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牙胶充填技术结合CBCT在上颌第一磨牙MB2根管治疗中的应用

2018-01-23 06:58王颖郭晓龄曹思远吕俏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期
关键词:根管治疗

王颖+郭晓龄+曹思远+吕俏

【摘要】 目的 评价热牙胶充填技术结合锥形束CT(CBCT)在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7例(87颗)上颌第一磨牙进行根管治疗的患者, 以CBCT的检查结果为准, 术中采用DG16、小号K锉探查根管口, 配合使用手术显微镜定位MB2, 机用镍钛根管预备, 3%次氯酸钠(NaClO)和17%乙二胺四乙酸(EDTA)冲洗根管系统, 热牙胶垂直加压术充填根管, 统计MB2的发现率及根管形态, 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 在87颗上颌第一磨牙治疗中, 发现MB2根管70个, 发现率为80.46%, 疏通61个(70.11%)MB2根管。治疗过程中未发生器械分离、侧穿等情况。根管充填过程中有8个根管糊剂超填, 其余恰填。上颌第一恒磨牙近颊根管形态复杂, 近颊根双根管以2-1、2-2型较常见, 为68.97%(60/87)。87顆患牙中近中颊根Ⅰ型根管有17个(19.54%)、Ⅱ型根管有27个(31.03%)、Ⅲ型根管有33个(37.93%)、Ⅳ型根管有1个(1.15%)、9个(10.34%)为存在MB2但未能扩通的患牙。结论 上颌第一磨牙MB2的发现率高, 多数根管细小弯曲, 显微镜结合超声技术, 有意识地寻找和可视操作, 能有效地提高上颌第一磨牙MB2的发现率及根管治疗成功率。

【关键词】 热牙胶充填;锥形束CT;近中颊根第二根管;上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1.073

根管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根管预备、根管清理加严密的根管充填。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管解剖形态比较复杂, 经常出现2个根管, 即近中颊根主根管(MB)和MB2[1]。上颌第一恒磨牙根管类型多, 如存在MB2, 则MB2根管窄小、弯曲、根管口常钙化, 使其不易被发现而被遗漏, 造成根管治疗的失败[2]。本实验将CBCT清晰的三维成像特点与根管显微镜的放大影像配合热牙胶充填技术相结合行上颌第一磨牙的根管治疗, 探讨如何探查、疏通上颌第一磨牙MB2根管, 以达到提高第一恒磨牙根管治疗成功率的目的,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采用 2016年1~12月在大连市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就诊的上颌第一磨牙需要根管治疗的患者87例(87颗), 对87颗第一磨牙行根管治疗, 87例患者中男46例, 女41例。纳入标准:①患者同意显微超声根管治疗并签署根管治疗同意书;②上颌第一磨牙近中根发育完全, 无吸收, 无纵裂;③未曾行根管治疗;④CBCT图像清晰。

1. 2 材料与器械 CBCT采用Kodak9500(柯达, 美国);Protaper机用镍钛, C+锉(10#~8#), 牙科用显微镜(GLOBAL, 美国);根管润滑剂(EDTA);DG16探针;JUSTYⅡ根尖定位仪;超声治疗仪(SUPRASSON P5 France), BL热牙胶系统(BL, 韩国);A-Hplus根管充填糊剂(Densply, 瑞士)。

1. 3 治疗方法

1. 3. 1 术前检查 检查对象的上颌第一磨牙均行CBCT扫描, 定位MB2。

1. 3. 2 MB2根管探查与定位 入选牙齿行常规橡皮树隔湿, 去腐、开髓揭顶, 去除牙髓;如存在钙化情况, 采用超声治疗仪去除髓室内近中颊侧根管口的继发性牙本质及髓石,

3%次氯酸钠冲洗后用DG16或牙科探针探查近颊根根管口附近, 有无发育沟的止点, 即根管口, 除MB根管口外继续探查MB2根管口, 若能插入根管内4 mm深则可确认为MB2。在探查和确定根管类型后, 先用8号K锉疏通MB2根管, 若

8号K锉不能顺利达到工作长度, 则换用8号和C+锉并配合使用17% EDTA凝胶疏通MB2根管, 继续使用10~15号

K锉扩大根管。接下来用Protaper镍钛机用根管锉ISX-F2顺

序根管预备, 3% NaClO, 配合P5超声冲洗根管系统, 采用氢氧化钙糊剂根管消毒, 1周复诊, 无明显不适采用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根管。

