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师教育传统影响力笔谈

2018-02-09 10:54张良朋李志红
淄博师专论丛 2018年2期
关键词:中师老师教育

张良朋,王 芳,李志红

编者按:本刊自2017.3期发表秦克铸先生的文章《回望“来时路”:中师优良传统面面观》始,我们收到了众多讨论中师教育传统的文章。后来,我们在2017.4期刊发了同为淄博师范学校毕业生且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的王翠霞先生的文章《做童话世界的友善使者——对幼儿教师心理成长的思考》,2018.1期刊发了我校最年轻的教授,同时也是淄博师范学校毕业生的张文娟《关于中师教育的几点思考》的文章。本期,我们刊发的笔谈文章,是选取了几名深受中师教育影响的学人的表达,这些表达是感性加理性的合体,以飨各位读者。也算是近段时间以来对我刊提起的关于中师教育传统影响问题的收束。

张良朋(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知名小学数学教研专家、2016齐鲁最美教师(提名奖)、省级优秀教师、教改成果获省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出版著作多部、发表教研文章170多篇):有一句话,很有名,本是哲学家怀特海第一个说出,但因为更加著名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在一次演讲中引用过,所以常常被断章取义地算成是爱因斯坦的名言。这句话就是:如果人们忘掉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到的每一样东西,那么留下来的就是教育。

1990年9月到1993年7月,我在淄博师范学校普师班学习。彼时的我青春年少、懵懂无知,在中师“染缸”里被结结实实地泡了三年后,并未觉察到自己有什么特别的变化。直到24年后的今天再回首,我蓦然发现:我能成为现在的自己,与三年中师生涯的滋养殊为攸关。

二十多年过去,彼时的知识记忆早已在岁月的淘洗中暗淡、忘却,能留下来的都是浸入身心的东西了。是故,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中师生涯留给我的几个“大”东西。

一、“好老师”——朴素的职业理想

当时的中师生是包分配的,毕业之日也正是就业之时。很自然的,一入中师校门,很多同学就知道应当为毕业后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而努力学习。我心思单纯,只想着老老实实学习,没想到以后就业的事,真正激起我做一名好老师愿望的,是教我的老师们。

“五月过了,太阳增加了它的威力,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不想再争妍斗艳的时候,有少数的树木却在这时开起了花来。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至今,我仍能十分有腔调地脱稿吟诵郭沫若先生的散文《石榴》。《石榴》是中师语文教材上的第一篇课文,上课的是王光福老师。王老师上语文课,简单得很,就是吟诵,一字一句一段地翻来覆去地读,某个字音不对,某处停顿有误,某个语调不妥,某种感情色彩欠充沛,……,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再来一遍,再体会体会,再……”,真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啊。“王老师真懒,也不给分析课文,就让我们一个劲儿地读,他倒是省事儿!”同学们颇有些怨言。王老师是极有个性的人。那就读吧!连着读了三天的《石榴》,老师并没提过背诵的要求,大家却都背熟了。更有意思的是,一个个吟诵起来都拿腔施调的,十分投入,仿若“石榴”就在心中。连性格内向的我也不例外,时常吟诵着吟诵着,就“禁不住唾津的潜溢了”。真是有滋有味的石榴!“还需要分析课文吗?”“不要了!不要了!”我第一次体会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奇妙有理。我后来知道,王老师为了提高自己的吟诵水平,专门向学校里的声乐教师学习,悉心研究发声的原理和技巧,朗朗的笑声、明亮的歌声、变化的腔调、忘我的神情,构成了他独特的个人标识。此前我从未听说过,一名老师,甘当其他学科教师的学生,学得如此尽心尽力。王老师对语文教学的那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少有人比。

我参加工作后,一直秉持着一个朴素的想法——“要努力成为一名好老师!”正是因为中师里那些好老师的悉心教导,因着他们的身教与言教,我才能冲破性格内向、胆小、懦弱的性格围栏,如此挚爱当一名教师的平凡岁月,爱自己的学科,爱自己的学生,爱自己上的每一节课。

