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肾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及护理对策

2018-01-23 12:58代天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期
关键词:护理对策尿毒症

代天梅

【摘要】 目的 调查尿毒症肾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

顾性分析26例尿毒症肾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患者透析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 并作比较。结果 患者进行肾透析后SF-36总分(97.55±20.33)分、生理健康总分(PCS)(54.45±11.52)分、情绪角色功能(RE)评分(28.57±10.12)分均高于透析前的(84.71±18.92)、(46.26±15.57)、(20.46±12.09)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6、2.06、2.62, P<0.05);但患者透析前后心理健康总分(MCS)、总体健康感(GH)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透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尿毒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是并不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 尿毒症;肾透析;生活质量调查;护理对策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1.10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生存环境不断恶化, 尿毒症发病率越来越高。尿毒症已经成为世界亟待解决的医学难题之一。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本院2016年7月~2017年5月收治的26例尿毒症肾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7月~2017年5月收治的尿毒症肾透析患者26例, 其中男12例, 女14例, 年龄39~77岁, 平均年龄(56±7)岁。所有患者均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 日常治疗药物在进行肾透析期间没有明显改变。将恶性肿瘤、严重残疾、半年内有外科手术史的患者排除在外。

1. 2 调查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 运用SF-36健康调查问卷对患者开始肾透析前和进行肾透析后12周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评定。患者本人或家属应该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自愿填写SF-36评估量表, 医护人员当场将问卷回收过来。SF-36健康调查问卷包括以下5个维度:PCS、RE、MCS、GH以及SF-36总分[1]。依据SF-36量表的积分规则进行积分, 计算比较5个维度透析前后的得分。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进行肾透析后SF-36总分(97.55±20.33)分、PCS

(54.45±11.52)分、RE(28.57±10.12)分均高于透析前的(84.71±

18.92)、(46.26±15.57)、(20.46±12.09)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6、2.06、2.62, P<0.05);但患者透析前后MCS、GH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3. 1 尿毒症肾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调查 SF-36量表是测评生活质量的工具, 得到了国际上的普遍认可, 在评测尿毒症肾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中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良好。本研究中透析后患者的SF-36总分明显高于透析前, 这就充分说明了肾透析能够对尿毒症患者的总体生存质量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善。从治疗中可以看出, 肾透析明显增加了尿毒症患者的食欲、提高了其睡眠质量、改善了其疲劳感、增加了其自我活动能力、有效控制了其血压、降低了低血压的发生率等, 从而有效提高了尿毒症患者的总体健康满意度。但是肾透析前后患者的心理健康总分和总体健康感并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 可能是因为诸多复杂的因素影响着患者的心理健康, 比如, 自身性格特征、心理恐慌程度、家庭经济条件等。将患者体内毒素快速消除掉的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透析。当患者体内产生了大量毒素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时, 利用透析能够及时将毒素清除掉, 保持患者体内环境的基本平衡, 从而达到有效维持患者生命的目的, 为下一步的治疗奠定坚实的基础[2]。

3. 2 护理对策

3. 2. 1 对肾透析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医院护理人员应该积极主动地将该病的相关知识讲解给患者, 消除患者的抑郁、恐惧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3];带领患者参加肾透析过程现场, 使患者对肾透析有一个大致的感性认识, 使心理抵触情绪得到有效的消除;告知患者对中药进行慎重的应用。如果乱用中药, 可能会导致间质肾炎、尿毒症等病的发生[4], 就医时应该尽量到正规的中医院。

3. 2. 2 创造患者间沟通接触的机会 医院应该定期举办肾友见面会等活动, 邀请具有良好的透析治疗效果的肾透析患者、住院期间面对自身的疾病始终保持积极乐观心态的患者及已经痊愈出院的患者到见面会上与正在进行尿毒症肾透析的患者进行积极的交流和沟通, 为他们创造沟通接触的机会, 从而使正在接受治疗的尿毒症肾透析患者培养积极向上的治疗心态,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积极配合医院的治疗和护理, 为早日康复出院奠定坚实的基础。

3. 2. 3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患者在生病住院进行肾透析治疗期间心理会十分脆弱, 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怀、重视及尊重, 因此医院护理人员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帮助患者, 用热情的话语去鼓励患者, 理解并尊重患者, 以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5]。如果患者选择了保守治疗, 则应该对他们进行定期门诊随访, 并给予其药物治疗, 从而将患者的疾病痛苦减小到最低限度。

3. 2. 4 提高护理技术 医院护理人员应该积极通过学习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 尤其是在对尿毒症肾透析患者护理方面的知识, 并认真总结日常工作中的工作经验, 提高自身的护理技术, 对尿毒症肾透析患者进行专业的护理, 有效消除尿毒癥肾透析患者对该病的恐惧心理, 安抚其心灵, 保持其心情通畅和良好的生活习惯[6]。在进水量方面, 医护人员应该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规定出尿毒症肾透析患者每天的进水量, 以量出为入为原则, 保持平衡。endprint

3. 2. 5 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体系 社会有关方面应该积极将良好的社会支持体系建立起来, 让尿毒症患者不会因为无法承担的经济负担而放弃治疗或者在治疗的过程中由于过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而影响病情的好转;医院医务人员应该对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进行认真详细的考虑,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合患者的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以用必要药、必要处理为原则, 在对患者的疾病进行良好治疗的基础上尽量节省经济困难患者的医药开支;医院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有效支持的基础上, 还应该尽力鼓动患者的家属及亲朋好友, 让患者的家人、朋友、同事及社会团体等对患者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充分支持, 在生活、情感、精神等方面成为患者的坚强后盾, 积极主动地和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 与患者共同承担物质和精神上的负担, 帮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从而达到良好治疗的目的[7]。

综上所述, 肾透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尿毒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是并发症较多, 而且尿毒症患者的心理健康也得不到明显的改善。因此, 要想对尿毒症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全面的改善, 仅仅依靠肾透析是远远不够的。作为医院医护人员, 应该在努力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基础上, 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 对尿毒症肾透析患者进行良好的物质和心理护理, 为减轻患者病痛、提高医院經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徐德志. 洞察病人心理.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2011:96.

[2] 王海燕. 肾脏病学. 第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1939-1946.

[3] 李平. 20例中老年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护理. 中国实用医刊, 2004, 31(23):51-52.

[4] 姜敏敏, 李鲁. SF—36量表在血透患者中的性能测试.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03, 12(1):31-33.

[5] 袁自静, 来江, 蒋美华.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 10(9):2059-2060.

[6] 莫国华, 李家莲, 蒋碧玲.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问题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 广西医学, 2009, 31(11):1730-1731.

[7] 魏俊丽, 刘艳丽. 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 齐鲁护理杂志, 2002, 8(9):711-712.

[收稿日期:2017-09-30]endprint

猜你喜欢
护理对策尿毒症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护理中实施心理干预的作用研究
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尿毒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尿毒症可以预防吗
患了尿毒症应该怎么办
没有胃病,为何会有消化道出血
听闻某大佬尿毒症洗肾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