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国学校体操发展的趋势

2018-01-30 08:41田金华
关键词:体操教材体育

田金华

(山西大同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山西大同037009)

体操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学校体操的发展越来越被“边缘化”,面临着“教师倦教、学生厌学”困境。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以及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在了解学校体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本文从国际、国家、学校三个角度分析了我国学校体操发展的前景,旨在进一步推动我国学校体操运动的开展,增强学生体操能力,提高体操教学质量。

1 现阶段我国学校体操发展的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国家和地方在学校体育体操方面颁布和实施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累计有超百项之多,这些法律法规虽然在学校体操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因为诸多因素,学校体操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利因素。

(1)体操教材存在不足。体操项目本身的特殊性,一些技巧和杠上动作需要保护和帮助方可完成,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危险性;其次体操教材虽然在章节数目上增多,内容不断丰富、教材具有多样性,但是在设计过程中缺乏一个完整的体系,没能把握教材发展的趋势与走向。仅仅是针对竞技体操,对学校体操的教学,以及实用方法等的教材较少,不能很好地指导实践。

(2)体操课内容被取代。体操被称为运动之父,是人体进行全面运动的最佳项目,所以从远古时期就受到了人们的尊崇,而近代西方器械体操的传入,使得当时的体操盛兴,学校开设的是体操课,应该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占重要地位。但是在很多学校,由于健美操、体育舞蹈等项目因其危险性低,动作优美,得到了广大体操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引起了学校体育管理者的重视,逐渐替代了体操教学内容,一定程度制约了学校体操的发展。

(3)教师的体操知识和技能较差。近十几年来毕业的无论高校还是中小学体育教师,体操技术技能水平都很低,有些动作示范做不了,也不会保护,所以只能不上或者只上难度较小的简单动作,对学生形不成感染和向往的影响力。关于学校体操的科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高校体操普修课的教学及课程改革,关于中小学的体操教学研究很少。

(4)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较差。体操运动对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要求较高,学生是体操教学过程中的主体,现阶段学生的身心素质较差,注意力不集中,意志比较薄弱,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体操教学要求精力充沛、注意力高度集中,目前学生肥胖者增多,普遍身体素质较差,难度较高的动作无法完成,甚至可能造成运动损伤。

基于以上原因,造成了大中小学生体操课难度质量下降、学生体操运动能力低下的结果。

2 我国学校体操发展的前景

2.1 从国际角度来看

在奥运会或其他赛事上,体操是中国获得奖牌主力项目,成绩一直排在前三,占据优势地位,这些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1]。体操相关领导对体操的重视,激发了国民对体操的认识,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校体操的发展。但是对于日本、美国等国家体操的蓬勃发展,体操后备人才数量储备巨大,竞争逐渐激烈,凸显竞技后备人才危机。学校体操运动必须蓬勃发展,才能源源不断地为我国竞技体操输送优秀的后备人才。

2.2 从国家角度来看

2016年里约奥运会,作为夺得金牌的主力项目,我国体操失利了,引起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的重视,全国高校体操教练员培训、快乐体操进校园、增加了体操比赛等,吸引更多的人来了解和参与体操。在此之前,国家也颁发了部分体育政策,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强调学校体育工作相关人员对学生体质健康的认识[2-3]。《教师工资待遇的暂行规定》《全民健身纲要》和十九大报告加快体育强国建设等都将从侧面促进学校体操的发展。

2.3 从学校角度来看

2.3.1 体操教材

体操教材是学生学习体操知识的通讯录,学生通过对体操教材的学习,加深对体操知识的了解,随着时代的发展,体操教材虽然随着学校体育的发展不断更新,但依然缺乏时代性。各个版本的体操教材都是针对的竞技体操的教学方法、原则和练习的手段等,对学校体操教学过程、组织等方面的研究不足。虽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在教学过中会通过增加游戏,或改变练习难度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在教材中却没有这方面的章节。此外,随着国家领导人在不同的时期对体育有不同的解释,从“健康第一”到“终身体育”,学校体操教学有何变化,没有出现在学校体操教材中。对于小学生来说,体操教材过于枯燥、单一,不能吸引其目光,增加其学习的兴趣,这些都将阻碍学校体操的发展。

