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研究综述

2018-01-27 12:16庞毓恩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学报体质定义

庞毓恩

在素质教育,人文教育的背景下,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逐渐受到关注,相关的研究也不断涌现,尤其是教育学、心理学对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研究日益增多。因此,有必要对当前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把握体育弱势群体研究态势,提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对促进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1. 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概念研究

“弱势群体”一词最早由朱镕基总理2002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随后迅速进入大众视野,并引入到各个研究领域当中。弱势群体引入到体育学科教学中也便有了“体育弱势群体”一词,关于体育弱势群体的概念,没有专门的文献研究,只是零散与其他研究之中,具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如下所述:

1.1 生理功能层面定义

“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是指高校中一些身体患有疾病,肢体残疾以及运动器官功能不全,导致运动能力低下的一个群体[1-6]。该定义的界定标准是生理功能,由于生理功能障碍导致的运动能力低下,我们可以理解为“单纯生理性”体育弱势群体。

1.2 生理功能、体质层面定义

“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是指患有身体功能性障碍、慢性疾病以及体质虚弱,在体育教学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7-10]。第二种观点认为,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包含两个内容,第一,身体患有疾病。第二,身体没有疾病,但是由于家庭贫困、缺乏锻炼等原因造成体质偏弱的学生。相较正常学生而言,这群同学往往不能完成教学目标或完成起来有较大困难。该定义在第一类定义的基础上,对体育弱势群体的概念进行了补充,使体育弱势群体的概念更加广泛,除了包含生理因素以外,还涉及营养、锻炼因素,我们把该概念理解为由于生理因素和缺乏营养和锻炼造成的运动能力低下。

1.3 生理功能、体质、体脂层面定义

体育弱势群体主要包括两种类型:第一种是由于先天或后天身体疾病、伤残等原因而不能正常参加体育活动或剧烈运动;第二种是由于体质与正常人比较处于劣势状态,如超重、肥胖、偏瘦、体质过差而无法完成体育教育目标和任务的学生称为“体质弱势学生”[11-12]。第三种定义在第二种定义的基础上又加入体形因素,从疾病、体质、体脂三个方面对体育弱势群体的概念进行了定义。相对前两种定义而言,概念涵盖范围更加广泛,也充分体现了体育教育的人性化。

1.4 体育成绩、体重指数层面定义

体育弱势群体主要是指体育成绩未达标的学生群体[13-14]。“体质弱势群体”应该包含一个充分条件和两个基本标准,一个充分条件是指:身体患有疾病以及残障人群;标准之一是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得分在59分以下,标准二是指体质指数即MBI <20 或≥26.5的人群,达到上述一个条件和两个基本标准可被认为是“体质弱势群体”[15]。以上两种定义,对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提出了客观的界定标准,在实际教学中易于操作,但仅仅以体育成绩,体重指数来定义“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忽略质性方面的因素,难免显得有点狭隘,也不符合当前素质教育提倡的价值观。

综上所述,关于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概念还未达成一致,但是学者们对体育弱势群体概念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足以证明对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以上概念,较多的考虑体质方面的弱势,忽视了心理层面的弱势,比如那些对体育课不感兴趣,或排斥体育课的学生,根据动机——行为理论,缺乏动机,可能会导致行为不积极,这也可能是引起“体育弱势”的原因之一。针对这部分学生,激发学习动机,改变体育观念是关键。因此,界定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概念应考虑以下四个因素:①生理机能,②体形特殊群体(偏胖或偏瘦)③体质较差群体。④心理弱势群体。从这四个方面界定体育弱势群体较为合适。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定义: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是指高校当中患有身体疾病、体形特殊(偏胖或偏瘦)、体育成绩不达标、心理排斥体育活动的大学生群体。

2. 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主要研究内容

2.1 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体育参与现状

李向东对陕西科技大学,西北大学等四所学校的300名大学生弱势群体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中,20.2%的人对体育非常感兴趣,44.9%的学生对体育活动没有兴趣,甚至感到厌恶[13]。这说明,将近有一半的弱势学生对体育活动没有兴趣,甚至排斥和厌恶体育课。廖彦罡也对北京市高校体育弱势群体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中,一多半是体质虚弱和肥胖的学生,他们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不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只有20%,大多数学生不参加体育锻炼,也对班级的体育比赛表示不感兴趣[4]。这与李向东的研究结果相吻合。这说明,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体育活动的参与现状不容乐观,对体育学习的态度比较消极。体育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提高运动能力,这对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来说尤为重要,提高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学习兴趣,是实现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体育参与的第一步。

2.2 影响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体育参与的主要因素

影响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生理机能水平、体育兴趣与态度、身体形态和心理问题等。

