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活血法治疗瘀热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8-01-23 06:56张营光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期
关键词:不良反应临床效果

张营光

【摘要】 目的 探讨清热活血法治疗瘀热型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瘀热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清热活血法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 治疗组患者的中医症状总积分为(5.84±

1.86)分, 对照组患者的中医症状总积分为(8.81±2.85)分, 治疗组患者的中医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227, 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8%, 低于对照组的23.2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04, P<0.05)。结论 对瘀热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取清热活血法治疗, 其效果可靠, 毒副作用较轻,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清热活血法;瘀热型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效果;不良反应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1.070

类风湿性关节炎在临床当中属于一种全身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会导致关节破坏以及畸形, 严重的还会造成功能丧失, 其发病率及致残率相对较高, 给患者的健康生活质量带来较大的影响。目前, 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主要采取非甾体类抗炎药进行治疗, 使其相关病情得到明显改善, 但是效果并不十分理想[1-3]。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2月本院接收的86例瘀热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43例。治疗组男29例, 女14例;年龄18~69岁, 平均年龄(40.2±9.6)岁。对照组男28例, 女15例;年龄20~71岁, 平均年龄(41.5±9.8)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对患者口服甲氨蝶呤片, 7.5 mg/次, 1次/周, 之后每周递增2.5 mg, 一直到15.0 mg/周维持治疗, 连续服用12周;口服来氟米特片, 10 mg/d, 连续服用12周;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75 mg/d, 根据需要服用药物, 连续服用12周。

1. 2. 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取四妙勇安汤加减治疗, 其中包含忍冬藤、当归、玄参、甘草、穿山龙、牛蒡子、僵蚕依次为30、30、20、10、30、15、10 g。1袋/次,

2次/d, 分别在早上和晚上用餐后服用, 连续服用12周为

1个临床疗程。

1. 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总积分和不良反应。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总积分情况对比 治疗前, 治疗组患者的中医症状总积分为(12.91±3.54)分, 对照组患者的中医症状总积分为(13.45±4.45)分, 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227, P>0.05);治疗后, 治疗组患者的中医症状总积分为(5.84±1.86)分, 对照组患者的中医症状总积分为(8.81±2.85)分, 治疗组患者的中医症状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227, P<0.05)。

2. 2 两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治疗组中, 腹胀1例, 恶心呕吐1例, 头晕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8%;对照组中, 腹胀3例, 恶心呕吐4例, 头晕3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26%, 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04, P<0.05)。

3 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在临床当中属于一种发病因素尚没有完全明确的系统性疾病, 主要以炎性滑膜炎[4], 其临床特点主要为手部与足部小关节的多关节、侵袭性及对称性的关节炎症, 经常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和血清类风湿因子呈现阳性, 病理改变进入到慢性期, 滑膜逐渐变得肥厚, 局部促血管生成因子表达异常, 造成过度活跃的血管生成, 从而导致关节畸

形[5]。目前, 对瘀热型类风湿关节炎在临床当中主要采取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进行治疗, 其是利用对环氧酶COX的活性给予有效抑制, 同时对下游的前列腺素E2的形成给予有效阻断, 进而充分发挥其治疗效果, 起到抗炎、镇痛以及解热的作用。然而这种药物只是能够改善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 无法起到控制病情的作用, 同时这种药物的不良反应相对比较高, 因此, 在临床当中受到一定的限制[6]。对瘀热型类风湿关节炎采取四妙勇安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显著, 诸药联合应用, 不但能够固护脾气, 同时可以清热解毒以及缓急止痛, 增强清除免疫复合物的能力, 进而起到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7]。本文结果显示, 治疗后, 治疗组患者的中医症状总积分为(5.84±1.86)分, 对照组患者的中医症状总积分为(8.81±2.85)分, 治疗组患者的中医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227, 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8%, 低于对照组的23.2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上述相关报道一致[8]。

综上所述, 对瘀热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取清热活血法治疗, 其效果可靠, 毒副作用较轻, 在临床当中得以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占奎, 刘岳飞, 考希良. 清热解毒利湿法联合小剂量来氟米特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辽宁中医杂志, 2015, 36(6):981-983.

[2] 史丽璞, 朱明慧, 和雅. 白芍总苷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对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中国实用医刊, 2015, 38(3):1-3.

[3] 张力仁, 曲华, 王培利, 等. 养阴清热活血通络方治疗痰瘀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57例疗效观察.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 7(3):1369-1371.

[4] 母小真, 姜泉, 史群. 应用重复测量分析评价清热活血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河北医药, 2016, 32(24):

3478-3480.

[5] 卢兴超. 清热解毒活血通络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亚太传统医药, 2013, 9(12):128-129.

[6] 唐曉颇, 姜泉, 刘维, 等. 清热利湿活血综合疗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212例疗效分析.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7(11):978-981.

[7] 焦娟, 姜泉, 曹炜, 等. 清热活血方药改善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瘀阻证临床症状的研究.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5, 33(10):872-875.

[8] 周新尧, 王雷, 余卫, 等. 清热活血方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1年后双手X线变化初步观察//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2010年学术会议, 2015:992-996.

[收稿日期:2017-10-31]endprint

猜你喜欢
不良反应临床效果
32546例疏血通注射液医院集中监测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