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荷球运动发展态势分析

2018-01-27 12:16高玉洲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发展

高玉洲

1. 我国荷球运动的发展现状

1903 年,荷兰体育教师尼克·布鲁克修森根据篮球及篮网球(Netball,又称简易篮球)的规则加以改良,发明了荷球。在欧洲,这一运动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普及与发展,而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荷球还是一项比较陌生的体育运动。2004年,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对荷球运动的竞技、健身价值和社交价值进行了充分论证,正式把荷球列为21 世纪我国重点引进的球类项目,并将郑州大学、北京大学、北京体育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确立为中国荷球发展最具推广可行度的示范性高校,2006 年,中国加入了国际荷球联合会[1]。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荷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目前,把荷球纳入体育教学课程和设有校级荷球队的高校已经超过50 所;郑州大学在全国率先设置荷球硕士研究生课程,培养专业的荷球人才;20多个省市有了自己的荷球运动专业人才,专项运动员超过了1000 人;由大学生组建的荷球国家队接连在亚洲荷球锦标赛,世界荷球锦标赛等国际赛事上取得不俗成绩。虽然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但随着荷球运动发展的不断深入,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并成为束缚其进一步健康发展的瓶颈。

本文借用管理学上SWOT 分析方法,对有关我国荷球运动发展的主要内部环境优势因素(Strengths)、劣势因素(Weaknesses)和外部环境机会因素(Opportunities)、威胁因素(Threats)进行综合分析,明确问题所在,以期为推进我国荷球运动发展进程,促进我国荷球运动蓬勃发展提供参考。

2. 我国荷球运动发展态势分析

2.1 我国荷球运动发展具备的优势(Strength)

2.1.1 独特的项目特点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主张“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虽然相互对立,但二者却能相互依赖、相互扶持。在主张“男女平权”的荷球运动中,我们要学习如何异中求同,分工合作,实践理想,促进男女的了解与合作,达成男女共荣共存的目标,实践男女混合教育的理想[3]。

荷球运动是国际奥委会(IOC)承认的项目中唯一一项男女同场竞技的团体项目,这也是荷球与其他项目的最大区别,也是荷球运动最大的特点所在[4]。随着时代的进步,女性的地位和健身意识在我国逐步提高,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到体育运动中来,对于广大群众来说,荷球运动是一个非常好的男女健康交流的平台,在参与荷球运动时可以加强男女之间的合作和互相了解。荷球运动的引进和推广对于我国的体育运动来说是一个非常有益的补充。

2.1.2 我国人口体质与荷球运动特点相吻合

荷球规则中所有的移动、策应、篮下球都不允许身体接触,提倡利用无球跑动和持球人的策应来创造机会,这就需要具有灵活的头脑,而摆脱对手的防守找到自由出手投篮的位置是荷球运动取胜的关键,这些都需要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来实现。此外,荷球运动中存在“篮下球”的概念,“篮下球”是指荷球运动中投篮未中下落的球,类似于篮球中的篮板球,这需要运动员具有一定的身高来获得争抢的优势。因此,荷球运动需要人有出色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聪明的大脑、高大的个子,不需要有很强的对抗能力[5]。这些要求正好符合中国人身材较高、协调性和灵活性强,与欧美人相比对抗能力不足的人种特点。

2.1.3 荷球运动是安全性较高的运动

荷球运动刚进入我国时推广的目标就是高校,因此运动项目的安全性是决定其普及、开展速度和程度的首要因素。如果不能保证参与活动过程的安全,运动的价值也就无从谈起。

荷球运动场地设施比较简单,全场有两根球柱,高度为 3.5 米,这使得球员不足以完成扣篮动作。在规则上,严格限制身体过分接触和违反体育道德行为,避免了篮球和足球运动中由于身体冲撞可能带来的人体伤害,从运动形式上讲是相对安全的一项团队球类活动。由于荷球运动在战术上强调传球和合作,在没有激烈奔跑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精彩的比赛和活动,这样就自然减少了对肌肉、关节、韧带和半月板的累积性损伤和突发性损伤的机会[1]。当地面不平整或者不便于跑动时,多运用传接球来减少跑动,可以避免因场地因素带来不必要的身体伤害。

