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我国高校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改革构想

2018-01-27 12:16张栋强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校运会运动会体育运动

张栋强

1. 引言

随着近年来高校体育的不断深入改革,学校体育运动会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成为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关键环节,学校运动会的开展更是推动我国高校体育发展与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高校体育运动会的开展可以全面开发学生潜能、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优化学生健康观念、增强学生体育实践和创新能力。往年的高校体育运动会,主要侧重于竞技项目,项目设置枯燥,学生普遍参与积极性不高,参与的多数为体育特长生。随着时代发展的影响和教育教学观念的革新, 我国现行高校体育运动会运行机制的缺陷和存在的矛盾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在我国体育大发展的新形势下,对高校体育运动会的改革已是形势所迫。对此笔者提出了一些构想与建议 , 与同行共同探讨, 以求我国高校体育运动会的可持续发展。

2. 我国高校传统体育运动会的现状分析

2.1 自身定位有偏差,项目设置不科学

笔者调查发现,我国很多高校运动会在自身定位和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一是目标定位不准,过于侧重奥运会的竞技性目标,把竞赛成绩和奖牌放在第一位的片面目标。二是把运动会当成了比赛场所,而不是向激励学生参与体育和全面育人的工作方向发展,导致学校运动会与学校的体育工作分裂,这种错误的自身角色定位都会导致高校运动会的各项机制的运行出现问题,影响了学生体育素质的提升,制约了高校体育运动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受奥运竞技性体育模式的影响,校运会的项目设置和实施缺乏科学性,而且大部分比赛项目都以田径为主。这样只会给有田径特长的学生提供了发挥和参与的平台,而大部分学生只成为了观众,并没有参与其中,失去了校运会的教育意义与开展功能。这样的项目设置方式,使众多学生失去了平等参与运动会的机会。因此,必须科学设置项目,使大部分学生主体在校运中能得到平等的对待,实现运动会的自身价值和学生的参与主动性,这是推动我国高校体育运动会改革的前提。

2.2 校运会气氛冷淡,师生积极性不高

由于学校对校运会自身的定位有偏差,项目设置也不科学,导致了校运会的整体气氛比较冷淡,缺乏应有的活力。项目设置的高难度、高规格和单一化,使众多学生受项目条件限制无法参与其中发挥各自特长,得不到公平参与的对待,竞赛环节只是极少的学生参加,使学生衍生了“运动会只是特长生或运动员的事,跟自己无关的心理”,甚至造成了很多学生在校期间从未亲身经历过运动会,对运动会的规则、赛制、评价标准了解极少。同时,教师的积极性也并不是很高,大部分学校在组织运动会时,只能看到部分体育教师在组织,而其他教师的身影很难看到。而且作为把控学校发展方向的校领导也只是在开幕时出现,组织竞赛活动时候却不见踪影,号召力的缺失,也导致了校运会的气氛冷淡。除此之外,有的学校在运动会中只注重了单个人的项目比赛,一些集体项目设置与组织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师生参与的积极性。

2.3 宣传力度不到位,体育文化观淡薄

校运会的参与率和实施质量的满意与否,关键的环节在于宣传。笔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很多高校在校运会的宣传上工作不充分,没有建立专门的宣传组织,没有对宣传时间做出合理筹划,除了校内口头传达、校外邀请外,更无其他宣传措施。宣传制度的缺失,导致校内外很多学生对运动会的开展并不知情。宣传是体育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宣传力度的不到位严重影响了学生体育文化观念的良性形成,制约了高校体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很多学校宣传工作的缺失,使体育文化传播和运动会实施质量严重下降,远远达不到体育教育改革的目标。

2.4 评价体系不完善,奖励机制单一化

虽然一些高校在运动会组织与实施过程中也考虑和设置了一些项目供大众学生参与,但通过调查分析发现,竞技类项目依然是校运会的组织重点,没有规范的运动会评价体系,其采用的也完全是竞技体育的评价体系,其评价的标准也是侧重“第一名”与“金牌”,并将成绩与学校和班级的荣誉相联系,好名次就是争光,差名次就是拖后腿。同时,学校运动会奖励机制还存在问题,侧重物质奖励,而淡视了精神奖励,除了取得好成绩的学生,对其他参与的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漠视,这样单一的、不科学的奖励机制只会大大降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严重制约了高校体育运动会的发展与改革。

3. 我国高校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改革构想探索

3.1 更新运动会组织理念,完善项目设置

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校运会理念,更新校运会组织观念,是纠正组织思想误区、促进高校运动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对校运会传统的认识,更要鼓励各高校探索符合自身实际和特点的发展模式。发展体育运动会的同时,还要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校运会的最终目标,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我们只有更新校运会的组织理念,充分发挥校运会的功能价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以此为基础,在开展竞技项目的同时,还要适当增加一些娱乐性、趣味性强和一些集体类的项目,鼓励其他普通大众学生积极参与,学校要不断完善运动项目设置,来提高学生的参与率,增强学生竞争意识和集体协作意识,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到运动会的既轻松又快乐的氛围,以此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为学生将来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3.2 活跃运动会氛围,调动师生参与积极性

