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式体位引流联合强化口腔护理减少老年重症长期卧床患者坠积性肺炎的效果观察

2018-01-23 14:43赵艳丽张光华门桂芳白艳红王丽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期

赵艳丽+张光华+门桂芳+白艳红+王丽玲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式体位引流联合强化口腔护理减少老年重症长期卧床患者坠积性肺炎的效果。方法 90例卧床时间>6个月的老年重症患者, 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体位引流、常规雾化吸入及传统口腔护理。观察组患者除雾化吸入同对照组外, 采用改良式体位引流及强化口腔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坠积性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发生坠积性肺炎2例, 发生率为4.4%;对照组发生坠积性肺炎8例, 发生率为17.8%;对照组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50, P=0.044<0.05)。结论 改良式体位引流联合强化口腔护理可以减少老年重症长期卧床患者的坠积性肺炎发生情况。

【关键词】 改良式体位引流;强化口腔护理;坠积性肺炎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1.111

坠积性肺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呼吸道并发症, 可由多种原因导致, 多由细菌感染引起, 其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1]。对长期卧床的老年重症患者而言, 活动量减少, 特别是截瘫患者不能自主变换体位, 导致肺底部淤血, 分泌物潴留, 患者咳嗽无力, 痰液不能有效地排除体外, 很容易发生坠积性肺炎。老年患者由于各器官系统功能衰退、咳嗽反射减弱、并发症多、住院时间较长[2], 痰液随重力流向中小气管, 淤积在肺底, 成为细菌的培养基。本文选择卧床时间>6个月的90例老年重症患者, 根据采用护理方式不同进行分组, 以探讨改良式体位引流联合强化口腔护理减少老年重症长期卧床患者坠积性肺炎的效果, 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90例老年重症患者, 卧床时间均>6个月(包括入院前卧床时间)。排除既往有口腔疾病、口腔手术、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及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其中神经外科患者 15例, 骨外科16例, 神经内科18例, 重症医学科13 例, 肿瘤科10 例, 心内科12 例, 其他科室6 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5例。观察组男28例, 女17例, 年龄60~80岁, 平均年龄(71.5±4.6)岁。对照组男27例, 女18例, 年龄61~82岁, 平均年龄(72.4±4.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体位引流、常规雾化吸入及传统的口腔护理[3]。传统体位引流采取头低足高位(将床脚抬高10~15 cm), 左、右侧卧位交替进行, 3次/d, 1~2 h/次, 配合叩胸叩背, 促使分泌物及时排出体外。雾化吸入使用药物:氯化钠注射液20 ml+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 mg+盐酸氨溴索30 mg。观察组患者除常规护理措施及雾化吸入同对照组外, 采用改良式体位引流及强化口腔护理, 具体内容如下。①改良式体位引流[4]。行体位引流前先进行雾化吸入20 min/次, 如果感染位于肺下部, 则取头低足高位, 并将胸部旋转60°, 在腰后垫软枕使患者舒适, 患侧下肢弯曲;如果感染位于肺上部, 则采取半卧位, 腰后垫靠枕, 上腹部用弹力腹带固定, 有利于咳嗽, 体位引流时间为5 min/次, 并配合自下而上叩背, 体位引流每天进行早、中、晚3次[4], 注意餐后2 h内禁止进行体位引流操作, 以免引起食物逆流现象。②强化口腔护理。事先查阅大量与口腔护理相关的参考文献, 结合工作实际, 制定强化口腔护理的方法如下:除备齐常规口腔护理需要的所有物品, 还需要20 ml注射器注射器1支、无菌纱布数块、头皮针(需要去掉针头)、碳酸氢钠溶液(浓度为5%)。如果患者处于昏迷状态痰多无法排出, 应该及时吸痰。强化口腔护理需要由2名护士相互配合完成。操作时将患者头部抬高30°, 并将头偏向一侧。其中一名护士用20 ml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适量, 套上去掉针头的头皮针, 从一侧嘴角向口腔内注射, 另一名护士利用吸痰管从患者口腔另一侧将漱口液抽吸出, 反复操作5次[5], 再进行传统的口腔护理。注意操作过程中患者有无出现误吸、呛咳等, 如果患者出现误吸, 操作立刻终止, 并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昏迷患者经常张口呼吸, 口腔内容易干燥, 将单层纱布用生理盐水浸湿, 盖在患者口唇上, 每隔4 h更换1次纱布。同时还要湿化吸入空气, 防止口腔内感染的发生。强化口腔护理3次/d, 每次口腔护理后都要检查口腔内有无棉球或纱布遗留, 特别注意棉球和纱布不要过湿, 以免引起呛咳。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断标准 出院前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坠积性肺炎的发生情况。判断标准:患者频繁咳嗽, 痰液量>30 ml/d, 原有呼吸困难加重, 听诊肺部有干湿啰音, 体温>38°, 拍胸片肺部有炎症[6]。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发生坠积性肺炎2例, 发生率为4.4%;对照组发生坠积性肺炎8例, 发生率为17.8%;对照组坠积性肺炎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50, P=0.044<0.05)。

3 讨论

改良式体位引流与传统体位引流不同之处是根据患者肺部感染的位置不同而采取相应的体位, 更能有效地促进病灶吸收, 更好地促进痰液排出, 改善肺功能[6-9]。而传统体位引流均为头低足高体位, 不能够很好地促进病灶吸收, 不能增加有效肺通气, 不利于肺组织恢复。体位引流时配合叩背可使附着在肺泡周围及气管内的痰液松动脱落排出体外。早期使用改良式体位引流, 使肺内分泌物及时排出体外。高质量的口腔护理方法相比, 能更佳彻底地清除口腔内的细菌, 与传统口腔护理对预防坠积性肺炎有着重要的作用[10]。

本研究中, 觀察组发生坠积性肺炎2例, 发生率为4.4%;对照组发生坠积性肺炎8例, 发生率为17.8%;对照组坠积性肺炎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50, P=0.044<0.05)。

综上所述, 改良式体位引流联合强化口腔护理减少可以减少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艳秋. 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在坠积性肺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对比观察.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3):119.

[2] 吴晓, 冯慧霞, 刘霞, 等. 品管圈对内科长期卧床患者坠积性肺炎的预防效果. 中国医药导报, 2015, 12(32):138-141.

[3] 徐露. 口腔护理减少卧床患者坠积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中外医学研究, 2016, 14(19):106-107.

[4] 陈海珠, 黄维芬, 郭海萍, 等. 改良式体位引流在消化外科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4):857-858.

[5] 陈柳红. 护理程序在长期卧床患者预防坠积性肺炎中的前瞻性研究.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 21(23):13-14.

[6] 苏芙蓉, 王爱芝. 体位引流防治高位截瘫患者坠积性肺炎的护理观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0, 7(1):100.

[7] 杨清梅. 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坠积性肺炎的预防性护理. 中国保健营养旬刊, 2013(8):398.

[8] 王先荣, 刘斌. ICU昏迷患者坠积性肺炎并发症预防的口腔护理干预.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5(8):35-36.

[9] 滕莉, 付阿丹, 张星, 等. 改良式体位引流治疗老年性胃癌术后肺部感染的效果观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5, 31(11):806-808.

[10] 杨敏, 代妍, 王琦. 强化口腔护理对昏迷病人预防并发坠积性肺炎的影响. 现代养生, 2015(20):206.

[收稿日期:2017-09-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