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学业余田径运动训练管理模式探索与研究

2018-01-27 12:16黄信旺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训练员课余业余

黄信旺

提高我们国家田径运动的训练水平是一件复杂而艰巨的任务,而如何为田径运动找到并培养出优秀的后备资源更是重中之重。如何科学的训练以便继发运动员的潜力,确定田径运动员的重点发展部分,奠定良好的身体,作为田径运动奠基的中学阶段便显得尤为的重要。所以了解我国中小学田径运动管理模式的现状,对其进行仔细合理的研究,分析其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及时进行纠正,以便确立合理的田径运动管理模式,提高我国竞技体育运动水平成为当今迫切应该解决的问题。

1. 业余田径运动训练概述

业余体育训练是指在课余的时间,学校的体育教练员对某些在体育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学生们进行的特殊的、系统的训练,全面发展他们的身体素质、挖掘他们的体育才能,不断提高专项训练成绩、培育体育专长生而专门组织的一种教育方式。而业余田径运动训练指的就是在田径运动方面有特长的学生们,训练员对他们进行的田径方面的特殊的训练。

2. 中小学业余田径运动培养的重要性

因中学阶段是田径运动奠基的关键时期,想要运动员在今后的运动生涯中有突出的表现,为国家体育竞技事业做出贡献,便要运动员在奠基时期得到科学系统的训练、因为运动员的培养解像盖房子一样,要想房子建的牢固最重要的就是点击阶段,一座房子连基都建不好,如何能将它建高、建牢。所以中学业余体育训练便在高素质运动员后备培养的过程变成举足轻重的存在,更是成为整个国家体育运动的基础之一。因此,体育与教育相结合,从学校里培养、选拔和输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一定会成为我国日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输送的主要模式。所以创新中小学业余田径运动训练管理模式,改变原管理模式的弊病,制定更为科学的管理模式,对我国田径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3. 我国现有的中小学业余田径运动训练的现状

3.1 中学课余田径训练教练员的现状

田径训练教练员是课余运动员训练的主要参与者,是课余运动运动员的主要培养着,运动员如何训练主要取决于训练员的管理,所以训练员的现状直接影响着训练工作的质量,决定着训练工作能否顺利的完成,决定着日后为国家输送的运动员的素质,决定着日后我国体育竞技事业的发展情况。教练员的是决定我国田径运动今后发展水平的关键性人物,所以了解我国目前中学课余田径训练员的现状,以便发现其中的不足,并对这些不足加以完善,打造一支高素质且相对稳定的教练员队伍。

3.2 教练员的学历、职称、以及知识技能情况

学历不仅是一个人受教育程度的衡量标准,相对于训练员来说,学历的高低更决定着训练员掌握的理论知识的多少。而运动经历是训练员接受专业训练的年限,他决定了训练员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知识、经验的积累,这对他带队训练获得好的训练结果的基础。根据经验来说,一般学历越高、经验越丰富的训练员越多,占师资队伍比例越大,教学的训练结果越好、运动员的潜力激发越大,也就是说师资力量更为雄厚,更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整体素质,提高训练的水平。

调查发现我国中学课余田径训练员中硕士学位、本科学历、专科学历比例适中,高级职称大约占30%,中级职称占大约70%,但高级职称训练员较少。可见我国田径训练的训练员的学历结构还是比较合理的,但缺少高学历的训练员。而且训练人数较多,训练员与训练人属相匹配,使训练员的工作负担较重,很难保证训练的质量。而且很多教练得不到专业的学习,据统计受过专业学习的教练仅占60%,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当地的管理部门对学习交流得不到重视,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学校的经费有限,训练员很少有机会外出培训学习,所以就得不到知识的更新。当今社会,科技的飞速进步,社会的高速发展是的运动训练的现状也不断变化,运动训练模式也在不断革新,这对训练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训练员只有经过专业的学习,汲取专业的知识,才能提高自身的训练水平,为我国田径运动事业培养高素质的田径后备人才。

4. 参训运动员的基本情况

田径运动员是课余徐变脸的主体,所以中小学业余田径运动的情况归根结底还是由运动员的状态决定的,教练员的训练最终的受体运动员,所以最终的训练结果如何都是通过运动员的表现来决定的,所以了解我国课余运动的情况最重要的是了解运动员的情况。

