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当前教育状况下加强对学生阅读兴趣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相应措施

2018-01-31 11:40路晓燕
考试周刊 2017年61期
关键词:阅读兴趣阅读能力语文教学

摘 要:多年的语文教学让我越来越深刻地体悟到,我们的语文教学走进了一个可怕的怪圈:老师和学生都在语文学科花了大量心血,到头来学生只会做题考试,不喜欢读书。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失误。本来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成为优秀的、儒雅的读者,而最终他们却变为解题机器,成了远离阅读的人。把学生培养成热爱阅读之人,具有高雅的审美情趣之人,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与目标。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兴趣;阅读能力

一、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培养学生的閱读兴趣与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现实需求。我们当前的阅读教学大多采取问答式、测试型、程式化的应试阅读,专注于学生阅读技能的训练和解题能力的提升。这些方式检测的只是知识和技能类的基本状况,缺少对阅读态度、习惯及旨趣等阅读素养的全面考量。审视我们的语文教学,阅读课堂中似乎只为追求统一的答案,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被动地阅读、细心地寻觅,对文本条分缕析,最后众口一词地得出答案。在课堂效率的指挥棒下,问答式、碎片化、测试型阅读充斥课堂,所有的阅读都奔着标准答案而去,教学流程机械、呆板,学生缺少阅读的乐趣与自由,更难有尽情挥洒的空间。慢慢地,真正的阅读离学生越来越远。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能力是提升公民素质的长远需要。美国政府于2002年颁发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育法案,将阅读能力与公民的素质、理想情怀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强调学校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成为一名优秀的读者,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能力上升到了国家意志,其战略眼光值得我们深思。他们相信:热爱阅读的孩子将拥有更美好的人生。在他们的第56号教室,是用“读书时发出多少笑声”和“留下多少泪水”来衡量学生的阅读能力。相比之下,我们的阅读教学则是高度理性化、程序化的。我们有必要反思:我们是在乎阅读的认知结果、标准答案,还是在乎阅读的审美化过程,在乎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升及阅读素养的全面发展?不言而喻,我们受即时性功利目的的驱使忽略了学生的长远利益,我们在乎一时的教学实绩,牺牲了学生的长远发展。

语文教学不应只是知识与技能的训练,而应该是一种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文化情怀的濡染和陶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逐渐用文化的积淀来滋养心灵、塑造人格。因为只有通过阅读经典作品,学生才能够真正懂得人生意义、道德境界、家国担当、信仰抱负等的深意。经典阅读的价值在于能够让人深层次把握社会、人生的深远意蕴,不断追求生命超越和自我完善,获得生命的解放和自由,从而提炼人生的审美品位。也就是说,阅读可以激荡心灵,造就心怀理想的公民。阅读给予我们的不是单纯的知识,也不是瞬间即逝的感动,而是生存的自信、做人必备的才能和勇气。说到底,民族素质的提高一定是与国民阅读品质的提高同步向前的。学生阅读经典的过程中,也就潜移默化地实现了自我生命的拓展与重构,让视界从狭隘变得宽广,让心灵由平庸变得高尚。而这正是语文教育价值之所在。

二、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能力的关键在于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个热爱阅读的人,是一个优秀的读者

要把学生培养成热爱阅读的人,客观地要求语文教师必须首先是一个热爱阅读的人,是一个优秀的读者,是一个具有比较深厚的阅读积累、比较宽广的阅读视野、比较敏锐的阅读感悟的人。因为如果不进行持续而有质量的经典阅读,语文教师的文化视野就会逐渐狭窄,审美能力就会钝化,人生关注就会逐渐凡俗。开展的语文教学就会不可避免地成了一种机械的、平庸的、程式化的重复操作,语文教学就会丧失应有的灵气、激情、诗意,变得枯燥乏味、苍白干瘪。语文教师一旦中断阅读,疏离经典,又如何以文质彬彬、温文尔雅的姿态实施语文阅读教学?又怎能让语文教学情韵饱满、神采飞动? 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在潜心经典阅读的过程中厚植学养,集聚能量,构筑应有的文化高地和精神境界。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养成爱读书的习惯,自己必须骨子里酷爱读书,成为真正的读书人。语文教师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自己就必须是阅读鉴赏的高手,具有较高的灵性、悟性、识力,能够在评赏作品时敏锐地洞幽察微。

三、 基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能力的阅读教学改进

那么,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首先,阅读教学必须全面摈弃过度功利化的观念,放弃过多的条分缕析,让学生与文字相亲。我们必须认识到,要培养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接触文本、亲近文本,不急于讲解。让学生与文字相亲,用自己的感觉、认识、情感去触摸文本,让学生在感性、诗性的阅读中享受阅读的快乐。

其次,提升学生的阅读美感。常态的阅读教学,大多停留在“知识中心说”“技能中心说”的层面。特别在这个多媒体信息时代,学生几乎不接触课本,只需看着大屏幕,为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而阅读,严重导致阅读的碎片化、浅表化、无意识化。因此,我们需要运用一种审美化教学来解放学生、解放阅读,提升阅读的快乐。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让他们在美的情境中激活潜能、迸发活力,唤醒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从而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度阅读。在深度阅读中,学生才能与文学作品产生情感的共振、精神的相遇,才能陶醉于书本其间,从而提升阅读的美感。

作者简介:路晓燕,甘肃省正宁县第一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阅读兴趣阅读能力语文教学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