梯性的加重现象, 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带来严重不良影响[4-7]。依达拉奉属于脑保护剂药物, 对于脑梗死引发的日常活动相关功能的障碍和神经相关症状具备明显改善效果, 对于自由基具有清除作用, 对于脂质的过氧化相关反应具有抑制效果, 对于炎症介质相关白三烯的产生具备抑制效果, 对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脑细胞、神经细胞等持续的氧化损害具备抑制效果, 能使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梗死面积减少, 对于患者的神经存在保护作用[8-11]。低分子肝素钙属于普通肝素进行解聚得到的分子量相对比较小的肝素, 对于高凝状态的血栓情况具备改善效果, 于安全的剂量之下并不使患者的出血时间增加, 相对比较有效以及安全, 在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中应用疗效明显[12]。本文研究发现, 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时间为(4.4±1.0)d, 短于参照组的(7.3±2.0)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 高于参照组的7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 低于参照组的1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依达拉奉和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应用于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价值和endprint

意义。

综上所述, 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实行依达拉奉和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展示出良好的临床效果, 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赵爱娥, 魏立亚, 张晶莉, 等. 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斑块形成与前循环进展型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5(1):36-39.

[2] 黄海华. 进展型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D-二聚体、血脂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广西医学, 2014(7):936-938.

[3] 曾庆华. 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在进展型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8):155-156.

[4] 鲍治诚, 夏林亚, 夏雪龙, 等. 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医学综述, 2016, 22(24):4936-4939.

[5] 高达. 波立维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損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中外医学研究, 2014(2):30-31.

[6] 史壮宏, 李浩, 朱艳春, 等. 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患者32例的疗效观察. 中风与神经疾病, 2017, 34(4): 359-360.

[7] 薛战尤, 李祯, 刚书成, 等. 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3(17): 24-25.

[8] 关坚红, 余仲苟, 张琼仙. 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医药导报, 2013, 10(2):86-87.

[9] 韦敏, 杨明秀. 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黑龙江医药, 2012, 25(1):119-120.

[10] 张格娟, 狄政莉, 田晔. 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9, 30(21): 2639-2640.

[11] 努尔买买提·阿不拉, 努尔古丽·艾依提. 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世界中医药, 2015(a01):577-578.

[12] 孙增强. 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8(16):3846-3847.

[收稿日期:2017-11-07]endprint

猜你喜欢
低分子肝素钙依达拉奉
依达拉奉对短暂性脑缺血的干预效果观察
浅析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分析
加味桃红四物汤口服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低分子肝素钙用量的临床观察
血栓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效果观察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
护理干预对减少心内科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不良反应的影响
氯吡格雷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