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介入手术ICD—9—CM—3编码探讨

2018-01-23 19:52王小乐张国标邹文通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期
关键词:编码

王小乐+张国标+邹文通

【摘要】 查阅相关资料, 学习心脏介入手术治疗文献, 根据国际疾病与手术操作分类(ICD-9-CM-3)原则进行准确手术分类编码。分析发现编码人员只有充分了解临床最新技术动态, 掌握手术分类原则, 才能不断提高编码水平, 准确进行分类编码。

【关键词】 心脏介入手术;国际疾病与手术操作分类;编码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1.117

心脏介入手术治疗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治疗手段, 主要指对需要进行心脏手术的患者采用导管技术, 对心脏以及大血管的病变进行针对性治疗。一般来说, 心脏介入治疗的内容包括心脏起搏介入治疗、动脉腔内成形介入治疗、瓣膜成形介入治疗、缺损封堵介入治疗、导管消融介入治疗、主动脉内反搏介入治疗等方式[1]。相比传统外科治疗模式, 介入治疗模式在取得几乎相同治疗效果的基础上, 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更小, 同时其无需麻醉的特点有效降低了患者的手术风险, 对于包括开胸、体外循环等在内的手术模式可能遗留的并发症也具有很好的避免效果。本文就心脏介入手术常见的几种治疗方式进行手术分类编码探讨。现报告如下。

1 心脏介入手术介绍和手术编码查找方法

1. 1 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冠心病是现代社会中最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具有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群体低龄化等特征,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命安全造成较大威胁。一般来说, 治疗冠心病的手术方式以搭桥术为主, 但该种术式风险高、并发症多, 对患者的自身抵抗力、耐受力要求也高, 具有一定的操作难度[2, 3]。近年来,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得到研究与推广, 其主要通过经皮股动脉或桡动脉穿刺完成治疗装置的输送, 通过将包括支架等在内的装置沿着主动脉逆行置入病变部位达到治疗效果。据有关资料统计,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应用频率已经超过传统的搭桥术, 可见临床价值较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主要操作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术以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 支架植入术等步骤, 完整的手术分类编码应包括以下部分:①冠状动脉造影术, 查主导词动脉造影术-冠状88.57, 然后根据导管的数量进行区别编码, 单导管编码为88.55, 而双导管编码为88.56。②PTCA+ 支架术, 查主导词插入-支架-动脉 36.06, 然后需要对支架类型进行区分。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则编码为36.07, 植入非药物洗脱支架编码为36.06。③对植入支架的数量进行编码, 可通过00.45~00.48的编码进行说明。④对治疗血管的数量进行编码, 通过00.40~00.43的编码进行说明。⑤对经皮经管腔冠状动脉成形术进行编码, 主导词查血管成形术-冠状-经皮经管腔(球囊)(单个血管), 编码为0.66。

1. 2 心脏起搏器介入手术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植入于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 通过脉冲发生器发放由电池提供能量的电脉冲, 通过导线电极的传导, 刺激电极所接触的心肌, 使心脏激动和收缩, 从而达到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的目的。在應用起搏器成功地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挽救了成千上万患者生命的同时, 起搏器也开始应用到快速性心律失常及非心电性疾病, 如预防阵发性房性快速心律失常、颈动脉窦晕厥、双室同步治疗药物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患者植入起搏器时, 在X透线的指导下将起搏电极导线通过周围血管将相应设置输送到患者的心脏和血管指定部位, 对起搏器的感知功能、除颤功能进行测试, 并在测试结果通过后将起搏器与置入电极导线相连, 临时起搏器置于体外,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将其埋藏于患者的胸前皮下或胸大肌下部位, 从而达到及时进行起搏、除颤治疗的目的[4]。

临床常见的心脏起搏器的类型主要包括永久性心脏起搏器以及临时心脏起搏器。其中永久性起搏器又包含单腔起搏器、双腔起搏器、心脏再同步起搏器(除颤器)等。起搏器类型多样, 手术编码时应当认真阅读理解手术记录再进行分类, 避免错误编码。

