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结构的转变及其对体育发展战略的影响

2018-01-27 12:16韩传来薛丽卿张华莹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空巢老龄化体育锻炼

韩传来 薛丽卿 张华莹

随着社会的发展,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完善,我国的人口机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不仅展现出与发达国家人口结构转变有类似的变化,也可以展现出自身的独特性。掌握人口结构的转变的趋势,更好的为社会经济以及政治等作出重要的决策,为体育发展提供重要的方向与依据,最终实现体育发展战略的目标。

1. 人口年龄结构转变及其对体育发展战略的影响

人口年龄结构是说各个年龄段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体现的是的在时间段内由因口出生、死亡和迁移所最终形成的人口现状。应不断的对人口结构进行研究与分析,可以有利于预测人口再生产的走向趋势以及与社会的抚养现象。

1.1 老龄化现象下,加强人力资本中的体育健身力度

人口老龄化是说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按照全国人口调查,我国在2010年就呈现出老龄化的状态,随着出生率的慢慢降低,还有人口预期寿命的增多,社会老龄化的状态会不断的持续。预计在未来我国的老龄化对比世界的平均数值都要高。应当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引起重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应不断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社会体育锻炼环境,使人们都能够积极的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老龄化的现象给我国的发展带来了一些考验与挑战,在此情况下,我国应更加的注重人们的体育锻炼,加强体育健身的投入力度,具体为体育发展的核心应向群众慢慢转移,体现出体育对人们健康素质的益处;重视社区体育,不断的完善体育管理模式,可以按照财政补助以及各种优惠政策等探索单位体育的发展的新模式,为社区体育做好填充工作;可以根据法律规章制度等规定体育社团组织与主要负责单位的职责,社团组织可以实行实名注册,为社团组织赋予合法社团法人,促进社会体育的良好发展。完善社会体育服务相关体系,扩大服务的范围,提升体育服务水平。

1.2 青少年人口比例降低下,完善体育人才的培养体系

生育率的持逐渐降低,加大了老龄化发展的其实,青少年人口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低,使得我国青少年的体育人才建设力度越来越有难度,从2010年开始,我国5~2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开就已经降低为29.6%,并预计在2050年将会降低到19.9%,因此增加体育人才资源以及刻不容缓,壮大体育人才资源,加大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培训的力度。根据不同的体育项目,逐渐的完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的培养模式为核心,社会俱乐部培养与家庭培养来进行协助;应发挥人才主体作用,提高人员的积极性。另外政府及社会机构可以通过建议退役的运动员可以自行择业的形式,以来减少运动员到学校学习的指标,激发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期待值,合理的进行选择体育教材内容,有利于体育锻炼更加的科学与规范。

2. 人口性别结构的转变及其对体育发展战略的影响

人口性别结构是说男女在总人口的比例,对人口性别进行研究与分析,能够了解人口再生产情况,还能够了解社会与经济中的问题。

2.1 出生性别比例不均衡,加强女性参加竞技体育的宣传与执行力度

出生性别比例出现失衡的现象,不利于人口安全保障,保持正常的男女婚配比重是维保障人口再生产的基础条件。女性人口占婚配期总人口比例逐渐呈下降趋势,人口再生产载体就会相应的减小,如何保持出生性别平衡,不仅需要法律上的维护,还可以为女性创建竞技体育等平台,加强宣传的力度,遵循男女平等理念。改善女性人才的体育培养模式,加强女性体育发展的投入力度,认真研究适合女性开展竞技体育的项目,包括田径、球类、游泳以及骑车项目等等,还可积极的进行调查与总结,结合女性对体育项目的爱好兴趣来激发女性参与体育项目的积极性,扩大女性参与体育锻炼的影响力。

2.2 提高女权意识,维护女性体育参与权利

女权意识是说女性在各个领域行业中与男性获取平等的权利,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法律的维护保障下,我国女性的政治参与意识越来越高,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社会也越来越尊重女权意识,也更加注重女性参与体育健康的参与机会与作用。据调查分析我国女性参与体育的人数比例趋势明显低于男性。为了能够保障女性参与体育的权利,应制定维护女性体育相关的政策,政府部门应该发挥引导与扶持的作用,给女性体育社团加以指导,提高其凝聚力与团结能力,不断的提高女性参与体育的积极性。

3. 我国人口社会结构转变及其对体育发展战略的影响

人口社会结构是根据某种程度上的社会与经济标志将人口划分为各个组成部分加以呈现出来。对人口社会结构转变应不断的探索,从而为体育发展战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3.1 人口家庭结构转变及其对体育发展战略的影响

