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数学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2018-01-30 10:10罗军
考试周刊 2017年68期
关键词:数学教育渗透德育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中职学生的德育尤为重要。数学学科在中职教育体系中的位置非常重要,教学大纲中也有明确的规定,德育教育必须渗透数学教学过程中。可见中职数学课中进行德育渗透是教学的任务之一。中职数学教师更应针对学生实际,充分挖掘数学资源的德育因素,丰富德育内容,将德育教育与数学知识的传播进行有机结合,达到数学与德育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双丰收。

关键词:数学教育;德育;渗透

一、 重要性

德育即是对学生进行的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中职学生的实际现状迫切需要加强德育教育。大部分中职生的学生学习习惯差,态度不端正,家庭背景复杂,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中职学生受父辈打工观念的影响,读书无用论在学生、家长和社会中蔓延。为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品质,迫切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数学作为学校的主要学科之一,在数学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能为学生品德及个性品质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平台,也能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达到共同提高、共同发展双丰收的效果。

二、 策略及方法

数学是思维之花,需要学生不断地勤学多思,教师不断循循诱之。而德育则是串联教师与学生良好沟通的纽带,只有在数学教育中有机渗透德育,学生在接受数学的理念的同时才能受到德育教育。

1. 言传身教,以自身为榜样

叶圣陶说:“教育工作者就是为人师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求教師既要以学问教人,还要以道德育人。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在中职的数学教育中,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感染学生,以自己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中职数学教师付出更多的辛劳,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用自己的模范行为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素养。同时为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的形成,树起标杆,指明方向。

2. 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

(1) 重视教学资源的挖掘

数学课本是数学知识的载体,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课堂上教师正确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同时充分利用数学教学资源,有意识地用辩证法的观点阐述教学内容。数学具有严谨性和逻辑性,要用辩证思想方法和辩证思维能力弄清各种概念及定理的关系,教给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论证方法,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同时也要根据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2) 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教育

数学贴近生活,处处都可见它的用武之地,“数学既实用又好玩”。也正是在数学知识的运用中,学生才能真切地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体会到数学的“好玩”,更能体会到数学的“美”。有数学语言的简洁美,有数学推理的严谨美,有解决问题的奇异美,有整个体系的和谐美,还有内容与形式的相似美。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美育”,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在中职的数学教学中,学习活动既主张学生个体的自主探索,更强调合作学习方式。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组合作学习,或者共同进行讨论、思考、总结,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这样让学生意识到个人与集体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培养了学生的竞争与合作的能力,既对培养学生的品质有帮助,也为班级的管理创造有利的条件。

在中职的数学教学中,还应利用数学独有的严谨和逻辑推理来培养学生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的优秀品格。运用一定的方法、技巧,如注意力的培养、意志品质的培养、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等,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而通过对数学史的了解和我国科技的发展现状,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3) 重视数学课外的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不能仅限于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针对中职学生实际,布置课外作业时应贴近生活实际,将数学变得极其现实、形象、生动,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学以致用,从而破解读书无用论。学生既可以在作业中体会成功的愉悦,又培养了主动探究、克服困难的精神,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应注意的问题

1. 更新教育观念

有人认为进行德育教育是政治学科的事。数学是自然科学,没必要进行德育教育。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事实上,数学教育中形成的推理意识对于形成正直、诚实、不轻率盲从的道德品质,形成尊重真理的习惯和严肃认真的生活态度都有积极的作用。较之其他学科,数学的作用更为突出。在数学教育中渗透德育,其效果更大、更持久。

2. 润德无痕

德育渗透,需通过学科教学的方式实现,在适当的情境中,恰到好处地、一丝一毫地渗透给学生,是“润”在课堂里面的。在中职数学教育中,德育要讲究艺术性,要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那样,在“润”字上下工夫。德育渗透不是把思想品质或行为能力教育强加进教学环节里,而是与教育内容相融合。

3. 因势利导

老师应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性格对症下药,对学生的德育工作才能得心应手。如果不能有的放矢,德育教育就会显得牵强附会。同时数学教育中的有关德育内容没有量化加工,只是一味地追求德育教育,势必会影响数学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教师也要因势利导,在教学中应适度适时地渗透德育。

总之,德育教学应贯穿整个数学教育之中。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就能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作者简介:

罗军,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职教中心城西校区。endprint

猜你喜欢
数学教育渗透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数学文化融入高校现代数学教育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