在进行心脏起搏器介入手术编码时, 需要明确手术目的及手术方式:①植入临时起搏器, 主导词查植入-起搏器-心的-暂时性经静脉起搏器系统 37.78, 核对类目表, 注意不包括:手术中心脏起搏器 39.64。②首次植入永久性起搏器, 主导词查植入-起搏器-心的 37.8, 此时需要进一步明确起搏器类型:单房装置 37.81(未特指节律反应), 37.82(节律反应);双房装置 37.83;心脏再同步起搏器(CRT-P) 00.50;心脏再同步除颤器(CRT-D) 00.51。③置换起搏器, 主导词查置换-起搏器-心脏装置, 此时需要进一步明确置换的起搏器类型:单室装置 37.85(未特指节律反应), 37.86(节律反应);双室装置 37.87;CRT-D 00.51;CRT-P 00.50;临时起搏器的置换 37.78。置换起搏器装置的, 还需要再仔细阅读手术记录, 确认起搏器装置全部置换还是部分置换(脉搏发生器、电极等)。最后核对类目, 注意另编码:任何导线置入、置换、去除或修复 37.70~37.77。

心脏起搏器介入手术编码是心脏介入手术编码中难度较大的部分, 在进行此部分手术编码时一定要认真阅读病历, 认真核对相关部分类目下的说明, 包括所有的另编码和不包括下的说明, 才能准确做好编码的分类工作。

1. 3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采取介入治疗的方式, 主要指通过对患者进行左心导管检查、右心导管检查的基础上, 通过特质导管、装置沿着血管输送到制定部位, 完成封堵, 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手术可以在较大程度上降低患者手术风险、提高治疗有效性的治疗手段。

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种类通常包括瓣膜球囊扩张术、经皮穿刺血管成形术、封堵术以及栓塞术、治疗性造口术等[5, 6]。①瓣膜球囊扩张术, 主导词查瓣膜成形术-经皮(球囊) 35.96, 在此基础上根据细目进行包括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以及肺动脉瓣在内的区分编码。核对亚目, 注意亚目下面不包括说明的情况进行编码。②封堵术主导词查修补术, 根据具体修补部位进行编码:房间隔缺损伞堵修补术为35.52;动脉导管伞堵术为38.85;而室间隔缺损伞堵修补术的相应编码则设置为35.55。③栓塞术以修补术为主导词, 冠状动脉瘘修补术编码为36.99、肺动脉静脉瘘栓塞术编码为39.53。④房间隔造口术主导词查造瘘术-心房间的 35.41。endprint

1. 4 其他介入治疗的相关分析 其他介入治疗还包括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 其主要用于严重心功能障碍的治疗, 对于心源性休克的抢救具有积极意义。该手术主要指是将气囊导管经股动脉插入, 将气囊送到降主动脉, 心脏舒张是气囊膨胀, 使主动脉舒张压力升高, 可增加冠脉供血;心脏收缩时气囊缩小, 使主动脉压减小, 从而减少左室作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主导词查插入-球囊-心脏37.61。

2 讨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编码应根据造影使用的导管数量、植入支架类型及数量、治疗血管数量情况进行编码, 注意核对类目及亚目下的另编码和不包括情况说明;心脏起搏器介入手术的编码应根据手术的目的、起搏器类型、首次植入或置换情况、置换的范围进行编码, 认真阅读病历及手术记录, 正确理解起搏治疗的具体方式[7]。

综上所述, 医学技术水平不断进步发展, 编码人员应当不断加强相关知识学习, 了解临床前沿新技术, 熟练掌握国际疾病分类编码原则, 培养良好的阅读病案的习惯, 结合病历内容进行编码, 如遇疑难或不懂之处时积极与临床医师沟通学习, 灵活转换主导词, 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编码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伟辉. 心脏介入治疗ICD-9-CM-3编码研究.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4(12):122.

[2] 李建军, 黄碧波, 岑强, 等. 216份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手术编码错误分析及探讨. 中国病案, 2014, 15(8):34-35.

[3] 杨燕媚. 脑血管支架置入术的ICD-9-CM-3编码探讨. 中国病案, 2017, 18(9):44-46.

[4] 熊莺, 卢建军. 心脏起搏治疗的ICD-9-CM-3手术编码方法. 现代医院, 2017, 17(1):62-63.

[5] 薛欣.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支架置入术编码规则的研究. 中国病案, 2010, 11(6):24-26.

[6] 周黛婷. 探討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的编码. 中国病案, 2012, 13(2):54-55.

[7] 王瞾. ICD-9-CM-3中几个编码问题探讨// 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 2013:141-142.

[收稿日期:2017-09-06]endprint

猜你喜欢
编码
分析病案ICD编码中常见的错误因素及干预措施
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质量在DRG付费中的应用
VB使用Base64编码
影响ICD-10编码准确性的因素分析
VVC视频编码标准QTBT块划分方式
病案编码质量监测与分析
物联网智慧业务地址编码及规则探讨
高效视频编码帧内快速深度决策算法
浅谈H.264视频编码标准的关键技术
不断修缮 建立完善的企业编码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