2.2 我国荷球运动发展所处的劣势(Weakness)

2.2.1 荷球运动规则不够完善

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对规则的要求是完善清晰,简单易懂,容易被观众理解。而荷球虽然是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承认的正式项目,但是在其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上,除了有两次夏季奥运会被列为表演项目外,并没有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这和荷球规则的不够完善有很大关系[6]。

例如,规则规定处于合法防守位置时进攻方不能进行投篮。比赛中该规则需要裁判员主观判断,虽然有明确的解释,但有很大的伸缩性,再加上裁判员判罚尺度不一,不了解该项运动规则的观众难以理解,给荷球运动的普及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如何在保持独特项目特点的基础上不断完善项目规则是国际荷联亟待解决的问题。

2.2.2 宣传推广形式单一,大众对荷球项目认知度低

北京亚特拉斯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是目前唯一一家经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批准进行荷球项目推广和营销的公司,它也被称为中国荷球界的“引路人”[7]。从2004年开始,亚特拉斯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总局社体中心,组织了多期全国荷球运动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并连续举办了多次全国性荷球比赛[8],积极的对荷球运动进行推广和宣传,极大的促进了荷球在我国的发展。但到目前为止,仅限于其独家在做宣传是远远不够的。

同时,国内电视转播中几乎很少有荷球的比赛录象,社会调查证明:看电视体育节目越多的人,其体育的参与率越高。很多了解荷球知识的人大多数是通过网络媒体来学习的。而通过电视媒体宣传,一是要有观众收视率,二是要给媒体产生经济收益回报。荷球在国内远不及足球、篮球等市场运做,另外,荷球是非奥项目,因此,从国家到地方政府的体育部门对其重视程度与其他奥运会项目不可同日而语。这就造成大部分人对荷球项目都比较陌生,荷球运动参与人数偏少,极大的限制了荷球的发展。

2.2.3 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由于荷球进入中国时间尚短,目前只有郑州大学从2008年开始把体育教育与训练荷球专业列入了硕士研究生招生培养计划,进而培养更多的高层次荷球专门人才[1]。实际上,我国大部分高校荷球教练员与裁判员都是来自于篮球、手球等专项的体育教师,他们大多是通过全国荷球运动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的短期培训而匆匆“上岗”,有些教练员甚至是没有经过任何培训,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 另外,由于荷球运动在我国的开展不是很普及,运动队少,高水平比赛不多,教练员和裁判员很难通过临场比赛来提高自身执教和执裁水平,因此,教练员和裁判员业务水平及专职化程度较低,制约了我国荷球运动队整体竞技水平的提高。

2.3 我国荷球运动发展面临的机遇(Opportunities)

2.3.1 国际荷球联合会非常支持中国荷球运动的发展

国际荷球联合会现阶段把在中国推广荷球作为荷球球运动在全世界推广中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任务[9]。从2004年至今,国际荷球联合会官员多次访华,或进行培训指导,或组织考核,或带来大量的器材,荷球世界冠军荷兰队也两次来华进行表演和宣传,这些都是为了荷球在中国的推广和发展。国际荷球联合会把中国作为目前最重要的荷球推广地区,极其重视荷球在中国发展的巨大潜力。

2.3.2 国家体育总局与教育部大力支持

由于其男女同场竞技的特点符合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总体发展目标,因此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及国家教委对荷球运动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2006年度群众体育工作要点的通知中《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2006年工作要点》中第二条第十款内容做出了规定:在管理好目前正式在全国开展的社会体育项目的同时,通过举办荷球等多种项目的培训、比赛活动,积极开发社会体育新项目,引导休闲体育的发展,丰富群众健身活动内容[10]。国家体育总局将荷球列为正式开展项目,并将其设为特色项目,将其大力推广。

中国荷球协会(筹),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荷球分会的相继成立为竞赛组织、宣传推广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未来荷球将走进中小学,走进社区,贴近广大群众,使更多的人体会到荷球的魅力。

2.4 我国荷球运动发展面临的威胁(Threats)

2.4.1 市场培育不够,赛事运作模式不成熟

尽管我国荷球运动发展迅速,潜力巨大,但现状却不容乐观:国内大部分的荷球赛事,除了教练、队员及有关人士外,真正意义上的观众寥寥无几,广告自然也少得可怜,没有广告就没有充足的资金;观众少,说明没有群众基础。这样的荷球运动生命力如何持久、强大,荷球事业又怎能蓬勃发展?