二、“基本功”——牢靠的专业力量

中师生就业当然是冲着小学教师去的,但到底会成为哪个学科的教师,并不会提前规定好。学校在各种场合向我们吹风,咱们学校走的是“全科培养”的路子,你们各门学科都要学好、学着怎么教,将来参加工作,要能够胜任小学的多学科教育教学工作。说白了,就是能够做到“围着锅台转一圈”。将来的工作单位需要你教什么你就能教什么,而且还能教好。所以,中师的课程开得挺“杂”, 必修课程涵盖思政类、文史类、理科类、艺体类、教育教学类达到14门,选修课程涉及文化知识、小学各科教材教法、艺术、体育以及适应本地经济发展需要的职业技术教育足足有五类。

多样化的课程设置,赋予了中师生全面化的才能,使得中师生踏上工作岗位后展现出出色的适应能力。“许多小学校长反映,现在本科毕业的小学教师反而不如中师毕业生那样适应小学教育。不少大学本科的师范毕业生难以胜任岗位,敬业精神和教学技能都欠缺,上不好课,带不好班。他们非常怀念以前的中师毕业生,师德好,技能好,有上进心,还非常稳定”。

现在想来,中师教育可算是真正的“素质教育”了。

至今仍记得中师报到的那一天,学校举办了各种各样的“迎新生”展览,书法、绘画、手抄报、黑板报等,一一列阵待人观览,气势非凡、蔚为壮观。当我驻足于老师们和学长学姐们的书法作品前,看一笔一划尽显遒劲之姿,赏章法布局蕴蓄和谐生动,我的心被深深地触动了!牛国泰、刘慧龙、刘鸿秀……,这些名字即刻飞至偶像层级。

教我书法的正是牛国泰老师。他头顶已秃,但目光炯炯有神,一副神采焕发、笑容可掬的模样。牛老师上起课来极富感染力,生动活泼的语言配合丰富得体的身姿。比如教“一”时,他一边在黑板上执笔示范,一边用抑扬顿挫的语调解说要点“不水平、不笔直、不等粗”,这些早已成为牛老师的弟子们永难忘却的珍贵记忆。

其实不只是书法,当时师范里的教师基本功训练开展的可谓是热火朝天。每天晚自习半小时的三笔字训练,每天早读的普通话训练,以及定点上琴房练习,都是常规性的必修项目。教学区常年展示的粉笔字、简笔画小黑板,每逢节日必举办的书画作品展、歌咏比赛、诗文朗诵,每逢大型检查必有的“基本功展演”,成为中师校园里独具魅力的风景线。那些练有专长的同学,成为校园里的风光人物和学习榜样,令人羡慕不已!

虽然在中师时我的基本功没有练到出类拔萃的程度,但那些踏实的训练为我日后从事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多便利。

到淄川北关小学工作后,每逢学校开展评比活动,无论是唱歌、朗诵,还是书法、体育竞技,靠着在中师练就的底子我都能有板有眼地参与进去,每每有所斩获,赢得赞扬声一片。更不用说到了课堂上,相貌平常的我居然也能做到言语从容、大方得体,超出了很多领导和老师的预期。“基本功过硬!很专业!是当老师好材料!”能得到这些评价,我必须要感谢在中师锤炼基本功的那些时光。