许多大学生由于生理原因无法参与体育活动,这部分学生在体育弱势群体中占多数,具体表现为:特殊疾病,身患残疾和体质虚弱等,因此体育弱势群体参与体育运动时,必然受其身体条件的限制[16]。针对这部分学生,许多学校已经开设了具有养生保健作用的传统体育项目,如太极拳,健身气功等。并证明了这些项目的有效性[3]。虽有研究表明,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体育意识较高,也能对体育锻炼有全面的认识[17]。但在实际运动中,大多数体育弱势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积极性不高,甚至具有抵触心理,兴趣淡薄,积极性不高,是影响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之一[18]。有研究表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不及格的学生当中有一部分是身体形态发育不协调,主要表现为:肥胖,矮小,豆芽型(身高较高,但体重较轻)[18],相较身体形态正常学生而言,这类学生往往不能完成教学目标或完成起来有较大困难。进一步分析影响体育弱势群体参与体育锻炼的原因,还包括大学生的自卑心理,由于以上三个因素,体育弱势群体的运动水平往往低于普通同学,在运动中因害怕被别人嘲笑,而表现出自卑、沮丧、焦虑等心理问题。久而久之,便不再愿意参与体育运动。总之,影响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体育参与的因素,既有外在因素,也有内在因素。在制定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体育参与对策时,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2.3 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体育参与对策

促进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体育参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改变教学观念,提高参与意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于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我们通常采取的对策不是提供帮助,而是“免修”政策,这种消极的关怀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与当前世界各国倡导的全纳教育理念背道而驰。因此,当前开展运动弱势学生体育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改变人们不恰当的观念和态度,消除任何形式的歧视[19]。(二)健全政策法规,保障弱势群体体育参与的权利。体育法规定,学校应为弱势群体组织体育活动,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弱势群体身心健康的关爱和呵护[20]。尽管这些大学生弱势群体在运动参与上存在一定困难,但也不能剥夺学生参与体育的权利。(三)完善场地和器材。没有合适的场地与器械是体育弱势群体很少参加身体锻炼的主要原因之一,要引导和发展体育弱势群体的体育行为,首先就要为他们创造合理的锻炼环境,在更新高校体育设施、添置体育器材时,一定要考虑到体育弱势群体的运动特征,尽可能增加他们的锻炼兴趣,提高他们的锻炼积极性[21]。(四)提高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在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中,针对各种原因导致的“弱势”以及由于“弱势”引起的各种心理问题,体育教师要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能够引导这部分学生参与到体育中来。当前,我国大多数学校的体育教育专业未开设特殊体育相关课程,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建议在体育教育专业中开设融合体育教育、特殊教育等课程[19]。以满足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学习需求。

3. 研究展望

对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关注与扶持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也是和谐校园的时代诉求。在学校体育中,应该为运动弱势学生提供更多的关怀和支持,尤其是心理援助。未来的研究将更加关注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心理需求,以心理需求为前提,进一步探索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体育运动参与体系。构建完善的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体育参与体系,是实现“平等、关怀和参与的重要途径。

[1] 李秀华,刘 成.近年来我国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育科研进程[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26(1):105-108.

[2] 徐国芳,王筱筱. 浙江省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现状的调查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6,24(5):35-36.

[3] 罗立平.42式太极拳对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大学生)健身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24(5):165-166.

[4] 廖彦罡.北京市高校体育弱势群体现状的调查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36:105-106.

[5] 毛伟胜,孙天明等.学生工作视野下高校“弱势群体”体育个性化教育问题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11):94-96.

[6] 黄忠兴.浙江高校体育弱势群体教学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34(34):197.

[7] 彭敏.试谈体育教学与弱势群体[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2(3):65-66.

[8] 徐家林,丁林涛等.影响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康复锻炼的非身体因素及运动处方探讨[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26(3):61-63.

[9] 金龙泉,赵健等.对高校体育弱势群体的赏识教育方法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3,11(3):186-187.

[10] 马行风.对高校体育弱势群体的赏识教育方法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3(4):73-75.

[11] 李吉远.相逢在体育场域,生命呵护下的大学弱势群体体育教育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360-361.

[12] 苏国英,辛锋.山西省高校体质弱势群体保健体育课开展现状调查分析[J].体育科技,2015,36(1):134-136.

[13] 李向东.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存在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6,28(3):55-57.

[14] 司 磊,陶 丽.高职院校体育弱势群体心理建设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2,:148-149.

[15] 刘 成,李秀华.体质弱势群体与体育教学改革[J].北京体育学刊,2005,12(3):72-74.

[16] 杨春莉.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体育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8,7(1):49-51.

[17] 范振国,王沛悦.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成因与对策[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 22(3):73-74.

[18] 贝迎九,沈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检测不及格学生情况分析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3):398-340.

[19] 王 健,曹 烃.融合共享:运动弱势学生体育教育改革的时代诉求[J].体育科学,2014,34(3):39-45.

[20] 戴 俊.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运动参与体系的构建[J]职业时空,6(1):159-160.

[21] 杨春莉.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体育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8,7(1):50-51.

猜你喜欢
学报体质定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致敬学报40年
成功的定义
修辞学的重大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