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高中立体几何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2018-02-01 11:54福建省福鼎市第一中学蔡旺成
学苑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三棱锥四边形变式

福建省福鼎市第一中学 蔡旺成

怎样将高中立体几何与信息技术实行较好的整合,体现信息技术特有的作用,促进教育现代化,充分利用它更好地探索问题。借用现代信息技术,可经过分析,利用数形关系,制作图片、动画等清楚地展示出难以讲清的一些立体几何问题。这种整合使得学生的学习乐趣倍增,让教师更好地传授清楚知识,使得课堂教学效率大幅度提高,同时可以将“静态式学习立体几何”改为“动态式探究立体几何”,再采用变式训练,让思维深入,从而让学生的变通能力以及拓展能力得到培养,而且学生的视野得以开阔。

参照我校数学课程教学理念的实践与改革,在立体几何课堂教学方面,本人认为可从以下三点进行相应的整合。

一、让信息技术寓于立几情境中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志向”。因现代信息技术特有的作用,可让课堂趣味横生。所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充分调动起来,从而让学生学习效率得以提高,更好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比如,上高一必修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第一课时,上课一开始,就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特有的作用,制作一组多样性的图片,有旗杆与地面的位置关系,大桥的桥柱与水面的位置关系,墙角竖直的边与地面的位置关系,书桌脚与地面的位置关系等等。通过直观、生动的幻灯片的展示,让学生对直线与平面垂直产生感性的认识,从而让学生尽快融入到本课所教的情境之中。如此的情境,对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热情不断得以激发,让信息技术融入到立体几何教学当中,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同学们热心参与,把各种感官功能充分调动起来,从而产生充满活跃的课堂气氛。

二、寄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

对立体几何教学而言,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多种多样的,可从学生自己会提出问题、探索新规律、得出新结论、直到提出新理论的本领等几个方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是创新教学的理念。

1.变通,拓展理念—造就学生的应变能力。

比如,如图1,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线段B1D1上有两个动点E,F,且,问三棱锥A-BEF的体积是否为定值?

图1

图2

图3

这是一个立体几何中较难的问题,若觉得难入手,我们可以从运动观点来思考它较为容易,先从特殊情况出发,借助几何画板,拖动线段EF沿有向线段D1B1方向运动至如图2位置,让此时点F与点B1重合,保持不变,如何求三棱锥A-BEF的体积呢?作辅助线,过点E作EG⊥A1F,垂足为G,易证得EG⊥平面ABF,可求得三棱锥E-ABF的高EG=,故

再拖动线段EF沿有向线段B1D1方向运动至如图3位置,让此时点E与点D1重合,保持不变,如何求三棱锥A-BEF的体积呢?作辅助线连接AB1,根据如图2体积的求法,可知VF-ABB1,从而有

从而得知猜想是正确的。

说明:本问题实质上是一个由如图2、3基本型产生的拓展型,这种由特殊到一般的处理手段,大大降低了思考难度,使问题的解决方法便“浮出水面”,而且运用信息技术软件,使得问题直观,明了,达到启迪思维,化难为易的目的。

2.展现过程,发展能力—利用变式训练深入思维。

例如,在讲课本必修2,例2如图4,空间四边形 ABCD 中,E,F,G,H 分别是AB,BC,CD,DA 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利用几何画板拖动AC与BD关系的变化(如图)通过展示过程以探究规律.首先,可用电脑演示:例2中,当AC≠BD且AC不垂直于BD时

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依次探究:

变式1:例2中,当AC=BD时四边形EFGH是菱形(如图5)。

变式2:例2中,当AC⊥BD时四边形EFGH是矩形(如图6)。

变式3:例2中,当AC=BD且AC⊥BD时四边形EFGH是正方形(如图7)。

图4

图5

图6

图7

通过缓慢的演示,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加以探究,使得学生不仅懂得了探究的方法,而且领悟到各种情形产生的来龙去脉,使学生认知水平有一个新的提高。

三、让信息技术融入自主学习

现代的教育理念在于强化对学生的创新思想和主体能动性的培育,需要造就学生的拓展能力,以及提高并促进学生的思维意识。在教学活动中,只有让学生下意识增强发展自己,今后才能在所研究领域当中屡有成就。通过与传统教学方式作比较,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使学生学习空间能得到施展,给他们创造了更多的探究、演练和创新的契机。在立体几何教学中,可以充分借助信息技术,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展开自我探究性学习。指导学生查找网上有关的资料,包括知晓立体几何史、剖析思路以及学会解题方法等,联接 Q Q、收发 E-mail、Fox-mail、建立W ECH A T等学习心得体会,进行自主的探究性学习,并让学生在网上进行研究,让资源得以共享等。在如此的学习气氛当中,学生学习干劲充足,充分开启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体会到了自我反馈的好处。在教学中,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了学生主体能动性。让学生在协作学习中互帮互助、增进友谊,既学会了知识,增长了才能,而且学会了怎样做人,也使教师成功地作为学生的好伙伴并成为了参与讨论、交流的知心朋友。

四、信息技术寓于立体几何教学当中的注意事宜

立体几何教学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教学。借助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当中,其主要是对教学策略的改进,目的是让课堂教学效益得到充分提高,不仅对教师上好一堂课有利,而且对学生充分接受与理解知识极为有利,从而使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得到很好的实现。因此,制作好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显得格外重要。对一个好课件不仅给予学生多种感官的作用以及各方面的认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乐趣,而且让学生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很好地整合在一起,从而充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但对制作教学课件一定要遵循如下几点:(1)一定要明确课件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应遵循教学规律,就要围绕教学目标,合适选取教学内容,让信息技术发挥其特有的作用,还应当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及认知特点。(2)应遵循可控制性,就要求课件有可控的界面,良好的互动性、展示性,操作简单方便。(3)应遵循简约性,就要求设计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的投影画面,布局合理,不要受无用信息的干扰,在色彩、音响、内容的切入和退出、运动设计上可简单操作。(4)应遵循科学性,就要有正确的原理,又要求细节有条理,力求准确。(5)应遵循艺术性,即在前四点的基础上,让画面尽量美观、逼真、流畅,使内容与形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总之,信息技术寓于高中立体几何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方法的创新,更重要的是一种帮助学生探索和理解的好工具,借助信息技术可以激活学生的学习乐趣和创新意识,让学生的创新思维翱翔在广阔的天空,以信息技术的诸多长处与特色,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终生的学习。

[1]高中数学教与学.中学数学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

[2]中学数学(湖北大学);创新课堂.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猜你喜欢
三棱锥四边形变式
一道拓广探索题的变式
聚焦正、余弦定理的变式在高考中的应用
圆锥曲线内接四边形的一个性质
三棱锥中的一个不等式
四边形逆袭记
课后习题的变式练习与拓展应用
4.4 多边形和特殊四边形
问题引路,变式拓展
两道三棱锥题目的探究
数学潜能知识月月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