三、“教科研”——向上的修业翅膀

其实,中师对学生没有提出明确的做教科研的要求,在课程设置上也缺少教育科研这类课程。但,我做教科研的愿望却是受益于中师阶段的启蒙。

有一次,我们的地理老师请假,秦克铸老师给我们九零级的三个普师班代了几节地理课。当时秦老师上课的内容早已想不起,但有一个细节深深地刻印在了我的脑海深处。记得秦老师课前给每位同学发了一份油印的材料,是他发表的一篇文章,题目叫做《夕阳乎,朝阳乎?——〈登鹳鹊楼〉释疑》。文中提到:多少年来,关于“白日依山尽”的解释众说纷纭,有的说写的是“朝阳”,有的说写的是“夕阳”,还有的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也有的稀里糊涂、模棱两可,这给小学语文教学《登鹳鹊楼》一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也在小学师生中造成了不必要的混乱。秦老师在文章中通过多角度的剖析,确认“白日依山尽”写的是“夕阳”,从而解决了这个长期以来人们争论不休的问题。读罢此文,我领受到了秦老师的厉害:一是抓问题的能力够敏锐。《登鹳鹊楼》这首诗几乎人人都能背诵,但“白日”究竟是“朝阳”还是“夕阳”,恐怕没有几个人认为这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二是追根究底的能力够强大。看似一个小问题,但要解释清楚很不容易,秦老师抉微索隐、溯源探流,引经据典、言之成理,令人信服。三是秦老师很有社会责任感。他在文末有这样一句话:著书立说者要对社会负责,成文则有理有据,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混乱。

后来,在学校的报刊展窗里,我看到秦克铸老师的一则介绍,大意是说,他先后在全国半数以上省市的40余家报刊杂志上发表各类教学文章200余篇,是全国中师界很有影响的地理教学研究专家。能发表文章的人,应该是厉害的。能发表这么多文章的人,应该是厉害得不得了。我想,秦老师就是这样的人。

再后来,我成为一名小学教师、大学教师,始终坚持把教学和教研结合起来,不断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变成文字,在报刊上发表,或出版著作。到今天,也应该有近200篇的收成了。因为做教科研,我收获了更多为人师的喜悦和成就感,做教科研成为激励我持续向上飞翔的翅膀。而这一切,正是中师那次特殊的学习经历,唤醒了我“著书立说”的梦想。

尽管上中师,让我在学历进修上失去了“高中——本科——硕士——博士”的常规上升阶梯,但谁又敢断言我得到的不比失去的更多呢?感谢中师,感谢老师,感谢同学,感恩那段“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的美好岁月!

——《中师生涯留给我的几个“大”东西》

王芳(淄博市特教中心正高级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 1987年9月13日,十六岁的我踏入了淄博师范学校的大门,至今已整整三十个年头。三年的中师教育,让我感受了母校的博大情怀,聆听了恩师的谆谆教诲,享受了同窗的真情相助,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精神,是母校“立德树人”的校训,引领并陪伴我成长至今。

从教27年以来,我始终牢记校训,把全部的爱心倾注到盲孩子身上,用热情和智慧引领着孩子们触摸世界,用耐心和恒心点亮了孩子们的心灯。2017年3月我获得了正高级教师职称,成为淄博市特殊教育史上第一位拥有正高级职称的教师,完成了从“合格教师-能手教师-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的蜕变。细细想来,是中师教育全科培养的学生观、特长培育的教学观、贯穿全程的实践观对我的教育教学生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为我的专业化发展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全科综合的学生观:以人为本,全面适应小学教育教学的需要

当年我们是按照全科综合的小学教师要求进行定向培养的。从入学的那一天起,每个人学的都是“八爪鱼”的本领,科目有语文、数学、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美术、体育、教育学、心理学等,语文又细分为文选和写作、语文基础知识、小学语文教材教法,数学也细分为代数与初等函数、几何、小学数学教材教法。每人一本“学生成绩册”,记录六个学期各科的学习情况。学期结束后,将我们在校的学习成绩、班级名次、出勤、受奖、思想品德等级、评语、放假及开学时间等书面告知家长,开学后家长签字上交。学校对学习成绩要求十分严格,科科都要过关达标,两门科目不合格不但拿不到毕业证还要留级。

三年的中师生活,我们从起床、跑操、早自习、上课、晚自习、熄灯,严格执行、雷打不动,从不敢松懈。我们每天教室、宿舍、食堂周旋,文化课学习是主业,练话、练字、练琴、看书是副业,我们学会了简谱、简笔画、美术字、脚踏琴……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充实而快乐。

积极的专业思想引领,全面系统的课程设置,严格规范的教学要求,培养了同学们的自我管理能力,确立了追求卓越的人生态度,成就了我们每一名中师生。在盲校的教育教学中,除完成普校的任务外,我们还肩负着对学生缺陷补偿和潜能开发的重任。孩子们因声明义,来自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年龄和视力状况,就要摸清每个学生身上的“疑难杂症”,为他们量身定制一套个体发展方案。我带他们到普校开展“手拉手”,到超市商场购物,到公园感受自然……所到之处细腻讲解,让他们用双手去触摸,用心灵去感受,帮助他们打开人生的一扇扇窗户,进而形成了自己“因材施教,声情并茂,以声传情,以情促教”的教学风格,陪伴孩子们幸福成长。

