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与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比较

2018-01-23 06:15甄兴刚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期
关键词:疗效

甄兴刚

【摘要】 目的 比较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与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160例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 抽签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双黄连口服液治疗, 观察组给予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主要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儿发热缓解时间(2.14±1.05)d、咳嗽咳痰缓解时间(3.07±2.16)d、肺部湿啰音缓解时间(4.21±2.57)d明显短于对照组(3.86±2.08)、(4.65±2.43)、(5.87±2.46)d(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81.25%)(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75%与对照组6.25%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较双黄连口服液更能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 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关键词】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1.061

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指病原体等有害因素入侵机体鼻、咽部、扁桃体及喉部从而造成相应部位炎症性反应的一种呼吸道疾病[1]。而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的多发病, 严重影响到患儿的身心健康[2]。临床上主要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 随着中医的普及, 医疗界逐渐关注中药对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3]。现将本院住院的160例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探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与双黄连口服液在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5月~2016年5月本院住院的160例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 男88例, 女72例;年龄

5个月~12岁, 平均年龄(6.91±2.56)岁;所有患儿临床表现均有发热、咳嗽咳痰及肺部湿啰音。疾病诊断为支气管肺炎69例, 支气管炎48例, 哮喘合并肺部感染43例。将患儿采用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每组80例。

1. 2 方法 所有患儿均进行常规对症治疗, 给予抗病毒、抗炎及平喘等治疗。对照组给予双黄连口服液(河南太龙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Z41020565)口服, 7 ml/次, 3次/d。观察组给予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黑龙江葵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Z10950080, 主要成分:麻黄、苦杏仁、板蓝根、黄芩及金银花等)于饭后口服, 3次/d。剂量依据患儿的年龄进行调整。7~12岁:20 ml/次;3~7岁:15 ml/次;1~3岁:10 ml/次;<1岁:5 ml/次。两组疗程均为5~7 d。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将两组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依据国家《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评分, 计算治疗前后的积分及疗效指数, 疗效指数=(疗前积分-疗后积分)/疗前积分×100%。依据患儿的疗效指数评估患儿的临床疗效。治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 疗效指数≥95%;显效:症状、体征显著改善, 疗效指数80%~95%;有效:症状、体征有所改善, 疗效指数50%~80%;无效:症状、体征无变化, 甚至有加重的可能, 疗效指数<50%。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主要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 2 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出现恶心呕吐1例, 大便异常2例;对照组恶心呕吐2例, 大便异常3例。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3.75%)与对照组(6.25%)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3, 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81.25%)(P<0.05)。见表2。

3 讨论

儿童免疫功能发育尚不成熟、免疫力低以及患儿的语言表达不清, 难以精确表达自身感受, 使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难以确诊, 易延误患儿的最佳治疗时机[4]。双黄连口服液通过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发挥清热解毒的作用, 对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具有较好的疗效[5-7]。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所含的成分包含有板蓝根以及双黄连口服液的组成成分——金银花、黄芩、连翘。因而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对患儿能够起到清热解毒、润肺化痰的作用, 同时由于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组成成分含有麻黄、苦杏仁及连翘等多种中药, 可提高临床疗效[8]。麻黄通过松弛呼吸道平滑肌发挥平喘的作用;苦杏仁对呼吸中枢具有轻微的抑制作用, 可减少炎症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各种中药结合起来发挥化痰平喘等作用, 提高患儿的免疫功能, 进而抑制流感病毒等上呼吸道易感病毒[9, 10]。本研究旨在比较两者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主要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 提示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较好、症状缓解较迅速。杨晓泉等[6]研究者在对20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实施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止咳化痰作用的疗效观察时, 发现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对提高患儿临床疗效的重要性, 支持本文研究结果。本研究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3.75%)低于对照组(6.25%), 说明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安全性

较高。

综上所述,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用于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较双黄连口服液治疗效果显著, 可明显提高患儿的临床疗效, 有效缓解小儿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 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赵英召. 儿科呼吸道感染临床药物治疗效果分析. 中国医药导刊, 2014(6):1066-1067.

[2] 楊健楼. 浅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治经验-附125000余例分析. 环球中医药, 2013(S2):193.

[3] 邱建利, 许华, 牛敏敏, 等. 中药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热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 30(1):15-18.

[4] 刘文亚.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评估. 中国医药导报, 2012, 9(32):91-92.

[5] 贾静. 双黄连口服液的临床应用评价.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3, 13(2):110-112.

[6] 杨晓泉, 黄瑞红, 吴朝波, 等.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止咳化痰作用的疗效观察.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2, 12(3):592-593.

[7] 黄琼. 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分析.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6, 33(5):538.

[8] 魏珍. 用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当代医药论丛, 2014(8):29-30.

[9] 李向峰. 儿童型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72例疗效评价. 中国药业, 2017, 26(17):61-63.

[10] 戴清发. 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8):155.

[收稿日期:2017-09-13]endprint

猜你喜欢
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脑卒中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疗效分析
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消骨散治疗骨痹128例临床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30例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