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审题能力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

2018-01-27 18:16丁坤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6期
关键词:审题习惯审题能力

丁坤

摘 要: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从学生到教师等多方面精辟而又通俗地论述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意义、内涵和方法。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发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性,一辈子用不尽。

关键词:审题能力 审题习惯 定势思维 排除干扰

在叶老先生的教育观中,最具有个性特色的就是“习惯说”。在他的論著中,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从学生到教师等多方面精辟而又通俗地论述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意义、内涵和方法。他认为:“养成习惯贵在躬行实践”。“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孔子一生“学而不厌”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发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性,一辈子用不尽。”这说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今后的发展将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农村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一些同学在解决问题时不够细心,不能认真审题。一些完全可以解答正确的问题由于粗心造成不少失误。因此,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审题能力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是不可或缺的。

一、要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先决条件是我们要先了解学生审题能力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1.概念不清,理解偏差

现行教材对很多数学概念都比较形象地描述,学生表面上很快地理解了,但在做题的时候还是发现学生对概念理解不清的情况。死记硬背对小学生来说比理解要简单得多,所以,由于概念不清导致的审题偏差是最难解决的问题。

2.抓不住关键词,无所适从

在解决问题中,特别是题目数据较多,题目比较长的情况下,很多学生就觉得眼前一花,手忙脚乱,无从下手。

3.盲目答题,未审题先下笔——不良的审题习惯

有的的学生在拿到题后往往马上下笔,而未能仔细地读题,分析题意,所以解题也带有很强的盲目性,这就是学生缺乏良好的审题习惯,有时候在班级里表现为普遍的现象。

4.定势思维,受信息干扰

到了初中学段,学生已经接触了较多的题目,特别在专题练习时往往出现一种类型的题目反复训练的情况。这从某种程度上使得学生对题目形成了“定势思维”。定势思维使用不得当导致的错误是较为严重的,因为这种情况是学生最容易放松警惕也是最难检查出错误的。

二、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先导。

审题能力是综合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一种能力,它需要以一定的知识储备、认知水平为依托,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为保证。而这种能力的获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有一个学习、积累、反思、巩固、发展的长期过程。审题能力,也是一种阅读能力,实质上还是理解能力。考试都是从审题开始的,迅速、准确地读懂题意是解题的良好开端。在教学中尤其要注意加强对审题能力的训练,要坚持先认真审题,积极思考,注意总结经验,在实践的过程中提高审题的能力,主要是以下能力的培养:

1.题目中关键词语的理解能力。

所谓关键词语,可能是对题目涉及的物理变化的方向的描述,也可能是对要求讨论的研究对象、物理过程的界定,忽略了它们,往往使解题过程变得盲目,思维变得混乱。如:“恰好”、“可能”、“一定”、“正在”、“最大、最小”等等。

2.隐含条件的挖掘能力

有些题目的部分条件并不明确给出,而是隐含在文字叙述之中常见的有知识性隐含条件、临界条件性隐含条件、数据性隐含条件等。把隐含条件挖掘出米,常常是解题的关键所在,对题目隐含条件的挖掘,需要与对物理情境、物理过程的分析结合起来,因为题目的隐含条件是多种多样的,被隐藏的可能是研究对象,也可能是变化方向或是初始条件或是变化过程中的多种情况或是发生突变的拐点等,要认真地审题,在确定研究对象、建立模型、分析过程、选择适用规律等各个过程中,都要仔细思考除了明确给出的条件以外,是否还隐含着更多的条件,这样才能准确地理解题意。

3.排除干扰因素的能力

在题目给出的诸多条件中,有些是有用的,也有些是无关的,而这些无关条件常常就是命题者有意设置的干扰条件,只要能找出这些干扰条件,并把它们排除,题目常常能迅速正确地解答。

三、审题不仅是学生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还是正确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

我发现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对学生数学课的发展及相关问题的解决很有帮助,培养孩子们仔细审题的好习惯势在必行。结合教学我认为从以下三个方面培训审题习惯。

1.养成指读的习惯

读题必须认真、仔细。通过读题来理解题意实践证明学生不会做,往往缘于不理解题意。一旦了解题意,其解决思路也将明了。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理解了题意就等于题目做出了一半。我们有的学生拿到题目立即书写,出现的错误有:(1)没有弄清题意。(2)审题时漏看、错看条件和问题。(3)找不到题中隐蔽条件,等等。这些我们觉得都是使学生“解题无从下手”、“解答出错”的原因。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读题目时放慢速度,连读两遍,再提笔答题,养成指读的好习惯,能将要求逐字逐句地过目、过指、过口、过心,达到手眼合一。

2.养成边读边划的习惯

基于年龄上的限制,学生的智力和理解能力还处于发展时期。他们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差,对于题目要求中的文字或题图中隐含的条件等都不能正确理解,造成原则性的错误。

要求学生在读题目要求时划重点、作记号,标识出其中的一些重点词、字、句,对题意的理解有所帮助。不管什么题,学生拿到手后,不急于做,而是先弄清题意,通过让学生在题目上圈圈点点划划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然后思考该如何做。

3.养成逆向思维的思考习惯

引导学生学会逆向思维,从问题出发去寻求需要的条件,得到一条清晰的解题思路。在教学中,将逆向思维的方法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培养根据问题找条件的思考习惯,用来过滤复杂的内容,从而在最短时间内形成解题思路。endprint

猜你喜欢
审题习惯审题能力
小学数学低年级数学审题能力培养途径之研究
如何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刍议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
浅论小学数学审题习惯的培养
借鉴陶行知思想,小议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
提升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与探索
浅谈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之我见
例谈学生不良审题习惯的成因及对策
浅谈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