二、特长培育的教学观:精严细实,满足教育教学专业技能的需要

在对学生进行全科综合教育的同时,学校还重视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普通话等基本功的训练,这是我们这些中师生每天的必修课,训练及考核都非常严格。除口语课外,学校每天安排二十分钟的早读时间练习普通话,三年不变,持之以恒。练习形式丰富,有时是听广播新闻,有时是班里的普通话代表带着大家一字一句的朗读,有时是同学们轮流登台,或朗读,或说话,或演讲……同学之间互相纠正,在书上或纸上标注出读错的字音,反复练习,直到正确为止。学校及班里也会不定期组织朗读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引导学生训练专长,激励我们大练基本功。三年时间,经过多轮过关测试,才能拿到普通话合格证书,顺利毕业。

至于“三字”,学校在开设书法课进行专业学习的同时,同学们更是人手一支钢笔、一本庞中华字帖,一支毛笔、一方砚台、一摞宣纸,一块小黑板、一包粉笔。临摹字帖,刻苦习练成为课外活动和晚自习的常态,即便是寒暑假回家,这些工具都会带到家里进行练习。在精严细实的熏陶及感染下,不仅让我们收获了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一手漂亮的三笔字,更重要的是对每个人内在潜能的开发、兴趣爱好的培养、意志品质及人格修养的锤炼,练就了我们从事教学教学必备的扎实专业技能,中师生也成为了那个时代最受欢迎的优质教育资源。

扎实的文化功底,过硬的教学基本功,让我毕业后的授课深受学生的喜爱。教学中,我制作大字课本、触摸图书,带头上示范课、公开课,经常把自己学习到的新理念,反思的新收获,实践中的新办法,与老师们一起交流,并指导大家如何在备课、上课中运用。我教的学生,有的考入了长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高等学府,有的利用所学技能开了按摩店,就这样帮助一批批盲孩子圆了大学梦、就业梦、创业梦。更难忘2004年9月,在山东省特教学校优质课评选中,我从十七地市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第一名,我深信是母校特长培育的朝夕锤炼为我打下的坚实基础。

三、贯穿全程的实践观:知行统一,培养适应岗位合格教师的需要

对学生专业技能进行全方位打造的同时,在各个年级不同学期安排劳动、教育见习、实习等实践任务。丰富的实践体验,知行统一,实现了我们从学生角色向教师角色过渡和转换。如每学期安排的“劳动周”,同学们会分配到学校办公室、教务处、图书馆、食堂、校办工厂等不同的岗位进行劳动锻炼,培养学生动手、配合及协作等能力,磨练了大家不怕苦累,直面现实的勇气。

从教的第23个年头,我被评为山东省特级教师,不能不提母校的教育见习和实习,尤其是实习的那节汇报课。三年级的第二学期,我们班六个同学到淄川北关小学实习两个月,每天听课、上课、批改作业,跟着指导教师学习班级管理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实习结束,我代表实习生上一堂汇报课,这项任务既是光荣也是挑战。当时选的是《全神贯注》,先是课文研读,教参教材读了十几遍,勾画重点难点,直至把课文背下来,继而研究学生,详写教案,集体备课,请指导老师提建议,反复修改了六稿才得到了指导老师的签字同意。接下来的试讲,一个人偷偷的练,包括每一句话怎么说,每个问题怎么提,每一节板书怎么写,每一段时间怎么把握。练得差不多了,就请班里的同学当学生进行练习,指导老师也听了好几遍,指出各种不足和改进方法。上课前的晚上,我一个人在教室模拟了一遍又一遍,睡觉前还把教学环节再过一遍。真正上课的时候,由于准备充分,那天的课算比较成功,得到了带队老师、实习同学、指导老师的好评,为此我也被评为优秀实习生。