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实时关注运动会的开展情况,纠正只发奖、走过场的行为,要亲身参与其中,要发挥领导的模范带头作用,这样不但能以自己的号召力带动了师生参与的积极性,还共同享受到了运动会所带来的身心愉悦,促进了师生和谐,活跃了运动会的氛围。同时,还要加强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体育教师由于经常与学生直接接触,他们的行为和品质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要谨言慎行、以身作则、带头模范,只有校领导和相关组织充分认识到高校体育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注重运动会的氛围和师生参与积极性的挖掘,使师生能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才能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促进学校体育运动会的改革。

3.3 加大运动会宣传力度,促进体育文化宣传

加大宣传力度是体现校运动会自身价值和良好效果的重要举措,更能促进学校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各高校要成立专门的运动会宣传组织或机构,负责实施校运会的策划与宣传,包括:运动会会前的动员、运动会开展中的宣传、运动会会后的宣传等。除此之外,其功能履行中还要对体育文化进行宣传,这样不但营造了学校体育文化氛围,还促进了和谐校园的建设。具体而言,宣传手段可分多种:一是通过学校广播和校园宣传栏等方式来告知学校师生校运会的举办时间、地点和项目设置等,同时还可以普及体育文化知识,让学生对此有所了解并从中产生兴趣,达到师生积极参与的目的。在运动会开展过程中,加大对体育文化知识的宣传,通过体育征文、体育知识竞赛等配合活动,并设置相关奖励措施,以此来活跃校运会的文化氛围,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可列入运动会的项目设置中。运动会结束后要趁此余热,利用学校广播、网络、报纸等媒介,用精神鼓励的方式进行宣传和鼓励运动会中的感人事迹和举办成果等,并对保障人员(服务保障、拉拉队等)进行表彰,从而促进学校体育文化的宣传,增强学生体育文化意识。

3.4 完善校运会评价体系,合理改进奖励机制

我国大部分高校受传统运动会思想的影响,运动会的评价体系和奖励机制一直都是沿用竞技体育的评价机制,而没有规范的自身评价体系机制,因此,高校体育运动会要想可持续发展,适应时代发展,满足新形势下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的需求,达到终身体育目标,就必须要改革、完善校运会评价体系,树立重在参与意识,弱化“第一名”与“金牌”观念,坚持公平与公正、参与和竞争并重的原则,不但要设置竞赛奖励项目,还要设置特别奖,比如:参与奖、集体奖、特别奖等等,以此来鼓励集体或个人的团队协作精神。奖励机制的改进要克服重物质轻精神的观念,要以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并重实施。

4. 结语

对高校体育运动会的深入改革,是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素质教育、健康教育和终身体育教育的重大举措。高校体育运动会的改革,不但优化了竞赛内容,还丰富了体育文化的内涵,使学校体育的竞技性、娱乐性、趣性味性与创造性、表现性、欣赏性精神特征相融合,也符合了我国当前新形势下体育运动的发展需求。高校体育运动会的改革,有利于健康第一”思想的贯彻;有利于提高师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有利于推动高校体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适应的能力。高校必须认真组织开展好每届的运动会,积极推动我国高校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可结合实际,根据学生的整体身体素质和运动水平,采取科学有效的组织方式,并设置一些具有趣味性和比较有价值的项目。也可以降低部分项目难度来提升竞赛效果。高校体育运动会的改革,使运动会不再是极少数特长生参与的平台,而是通过改革来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参与和竞赛的机会,突出了高校体育运动会的大众化、平民化特点。与此同时,将学校运动会和体育文化的有效融合,将体育文化融入到运动会的必要环节当中,通过体育文化的熏陶,使广大师生都能够积极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使我国高校体育运动会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时代的发展,更快地促进我国高校体育运动会的改革与发展。

[1] 雷东涛.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大学体育的改革分析[J/OL].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06):94-95.(2017-06-08)[2017-09-25].

[2] 曾福.高校体育文化节的变迁与展望[D].湖南师范大学,2016.

[3] 朱金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专项化与课程策略[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5,(10):122-123+45.[2017-09-25].

[4] 岳如佳.大学生体质现状折射出的高校体育教育若干问题再思考[J/OL].当代体育科技,2015,5(15):74-75.(2015-06-26)[2017-09-25].

[5] 陈贵凤.影响高校休闲体育开展的因素及发展对策[J].运动,2014,(18):73-74.[2017-09-25].

[6] 王志明.拓展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新途径[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4,34(04):110-113.[2017-09-25].

[7] 韩方方,李玉周.河南省高校运动会增设趣味性项目必要性研究[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4,13(04):93-95.[2017-09-25].

[8] 刘丽.素质教育视野下的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06):95+101.[2017-09-25].

[9] 张浩.素质教育理念诉求下高校体育和谐发展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2,30(03):76-80.[2017-09-25].

[10] 闫丁龙.普通高校校内运动竞赛现状及改革思路探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1,26(S1):65-66.[2017-09-25].

[11] 雷鸣.探究高校传统校运会改革对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J].科技信息,2010,36.

猜你喜欢
校运会运动会体育运动
龟龟运动会
难忘的校运会
漫画小知识
春季运动会
快来参加校运会
全员校运会,全员齐参与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呆呆和朵朵(13)
get Shopty!我们的运动会
西点军校体育运动的开展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