2.3.2 课程实施

体操课程的实施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环节,是学校体操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为适应新时代要求,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学校体育各级管理部门加强了体操课程实施管理,是体操课程顺利实行。体操课程因需要保护和帮助,对体育教师有很高的要求。目前,学校的学生逐渐增多,男女比例相差较大,而在体操项目中男女生项目不同,需要男女体操教师分别任教。在大多数学校,专业的体操教师人数配备较少,且上课的人数较多,教师的责任大,任务重,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具有很大的难度,更甚者在部分中小学取消了体操课。但是在高校体操专修课因健美操、瑜伽的等课程的增加,而课时逐渐减少。学生对体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虽然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无法进行较高难度动作的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师体操水平不高的后果,恶性循环当然就会影响体操的普及程度。

2.3.3 教学内容

体操教学内容包括分为基本体操和竞技体操。目前学校体操的教学内容主要有技巧、广播体操等基本体操[4]。其内容丰富,动作简单,形式多样,可以发展学生的身体能力,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全面锻炼身体,培养时空感觉、空间定向和自我调控能力,对调节情绪,焕发精神,增强团队意识都有积极的作用。部分学校引进竞技体操训练的方法、内容、并对其进行筛选和简化,应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丰富了体操教学的内容,促进了学校体操的发展。但是多数学校的体操内容如跳山羊、单双杠等都没有设置。这对学生果敢、顽强等意志品质以及力量等运动素质的培养有所欠缺。

2.3.4 场地器材

场地、器材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和工具,是学生认识体操、学习体操过程中的主要“武器”。是教师和学生交往过程中“信物”。体操动作难度较大,练习者往往需要保护与帮助,这不仅要求练习者有较好的身体素质,而且要求场地和体育器材符合标准。随着我国经济和综合国力的飞速发展,国家加大了对场地和体操器材的投资,使得体操教学设施逐渐完善,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损伤,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体操的热情。器材,在许多中小学,为了便于练习者练习,对体操器械进行了简化,降低了单双杠的高度或用其他同等效果的器械来代替等,使得体操动作简单而富有乐趣。但是部分学校体操场地器材明显不足且利用率不高,这将直接影响体操教学的效果。

2.3.5 教学评价与反馈

科学的教学反馈是学校体操较好发展的保障。对体操教学进行评价反馈,提高了体操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自觉性,做到持证上岗,责任到人,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教学反馈不仅体现在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教师对教师的评价,而且体现在学校领导对体操教师的评价与反馈,学生家长对体操教学的反馈。扩大教学评价的主体,使体操教学获得更加显著的反馈效果,促进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共同努力。此外可为教学评价提供多种渠道,完善信息反馈渠道,确保反馈结果及时更正和修改不合时宜的学校体育教学大纲,保证教学的高效性。

3 结论和建议

3.1 结论

(1)国际竞争逐渐增强,后备人才明显不足,促进了学校体育培养优秀的后备人才。

(2)国家及地方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组织的各项活动与比赛提高了学生参与体操的热情。

(3)学校的体操教材不能顺应时代的要求,竞技体操居多,内容不够丰富,虽然场地器材配备较为完善,但是利用率不高,内容不够全面,高校体操课时数不断减少,学生身心素质较差。

3.2 建议

(1)加强学校体操教育,重点是要提高高校的体操教学水平,培养合格的全面发展的体育教师,为竞技体育培养优秀的后备人才,提高国家的国际地位。

(2)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及地方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积极组织参加比赛,提高全民参与体育热情,维护保证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3)丰富学校体操教材的内容,出版关于体操教学的教材,激发体育教师参与体操教学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丰富体育课的内容,正确进行体操教学评价与反馈,促进我国体操发展,加快体育强国建设。

猜你喜欢
体操教材体育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体操
头脑体操
思维体操
思维体操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