我国课余田径运动员中高水平的队员较少,在大赛中难创佳绩,而且据调查可知,高水平运动员主要集中在省市的体校中,普通学校几乎没有。而这与参与训练的运动员的动机有很大的关系。动机是一个人从事一件事情的动力,如果运动员是真正的认可体育训练,那么训练才有可能事半功倍,相反,如果运动员不是真正的热爱体育运动,那么不仅是训练结果不理想,而且运动员没有信念的支撑,极有可能因为训练苦而退出训练,这就使得资源的浪费。所以了解运动员参训的动机,以便训练员确定对之的训练程度,避免资源的浪费,还能根据不同人的需求,制定合理的训练方案,对推动田径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比起小学把锻炼身体放在第一位,因为我国初、高中成立了专门的初、高中体育学校,而且普通的初、高中也接收体育特长生,所以升学就业也成为初高中学生参加体育训练的动机之一,还有的学生的动机是热爱田径运动,把它当做兴趣。了解了不同学生参训的动机之后,训练员就可以根据这些运动员对田径运动认可度的高低来确定训练的程度,制定适当的训练计划。因材施教,着中培养有潜力,意志坚定的运动员们。

除了以上两种重要的现状来说,运动设施不完善;运动条件差,教练的工资低、待遇差,家长对运动员训练的不支持;运动员的出路,训练员的选材不当;现有某些学校不招特长生等多种原因都说明我国现有中少年课余田径运动的模式存在较多的问题,现有的训练模式不合理。所以我们应该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

5. 中小学业余田径运动训练管理模式的改良建议

5.1 改善设施条件

要完善我国业余田径运动管理模式,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改善我国田径运动的设施条件,提高我国场地、器材等设施和条件是促进我国中小学运动管理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提高设施了条件,以便于吸引广大的青少年参与到田径训练中,寻找到好的生源。而且有了完善的设施也有利于训练员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使训练工作更能得心应手,使训练工作得以事半功倍。

5.2 提高训练员的水平

田径训练员水平的高低是影响田径运动员素质高低的重要因素,所以要想提高我国田径运动事业的发展,提高运动员的素质,应当提高训练员的水平。为了提高训练员的水平,我们应该加强假脸圆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建立教练员的锦绣制度,是教练员能够与时俱进,增强教练员的专业素养、训练水平。

5.3 增加训练资金的投入

为了保证训练的正常进行,运行资金是必不可少的,单靠国家、政府的资金支持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这就要求学校得到当各地企业的赞助支持,争取到企业和私人的赞助,以便保持训练项目的正常运行。

5.4 合理、科学的进行运动选材

在进行田径运动员选材时,不能仅仅考虑身体素质方面,还要进行多方面考量,对运动员从心理到身体进行全方面进行科学的测试,运动员不仅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要有着超出常人的心理素质。同时还应了解运动员参与训练的动机,以免因为运动员的中途退出导致运动资源的浪费。

5.5 提高教练员的待遇

很多教练觉得自己付出的劳动不比普通教师低,但待遇却不如普通教师,觉得自己的劳动价值得不到体现,而丧失了劳动积极性。为了调动教练员的积极性,提高训练的水平,应该提高教练员的待遇,且不能因待遇低而因小失大,因教练积极性差而导致训练水平不佳,使运动员的水平的不到提高。

6. 结语

中小学时期是田径运动员培养的关键时期,如何将中小学田径运动训练模式科学化、合理化,为了提高我国田径运动的水平,我们应该寻求更为合理的训练管理模式,对当前管理模式进行探索,保留其中积极合理进步的方面,将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正,进而提高国家整个竞技运动的发展。

[1] 陈梦嘉. 重庆市中学的田径传统项目现状与发展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6.

[2] 梁国星. 河北省田径运动教练员现状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3] 秦剑杰,张雷,李江峰. 我国青少年业余田径运动现状与发展对策[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3,27(05):54-56.

[4] 张韧仁. 业余田径运动训练的恢复措施探究[J]. 体育科技,2006,(01):55-57.

猜你喜欢
训练员课余业余
失职的警犬
失职的警犬
失职的警犬
业余也疯狂
一起跳
从体能角皮谈中学课余三级跳远训练
抓好中学生乒乓球运动员课余训练应注意的几点
遮荫有方等
业余棋手错觉
业余棋手的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