人口家庭结构是指说不同规模以及类型的家庭在社会家庭总体中所占的比例。家庭是在社会组织结构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家庭结构的变化会影响社会结构的变化,对人口家庭结构转变及其对体育发展战略的影响进行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计划生育以及相关政策,还有家庭工作压力与抚养子女成本提高,当前家庭规模是逐渐呈现降低的趋势,独生子女较多,因此社会对于他们的体制健康也越来越重视,经过调查分析发现,我国的独身子女的体制健康素质不是很高,学校中体检中检测到独生子女的肺活量以及耐力、弹跳力等都在呈现下降的情况。独生子女体质素质不好的因素为,饮食结构不科学,当前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学生都会喜欢吃各种各样的零食,脂肪油脂的食用量较多;交通方式更加多元化,行走的能力以及次数会比较少。还有当前学生的竞争力逐渐的加大,体育活动时间会比较少甚至没有。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独生子女的身体素质,应做好以下几点,根据新媒体社会等他们了解到身体素质的重要性以及维护家庭稳定的重要性,使独生子女们能够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活动锻炼中,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实际情况,来选择合理的饮食食谱,应大力倡导环保出行,各个城市应增加公共自行车,倡导人们进行自行车出行的方式。结合每一个城市的特点,调查与归纳当地城市独生子女更喜欢的体育项目,然后通过奖励的形式在各个区域开展比赛活动,提高人们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激发人们的兴趣,尽最大化的为独生子女群体创建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

3.2 重视空巢家庭的体育参与意识

空巢家庭是说,部分子女离开家庭、而只有父母居住家庭。家庭结构的空巢化城市化加速形成的共,因此空巢化越来越严重。空巢老人的人口比例越来越高,在此情况下,提高空巢老人的身体素质义不容辞,既能够减少医疗花销,促进社会和谐,还可以提高生产能力,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当前空巢老人的身体素质较低,患病的几率逐渐的增高,身体健康以及心理健康素质都不高,社会应大力倡导空巢老人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各个区域应组织空巢老人群体加入到体育活动中,全面的提高空巢老人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促进老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应将空巢老人体育锻炼活动融入到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制度中,还需要把空巢老人的体育参与程度建立到老年人生活质量评估制度中,最好与政府领导的绩效联系起来。另外还可以根据税收以及社会优惠政策鼓励并扶持空巢老人参加体育锻炼,建立老年人体育锻炼活动中心,增加基础设施。另外还可以根据资金补助以及人员培训等,加强空巢老人参与到体育锻炼中。

3.3 人口阶层结构的转变及其对体育发展战略的影响

随着我国体育消费总量逐渐提高,体育消费也呈现出阶层分化的表现,生活水平较高的人群更加注重体育消费的标识以及体育社会的交际价值,中间层次的群体会注重体育消费的体验值以及娱乐的作用。消费较低的人群更加会注重体育消费的实用性,达到身体锻炼的效果。各个阶层对体育消费的认识会有所不同,进而就会导致体育消费市场更加的多元化。根据这一特点,应按照不同阶层的体育消费特点,建立相对应的体育场所包括体育场所的地点、设施、服务以及装饰等等阶层的差异性逐渐的明显,但不可忽视消费底层群体的参与体育锻炼的权利,最大限度的促进社会和谐。

4. 结语

对我国人口结构的转变及其对体育发展战略的影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二者之间相互影响,根据人口结构转变所带来的问题,进行一一分析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运用体育发展的理念,能够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加强老年人的体育参与,可以减小社会老龄化的趋势,提高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素质,尊重女性的主权意识,可以改善男女比例失衡的问题,创建体育场所与平台,为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环境,为实现和谐稳定的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1] 马德浩.我国人口结构的转变及其对体育发展战略的影响[J].体育科学,2015,(12):3-11.

[2] 彭大松.群众体育发展的机遇抑或挑战:基于我国人口结构转变的一项探索[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5(2):52-57.

[3] 杨越."人口红利窗口期关闭阶段"的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研究[J].体育科学,2011,31(1):10-18.

[4] 马德浩,季浏.我国人口结构转变与体育发展关系研究述评[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5):463-468.

[5] 马德浩,马德斯,季浏等.“刘易斯转折点”下的中国体育发展战略调整[J].体育与科学,2011,32(6):16-21.

[6] 丁闯.基于社会分层论域下的城市体育人口结构及活动特征及发展对策研究——以皖江城市带为例[J].科技信息,2012,(36):665-666.

猜你喜欢
空巢老龄化体育锻炼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老龄化社会下老年心理变化的应对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关爱空巢老人
关爱空巢老人
空巢生日不孤独
应对老龄化 中法共同课题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