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8-01-23 12:55宋丽清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期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精神分裂症血糖

宋丽清

【摘要】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38例精神分裂症并发糖尿病患者, 根据患者护理方案的不同分成为常规组及综合组, 各19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 综合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糖情况。结果 护理后, 综合组患者空腹血糖为(5.2±0.3)mmol/L、餐后2 h血糖为(7.9±0.5)mmol/L, 均低于常规组患者的(6.9±1.1)、(9.1±1.2)mmol/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499、4.024, P=0.000、0.000<0.05)。结论 给予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其血糖情况, 对于患者的病情恢复存在积极影响, 可作为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首选护理方案加以应用,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糖尿病;综合护理干预;血糖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1.098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当中较为常见的精神疾病, 该病的病理基础目前尚未明确, 且患者多在青年或者成年初期发病, 发病后多方面功能会出现明显障碍, 且精神不协调较为明显[1]。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的慢性疾病, 也是一种终身性疾病, 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 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 也可能合并糖尿病[2]。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自控能力相对较差, 并且很容易在患病期间出现不良情绪, 且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差, 从而造成其临床治疗与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3]。本院在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当中, 选择综合护理干预的方式, 收到较好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38例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接受临床检查后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的诊断标准, 且患者各项症状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有家属监护, 且家属同意参与此次研究, 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按照患者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为常规组与综合组, 每组19例。常规组男10例, 女9例;年龄最小39岁, 最大68岁;糖尿病病程1~7年。综合组男11例, 女8例;年龄最小40岁, 最大67岁;糖尿病病程2~8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主要对患者的病情等进行观察;综合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 具体内容如下。

1. 2. 1 健康宣教 护理人员利用健康教育宣传册、电视宣传片等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将精神分裂症与糖尿病的相关知识等告知患者, 对于患者难以理解的内容, 护理人员需要反复讲解, 并且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相关问题。在健康宣教当中, 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多方面健康行为指导, 让其认识到所患疾病及可能出現的并发症等。

1. 2. 2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干预, 把握患者存在的不同心理状态, 确切掌握患者的心理动态变化, 给予患者必要的关心与爱护, 并且多与患者交流。护理人员需要针对患者存在的顾虑等进行详细解答, 并且不断鼓励患者, 提高患者接受治疗与护理的信心, 从而帮助患者配合临床治疗。

1. 2. 3 饮食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每日进餐次数、总热量等进行详细分析, 并且控制好患者饮食热量的摄入, 确保患者食用低脂、低糖、高维生素与高纤维素的食物, 并且确保患者每日进食次数与时间较为稳定, 将患者三餐的热量控制在1.5∶2.5∶2.5。此外, 患者需要戒烟、戒酒, 并且忌食糖分较高的食物, 比如水果、马铃薯、粉条、糖果等。

1. 2. 4 运动护理 护理人员每日指导患者参加适量的运动, 有规律的的进行体育锻炼, 这样既可以提高患者胰岛素的敏感性, 也能帮助患者控制好餐后血糖。根据患者身体情况等选择运动项目, 并且控制好患者的运动时间, 一般以30 min为宜, 并且观察患者是否在运动中出现不适反应[4]。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糖情况, 包括患者的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后, 综合组患者空腹血糖为(5.2±0.3)mmol/L、餐后2 h血糖为(7.9±0.5)mmol/L, 均低于常规组患者的(6.9±

1.1)、(9.1±1.2)mmol/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499、4.024, P=0.000、0.000<0.05)。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重型精神疾病, 并且涉及患者的多方面功能障碍[5]。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患病后, 思维功能会出现明显变化, 认知功能也会出现异常, 患者的社会功能也会出现严重缺失, 这对于患者的健康等存在明显影响[6]。糖尿病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 患有糖尿病的几率也会较高[7]。对于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而言, 常规护理主要集中在患者病情的观察方面, 这种护理方式较为单一, 且存在较大漏洞, 护理人员无法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针对性较强的护理措施[8-10]。与常规护理相比, 综合护理干预是目前应用优势较为明显的一种护理方案, 护理人员会从患者多方面护理需求入手, 让其形成完善的护理体系, 尽量保证患者护理方案漏洞较少。本院护理人员在此类患者的护理中从健康教育、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入手, 既保证精神分裂症患者不会受到严重刺激, 也能针对其糖尿病症状开展有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糖情况发现, 综合组患者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常规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体现了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优势。

综上所述, 给予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其血糖情况, 对于患者的病情恢复存在积极影响, 可作为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首选护理方案加以应用,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梅红. 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临床医学工程, 2014, 21(2):252-253.

[2] 臧秀萍. 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14):65-66.

[3] 苏柯羽. 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3(8):126-128.

[4] 徐雪梅. 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 10(16):2187-2188.

[5] 刘洪. 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糖尿病新世界, 2015, 21(6):157-158.

[6] 黄泽慧, 李书琴. 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疗效分析.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 14(14):2124-2126.

[7] 张继聪, 胥凤霞. 住院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分析. 中国民康医学, 2014, 26(1):110-111.

[8] 杨云秀. 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20(23):2963-2964.

[9] 穆荣花. 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糖尿病新世界, 2014, 20(10x):66.

[10] 姚淑娟. 综合护理干预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 中国民康医学, 2014, 26(2):116-117.

[收稿日期:2017-10-16]endprint

猜你喜欢
综合护理干预精神分裂症血糖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类型
减肥好难!餐后血糖大幅下降更易饿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糖友:记得做好血糖日记
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换药疼痛的影响研究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观察与分析
产后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