1. 4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统计MB2的发现率及根管形态, 评价其临床效果。MB2根管的确认标准[3]:①存在根尖狭窄, MB2根管通畅;②根管在充填后独立或在距根尖范围5 mm内与近颊根管融合。如果探查时存在2个根管口, 而根管预备过程中或预备完成后融合为1个根管, 则不能确认为MB2。近中根管分型:Ⅰ型:1个根管口至1个根尖孔;Ⅱ型:2个根管口在根尖部以上融合, 形成1个根管口;Ⅲ型:近中根2个独立的根管口终止于2个独立的根尖口;Ⅳ型:从1个根管口进入后分叉, 形成2个根管, 最终结束于2个根管口。

2 结果

在87颗上颌第一磨牙治疗中, 发现MB2根管70个, 发现率为80.46%, 疏通61个(70.11%)MB2根管。治疗过程中未发生器械分离、侧穿等情况。根管充填过程中有8个根管糊剂超填, 其余恰填。上颌第一恒磨牙近颊根管形态复杂, 近颊根双根管以2-1、2-2型较常见, 为68.97%(60/87)。87颗患牙中近中颊根Ⅰ型根管有17个(19.54%)、Ⅱ型根管有27个(31.03%)、Ⅲ型根管有33个(37.93%)、Ⅳ型根管有1个(1.15%)、9个(10.34%)为存在MB2但未能扩通的患牙。

3 讨论

根管治疗术是公认的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比较彻底的方法[4]。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MB2根管的探查、诊断与治疗在临床上均难度较高, 一般的X线片平行投照技术往往难以发现, 通过CBCT清晰的三维成像能有效地发现MB2[5]。再借助根管显微镜充足的光源和放大功能进行综合判断, 能准确地判断根管数, 避免根管的遗漏。本研究发现:上颌第一磨牙近颊双根管以2-1、2-2型较常见, 约占68.97%(60/87)。MB2根管多位于MB根管的腭侧, 一般距MB根管口1~2 mm处, 传统的三角形开髓孔入路非常容易引起根管遗漏, 本研究采用斜四方形开髓孔相对于三角形开髓孔有助于发现MB2。现如今根管显微镜的使用使髓室底及根管口放大, 提高对深部根管、髓室底和髓腔的可见度, 使术者更清晰, 方便地实施根管治疗术[6-8]。但仍建议在治疗上颌第一恒磨牙时使用CBCT三维成像系统分析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根管形态, 客观地重现根管的三维结构, 有效地发现MB2根管, 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最后医生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耐心细致的寻找变异根管, 可以大幅度地减少根管的遗漏, 从而提高上颌磨牙根管治疗的成功率[9, 10]。

总之, 上颌第一磨牙MB2的发现率高, 多数根管细小弯曲, 显微镜结合超声技术, 有意识地寻找和可视操作, 能有效地提高上颌第一磨牙MB2的发现率及根管治疗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戴丽霞, 刘虎, 赵荣. 显微超声技术结合CBCT在上颌第一磨牙MB2根管再治疗中的应用.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5(9):

568-571.

[2] 戴丽霞, 郭金陵. 应用显微超声技术治疗老年人阻塞根管的临床分析.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2(9):543-544.

[3] David JC. Shaping and restoting ovoid canal systems. Endodontic Therapy, 2005(5):9-13.

[4] 张芳, 冯超, 徐宝华, 等. 显微镜下上颌第二磨牙髓室底形态和根管数目的临床研究.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4, 12(5):

281-284.

[5] 金艳, 袁理, 周艳, 等. 上颌第一、第二恒磨牙牙根和根管系统的锥形束CT研究. 口腔医学研究, 2014(7):638-641.

[6] 周凤梅. CBCT结合显微超声技术在治疗上颌第一磨牙钙化MB2根管中的应用研究.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4(11):685-686.

[7] 牛晓枫, 李桂红. 锥体束CT结合显微超声技术在治疗上颌第一磨牙钙化MB2根管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10, 24(6):412-414.

[8] 赵攀, 张凯, 常维嘉. 上颌第一恒磨牙MB2根管治疗的体会. 健康必读(旬刊), 2013, 12(7):214.

[9] 姜淑群, 谢晨, 李苏徽, 等. 锥形束CT结合牙科显微镜在上颌第二恒磨牙近颊第二根管治疗中的应用. 交通医学, 2014(6):731-732.

[10] 刘海霞, 马胤喆. CBCT法研究上颌第一磨牙根管形态. 口腔疾病防治, 2016, 24(8):498-500.

[收稿日期:2017-10-30]endprint

猜你喜欢
根管治疗
四手操作法护理配合在根管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不同纤维桩修复方式影响重度楔状缺损前磨牙的抗折性能
对比单纯根管治疗与一次性根管充填结合即刻手术治疗在前牙根尖周囊肿的治疗效果
根管治疗牙隐裂伴牙髓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维吾尔族人上颌第一恒磨牙根管解剖因素与根管治疗的难度分析
奥硝唑合剂治疗牙体牙髓病临床观察
根管治疗同步冠修复治疗隐裂牙牙髓病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