由于目前国内荷球队伍较少,有的省份只有一只队伍,因此能够定期举办的都是全国性的比赛,而缺少省级,市级等较低级别的比赛,再加上自身竞技水平不高,这就直接导致观众观看荷球比赛的热情较低,只有在关键场次才会有较高的人气。我国荷球赛事营销推广宣传上,手段比较单一,有时赛事时间安排也不合理,硬件设施和观众的认知度都与国外顶级赛事有很大差距。

2.4.2 资金短缺

赛事的举办,球队的建设,场馆、场地、器材的购买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目前国内的荷球比赛基本上看不到赞助商的身影,而各高校对荷球运动资金投入情况也大不相同。只有郑州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少数几所高校对荷球项目资金投入较充足,另外这些荷球队还获得了一定数额的企业赞助,这就基本上解决了队伍训练、比赛所需的各项花费。但这样的高校球队少之又少,国内大部分高校荷球运动队的经费基本上都来源于校方的体育经费,且非常有限,一些学校荷球场地设施缺乏,器材短缺,经费严重不足,荷球的发展面临极大的困难。经费来源单一,且资金缺乏已成为影响我国荷球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荷球运动独特的项目魅力及项目的安全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而中国人协调性和灵活性强的身体素质特点正适合荷球运动的普及与开展。

3.1.2 对荷球运动宣传力度不够,且手段单一,荷球项目认知度低;荷球规则的不够完善及国内荷球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制约着我国荷球运动的发展。

3.1.3 国际荷联的大力支持极大的带动了荷球在我国的发展,国家体育总局与教育部的高度重视为荷球在我国的发展带来了契机。

3.1.4 国内荷球市场培育不够,赛事运作模式不成熟及资金的严重缺乏对荷球的健康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威胁。

3.2 建议

3.2.1 发挥优势,抓住机遇

发挥荷球项目特点突出、安全性高、普适性强等优势,抓住国际荷联对我国荷球运动的大力支持和国家体育总局与教育部鼓励各高校积极开展大学生荷球体育运动竞赛等相关政策,以及在我国来之不易的荷球运动不断发展的良好机遇,加快荷球运动在我国的推广及普及。

3.2.2 克服劣势,应对威胁

加快对荷球规则的修改和完善,科学制定荷球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多渠道,多层次的加大对荷球运动的宣传力度,通过在多个地区举办多项荷球赛事扩大这项运动的曝光率,增加它的知名度,打造符合我国国情的荷球品牌项目。同时,通过国家体育总局这个平台,向全国各省市体育局推广荷球项目,定期举办多项荷球赛事,并充分调动各方因素,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投入,不断提升荷球运动竞技水平,使之吸引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促进荷球运动在我国的健康有序的发展。

[1] 马襄城.荷球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及其发展策略[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9(12):76~79.

[2] 张爱邦. SWOT 分析法及其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06(4):471—473.

[3].台湾荷球协会运动章程,1997.

[4] Is korfball a model Sport for the 21st Century[J].Le Temps du Sport, 1996(5),p36一37.

[5] Morphologic and anthrop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level Dutch korfball players[J].Perceptual & Motor Skills.1996,35一42.

[6] Bijkerk,A.T.H.,Citius,Altius.Korfballat the Olympic Games, Fortius,1994(3),p20一23.

[7] 黄文卉. 荷球来到中国.[J]体育博览,2004,(5):56一57.

[8] www.korfball.com.cn(中国荷球网).http://www.korfball.com.cn/show.asp?idd=

[9] www.korfball.com.(国际荷球联合会网)http://www.korfball.com/forums/topic.asp?topic_id=4726

[10] 《国家体育总局2006年度群众体育工作要点的通知》,2006(2).

猜你喜欢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不正经运动范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国家体育总局系统人事工作会在京召开
国家体育总局直属机关党建工作会暨“两学一做”动员部署会在京召开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认真学习贯彻2016年国家体育总局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精神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