回想起来,这节课对我意义重大,它是我人生的第一堂用心上的课,也让我领悟了一节好课不仅需要精心准备,更需要无数次的打磨。只有将自己的课堂作为实验基地,不断进行归纳和提升,才能为自己找到教学的通路和出路。盲孩子无法形成完整表象,因此每节课我都用心揣摩、精心设计,找出最适合学生的方法,学《乌鸦喝水》,我为学生准备石头、水杯,一起做实验;学《鸟的天堂》,我带学生触摸鸟的标本,聆听鸟的叫声……真正让学生在情景交融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正是这种对每节课认真负责的态度,让我的课赢得了学生的喜爱,一步一个脚印地获得了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特级教师等荣誉称号。

大德无形、大化无痕,三年的中师教育为我留下了人生中最宝贵的一笔精神财富,点亮和陪伴着我前进的旅程。长长的路,慢慢地走,我会将中师教育对我的影响和教育,加倍奉献回报给我的盲孩子们,真正把课上到学生的心中,让残疾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同在蓝天下,共同接受良好教育。

——《中师教育伴我成长》

李志红(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淄博师专学报》编辑部主任):读过散文名品《剑河倒影》《旅美小简》的读者,怎么也想不到,他的作者陈之藩还写出了《控制系统论》,这样的在电子物理学界具有崇高地位的学术著作。同样,以哲学学者著称的社会活动家胡适,还是引领文坛新气象的诗人。还有,大家熟知的作家鲁迅,一开始是学医的,作家黄永玉是一个版画家,作家沈从文还是一个文物学家,作家李叔同还是一个音乐家,等等。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多年前,我想不明白,表面上的风马牛,后来怎么会相及?

现在来看很是一目了然,这就是来源于贯通的有趣和有料。正是基于知识能力之间的贯通,才使得这些人有了更丰富、更特别的体验和收获。

我的人生经历过这么多年的摸爬滚打,能有今天,很感激我曾经拥有的中师经历。正是中师三年的学习经历,让我拥有了这一重要的人生法宝——贯通。并且,在我后来的求学、工作和研究中屡试不爽。

公元1987年9月的一天,我进入了一所新的学校——淄博师范学校。这是对我来说的划时代。

那时,进入中师的我,就像刘姥姥进入了大观园,一切都是新鲜的。特别是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各项教师基本功,以及学校里开设的不同于初中学校的音乐、体育、美术的各类课程,让我应接不暇、大开眼界。

记得当时我们称为“三字一话两表达”的教师基本功,每天都有固定的时间练习。置身在这样的氛围,周而复始地练习着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普通话、书面表达、口头表达。我们的各类书法由先前的稚嫩,到后来的成熟洒脱;我们的普通话从满口方言,到标准普通话,甚至注意了各种变调变音。这些变化,都是在悄无声息中日新月异着。

还记得我们上的各类音体美课,让我们这些农村出来的娃知道,音乐不只是唱歌,体育不只是跑步,美术不只是画画。我们学会了欣赏音乐作品、艺术体操以及各类美术作品;我们开始识谱记谱和弹琴,开始练习单杠双杠跳鞍马,开始练习画纹样水粉水墨还有简笔画。真的,那时的自己见识了每一门课程的广阔无垠,在这些我从来没接触过的艺术世界里,感受着艺术的美好,也感受着描摹和创作艺术的惊险和刺激。现在想来,那时的日子是有趣的,也是有料的,每天的生活都是新鲜的,充满着无限快乐和喜悦。

经过三年中师的学习和熏陶,我周围的同学,几乎每一个都拥有自己的专长。有人参加书法比赛获奖,有人参加朗诵比赛获奖,有人水墨山水参赛获奖,有人登台表演舞蹈、体操、弹琴、唱歌、朗诵......那时,学校里有各种兴趣小组,只要是因为喜欢而去参加,你总会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和废寝忘食教育训练我们的教师。

