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思考

2018-01-27 12:16刘浪红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游戏体育教学

刘浪红

《教育大辞典》中对体育游戏定义解释为:是以促进人的身体正常发育和基本动作的形式,增强人的身心健康,有着浓厚的娱乐性和一定的教育性,发展智力及社会适应性,培养人的优良道德品质和美的感受为目的而进行的活动,亦称“活动性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加入体育游戏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其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同时,体育游戏的规则与要求,会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中学生的规则意识,对其社会性发展提供些许帮助。

1. 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1.1 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体育游戏能有效改善中学生的生理机能,因为传统的体育教学让学生在练习的时候感到枯燥无味,从而缺乏坚持练习的动力,将体育游戏融入之后,学生有新鲜感,为了体验有趣的游戏过程,参加游戏即成为他们自觉自愿的行为了,这种自觉自愿的行为能有效发挥其主管能动性,这对于体育锻炼的效果不言而喻。另外,通过不同游戏的选取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跑、跳、灵敏性、力量和应变能力、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增强心血管系统机能、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机体代谢水平、促进初中学生的生长发育和提高新陈代谢水平,增强学生的身体健康,这是任何体育手段所不能比拟的。

1.2 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

体育游戏在初中学生的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中有重要作用。通过体育游戏可以增加同学之间相互合作的机会,通过交流协商采取针对性的活动来完成游戏任务。有些游戏就需要每个小团队之间相互配合,团队的游戏不是仅仅依靠个人能力来完成的。体育游戏中要有高度责任感,同伴之间的协同合作和相互鼓励。还有一些游戏需要个人来完成,这样学生的自我意识、自己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快速反应能力都要得到刺激和提高。这些都有助于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这说明通过体育游戏教学要尤于传统体育教学。

1.3 磨练学生意志增强心理健康

与传统体育教学不同,体育游戏教学有针对性的设计了相关耐力跑的游戏,如:争分夺秒这个游戏,该游戏设计内容新颖,学生为了获胜争分夺秒的去搬运水,完全忘记了跑步的累和枯燥,而且玩得意犹未尽,通过游戏不但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锻炼了耐力跑,还能锻炼学生在游戏中互助合作意识和坚强的意志。从而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1.4 大幅度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把体育教学的重难点通过融入到体育游戏中去,能让学生较快的掌握体育技能。例如,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手型是教学的难点,很多同学都难以把握,在通过观察学生进行游戏选取,如排球接力,可以有效的解决位置的问题,可以是学生快乐运动的同时掌握的运动的技术。通过游戏给枯燥的学习增加了兴趣和加快了教学目标进程,提高了教学质量。

2. 体育游戏课堂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2.1 体育游戏运用时趣味性问题

体育游戏是一种可以娱乐身心、提高注意力、消除疲劳和提高运动能力的有效方式,其中趣味性是它的最重要属性,缺乏趣味性的体育游戏很难形成有效的向心力,不能激发游戏者的参与积极性。所以,一个体育游戏设计的好坏就往往体现在游戏是否具有趣味性。而要想赋予体育游戏足够的趣味性就必须在设计时要在精、巧、奇上下工夫,同时还要根据具体教学环境、场地状况、学生情况综合分析考虑加以选择利用,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另外还要掌握体育游戏的游戏方法,区分、了解不同运动项目的通性和差异性,从构思、组合、场地、器材等多个方面加以整合创新,以满足不同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

2.2 体育游戏运用的适度性问题

体育游戏作为体育教学训练的辅助手段,是一种身体运动形式,在身体机能的活动过程中,需要注意把握游戏运行的“度”,包括:游戏的时间适当,游戏的时间长会降低学生的游戏兴趣;游戏的活动量适当,不能使学生以疲劳状态进入到课程重要内容的教学否则,将会影响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单个教学课时中不宜过多地使用体育游戏,这样会混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甚至会出现教学内容和游戏的本末倒置。

2.3 体育游戏运用的针对性问题

体育游戏应用范围广阔,有一定竞争性和对抗性,既能适应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需要,又能在群众体育活动中广泛开展,但在体育游戏的选择和运动情景的设置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体素质、技能水平的差异,区分对待,有针对性地选择、设计体育游戏同时,针对不同的体育游戏,针对同一游戏的不同教学目的、要求,游戏的目的、要求、方法、规则和惩罚等的说明也要有针对性,如强调的是游戏的过程还是结果,是动作的过程还是动作的效果,是团队精神的合作还是个人自由能力的发挥等,都必须依据教学任务要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2.4 体育游戏运用的公正性问题

为了保障体育游戏顺利的进行,体育游戏规则的制定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在规格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创作性活动可以提高游戏的趣味性,从而达到游戏教学的特定目的。公正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裁判的判罚要体现公平公正,以保证游戏参与者的情绪,维护和谐友好的氛围;游戏前进行分组时,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技术能力、训练水平等,使各组(队)的实力大致均等;三是分组后每个队员享有共同参与游戏活动的均等机会,担任角色机会均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享有同等的条件和机会参加体育游戏。

2.5 体育游戏运用的全面性问题

这里所说的全面性首先是指学生的全面发展,即学生生理、心理、社会适应三方面的全面发展;其次是游戏项目的全面性,不同种类的游戏都有所涉及游戏的选择不但要有体现个人技能、意志力、心理等因素的考量,而且还要有体现团队合作,团队精神和展现良好道德品质的考察,更重要的是按照《大纲》的要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针对不同时期发展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体育游戏。

2.6 体育游戏运用的相关性问题

体育游戏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内容和形式都必须考虑到为后面的教学内容做引导和铺垫,这样才有利于教学内容的紧凑性和完整性,而不至于出现在授课的主要内容时,学生们还沉浸在前面的游戏情境中,出现注意力分散的问题运用体育游戏的首要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故内容的选择设计必须与教学内容、手段联系起来,以达到教学活动的连续性。

2.7 体育游戏结束时的评价性问题

游戏结束之后的教师评价对于体育游戏来讲,能促进、提升学生参与游戏运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在评价时体育教师要对游戏的过程和结果做出中肯的评价,对学生个人表现要做出相应评价,对体质较弱、技术较差的学生,要多鼓励、多表扬;而对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在表扬的同时要指出其不足,以利于其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的运动技能再次,学生要学会通过自我评价、他人评价的过程,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看到差距,认识自己,提高自己最后,对游戏中学生经常犯错和容易出错的环节要做出点评,指出问题所在,提出改进方法、手段等。

3. 小结

总体来说,体育游戏在中学生这个群体中是很受欢迎的,体育游戏教学更能提高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提高中学生的积极情感、增强身心健康、提高技能水平。但是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根据体育项目设计针对性的体育游戏,要考虑学生的适应和接受能力,同时要给学生自我发展和创新的空间,组织学生自己创编游戏,并在体育教学中强调游戏的安全性和纪律性。

[1] 龚坚,体育游戏与健康[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61-64.

[2] 王秀梅.论初中体育教学游戏的选择和应用[J].哈尔滨体育学报,2000.4.

[3] 唐立锋. 浅谈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 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0.15.

[4] 李爱珍,庄孝利. 体育游戏与学生心理健康浅探[J].心理导航,2009.11.

[5] 冉北航,戴冰. 体育游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J]. 教学探索,2010.5.

[6] 尚振刚.体育游戏促进学生心理健康[J].心理健康教育,2009.9.

猜你喜欢
游戏体育教学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我们的“体育梦”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