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高血压慢病管理模式改善高龄EH患者疗效及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2018-01-23 12:46叶瑞香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期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高龄疗效

叶瑞香

【摘要】 目的 探究社区高血压慢病管理模式改善高龄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疗效及对血压变异性(BPV)的影响。方法 100例社区高龄EH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 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管理模式, 研究组患者采用社区高血压慢病管理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管理前后血压控制情况及管理后BPV。结果 管理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本组管理前,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研究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98.67±7.35)、(81.45±6.34)mm Hg(1 mm Hg=0.133 kPa)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35.56±8.22)、(91.56±7.12)mm Hg,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 研究组患者BPV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龄EH患者给予社区高血压慢病管理模式, 疗效显著, 可明显控制患者血压, 有效减少BPV, 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关键词】 社区高血压慢病管理模式;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血压变异性;高龄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1.085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icacy of community-based hypertension and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for senile essential hypertension (EH) patients and its effect on on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BPV). Methods A total of 100 senile EH patients in the communit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research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management, and the research group received community-based hypertension and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Observation and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control of blood pressure before and after management and BPV after management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Before management, 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P>0.05). After management, both groups had lower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than before management,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management, the research group had obviously lower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as (98.67±7.35) and (81.45±6.34) mm Hg (1 mm Hg=0.133 kPa) than (135.56±8.22) and (91.56±7.12) mm Hg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management, the research group had obviously lower BPV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Community-based hypertension and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provides remarkable efficacy for senile EH patients, and can obviously control blood pressure of patients and effectively reduce BPV.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Community-based hypertension and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Essential hypertension; Efficacy;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Senile

EH是一種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 多见于高龄人群, 主要表现为患者动脉收缩压及舒张压升高, 同时由于高龄患者身体机能衰退, 易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造成伤害, 诸如脑卒中、冠心病、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是高龄人群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严重危害高龄患者生命健康安全 [1]。因此, 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控制患者血压及减少并发症具有促进作用。目前EH尚无根治措施, 临床主要采用降压药物控制, 但由于环境、生活及其他诸多因素导致单纯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社区高血压慢病管理模式通过细致了解社区EH患者病情及生活方式, 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 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 从而改善患者症状[2]。本研究为探究社区高血压慢病管理模式改善高龄EH患者疗效及对BPV的影响, 选取社区高龄EH患者为研究对象, 取得不错效果, 现将详细结果报告如下。endprint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社区100例高龄EH患者。纳入标准[3]:①均参照EH诊断标准确诊;②正在接受降压药物治疗;③患者知晓本研究并签署自愿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②精神病或神经功能障碍者。10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 每组50例。研究组患者中男29例, 女21例, 年龄62~87岁, 平均年龄(75.18±4.72)岁;对照组患者中男28例, 女22例, 年龄61~84岁, 平均年龄(74.87±4.5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管理模式, 包括定期测量血压, 基本治疗及护理, 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病情及用药情况并给予统计。研究组患者给予社区高血压慢病管理模式, 具体如下:①社区健康教育:参照《中国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標准手册》和《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对社区高龄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和生活规划, 指导患者合理膳食, 多食低蛋白、低脂、低盐食物, 避免摄入辛辣、煎、炸及油腻食物,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早睡早起, 适宜的户外运动, 配合自我放松疗法, 保持愉悦的心情。②建立临床信息档案:充分了解患者血压状况、治疗进度、用药方案及生活习惯, 确保每周对患者血压进行1次测量, 并建立个人临床信息档案。③高血压管理:按照国际标准对患者进行危险分级分层, 制定健康计划表, 对于低危患者, 每个季度对患者进行随访, 每年≥4次, 随访内容包括:随访时间、患者病情、血压、用药情况、健康教育效果、饮食、体育锻炼及生活习惯, 并详细填写随访记录, 针对患者随访情况, 给予适宜的指导, 督促患者遵医嘱按时服药;对于中危患者, 每2个月随访1次, 全年≥6次;对于高危或极高危患者, 每月或每周随访1次, 做到患者病情时刻把握, 对于危急重症患者及时入院检测, 并给予有效治疗。④针对具有诱因的患者, 寻找血压波动时间段并尽量避免诱因, 必要时给予针对性电话监督, 必要时入院治疗。

1. 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管理前后血压变化情况;②采用无创携带式动态血压检测仪对两组患者管理后BPV进行测定, 包括24 h收缩压、舒张压BPV, 日间收缩压、舒张压BPV, 夜间收缩压、舒张压BPV。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管理前后血压情况比较 管理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本组管理前,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研究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98.67±7.35)、(81.45±6.34)mm H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35.56±8.22)、(91.56±

7.12)mm Hg,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管理后BPV指标比较 管理后, 研究组患者BPV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EH是威胁高龄人群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 因此有效控制和良好管理高龄EH患者血压是医护人员的共同目的。近年来由于社区高龄人群EH发病率逐渐升高, 高血压防治工作逐步转移至社区[4-7]。社区高血压慢病管理模式通过健康教育, 使患者树立健康意识, 可明显促进患者遵义行为及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通过建立患者个人临床信息档案, 充分了解患者疾病详细, 有助于规范管理, 并结合高血压管理, 根据患者不同病情程度, 给予定期病情监测, 从而随时更新患者病情, 有助于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及合理的生活指导[8-10]。指导患者合理避免高血压诱因, 并采取电话监督, 有助于患者血压的控制。

本研究结果显示, 管理后研究组患者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 表明社区高血压慢病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血压控制效果, 降低患者血压, 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利于高龄EH患者生命健康。管理后研究组患者BPV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表明社区高血压慢病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高龄EH患者的变异性。相关研究发现[5], BPV是致使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BPV值越高, 心脑血管发病率越高。

综上所述, 对高龄EH患者给予社区高血压慢病管理模式, 疗效显著, 可明显控制患者血压, 有效减少BPV, 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参考文献

[1] 崔婷, 宫钦季, 李凤. 慢病管理模式对某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中国疗养医学, 2014, 23(10):931-933.

[2] 孟晰. 社区高血压慢病管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的影响. 医疗装备, 2017, 30(11):68-69.

[3] 汪洪水, 阮百根, 周伟. 探讨慢病管理模式在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中实施效果. 中国卫生产业, 2014(1):21-22.

[4] 王南晔, 董华, 牛红丽. 慢病管理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分析. 医学信息, 2015(21):53-54.

[5] 王桂招, 徐彩勤, 廖宁. 家庭血压自测对社区高血压管理的效果及其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7, 25(5):393-395.

[6] 倪新华. 社区高血压慢病管理模式治疗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波动的疗效分析.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6(s2):79-80.

[7] 陈倩岚. 某社区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对于预防并发症的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 2013(18):792-793.

[8] 程志恒, 陈月红. 社区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对于预防并发症的分析. 大家健康(旬刊), 2014(6):132-133.

[9] 杨钢. 社区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影响并发症的效果分析. 中国社区医师, 2016, 32(34):176.

[10] 吴俊, 顾平, 王东霞, 等. 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管理中的效果评价.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4, 22(3):326-328.

[收稿日期:2017-09-18]endprint

猜你喜欢
原发性高血压高龄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右美托咪定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前列腺剜除术高龄患者中的应用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石台行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依托团队服务的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家庭血压自我检测模式的效果评价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