后来,我考入高师继续深造,不知怎么,当时竟有些感伤,感伤自己这满身的武林绝学不再有用武之地。到大学后才发现,系里无论组织什么活动,我们这些中师毕业生总是有用武之地。演出,有人唱歌有人弹琴有人伴舞,还有人朗诵;展出,有人硬笔书法有人软笔书法,还有人用不同的原料画各种风格的画作。很快,我们那个中师毕业生班,就成了我们系的王牌,后来一直扩展成为我们学院的王牌。感谢三年中师的学习和经历,这十八般武艺融进了我的生命血液,成为了我生命的一部分。还记得一次参加我们学院组织的写作比赛,我的作文便是贯通融合了我的知识和能力储备创作而成,那次我一举夺魁。

看似雕虫小技的中师教育为我在高师学校的舞台上创造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并且让自己小试牛刀成功。这是中师教育对我的成长和发展的初步影响。

真正感受到中师教育的魅力,感受到中师教育对我成长和发展的巨大影响,还应该是我开始工作、进入研究领域之后。

1998年9月,我进入山东师范大学读研。开课不久,记得一次师生聚餐中,美学专家李戎先生便赞扬我作业的思考方向创意无限。记得那次,我是把王朝闻先生的美学思想——将到未到,用在了语文教学艺术的研究上。是的,当各种艺术形式贯通于自己的内心,成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后,艺术之间的互相碰撞、贯通后结出的研究果实,确实令人耳目一新。所有的研究,如果我们仅仅依靠那一知识背景本身,是很难有突破和创新的。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是这个道理。三年的中师学习,就是让我深入学习了许多的他山之石。

这一研究思路尝试的初次成功,直接为我后来的研究及相关工作指明了方向。

再后来,我的硕士学位论文就是贯通了语文教学与音乐两门艺术,并从中选择了一个研究的切入点。结果在预料之中,我的论文不仅顺利通过,还得到了各位答辩专家的认可和鼓励。

现在想来,如果没有三年的中师学习,我便不会打下如此广阔而坚实的各类艺术和技能的基础。这些知识和技能也就永远不会进入我的生命,融进我的血液。很难想象,今天的我拿什么来拯救我的大学讲堂,以及我所追求的教授职称。

教学工作中,我讲授的是《大学语文》。我们知道,语文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紧密相连。不懂、不理解生活的每一面,便很难走进语文那丰富多彩的世界。学习语文,学习的不仅仅是那一部叫做《大学语文》的课本。而生活和艺术的每一面,都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三年中师教育留给我的。没有想到,三年的中师教育一直影响到了我的大学讲堂。毫不客气地说,是流淌在我生命血液中中师学习的十八般武艺,让我在今天的大学讲堂里游刃有余。

我不是一个好的研究者,但我是一个努力的研究者。为了向我梦中的理想——教授进军,在连续几年的研究中,不断运用着我的贯通研究之法。从《中国历代女作家主体意识变迁及现代教育启示》,到《历史文化语境下中国文学经典研析24讲》,再到《第三只眼看聊斋——基于女性学视角》。我所运用的研究方法,都是贯通。第一本,我贯通了女性文学与女性教育;第二本,我贯通了文学与文化;第三本,我贯通了古典小说《聊斋志异》与女性学。其中,以《第三只眼看聊斋——基于女性学视角》为主要研究成果的课题,还获得了那一年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的好成绩。

唐代诗人王维,不仅是诗人,还是画家和音乐家。所以,他的《送元二使安西》还是著名的乐曲《阳关三叠》,他能画出《蓝田烟雨图》,也并不奇怪。后来,宋代的苏轼再次看到《蓝田烟雨图》,才会不自觉地这样感慨: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另外,王维还笃信佛教。所以,王维诗歌耐人寻味的背后,我们总能看到诗、画、乐、佛的魅力。

我们做人,做一名凡人,当你拥有多种知识和技能,并可以相互贯通时,也便活出了精彩,思考也就变得有趣和有料起来。这些,不仅是我多年生活、工作、学习、思考的总结,更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我所经历的三年中师生涯带给我的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来源于贯通的有趣和有料——谈中师经历带给我的终生财富》

猜你喜欢
中师老师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浅议中师语文教学改革中的若干实践问题
如何走出中师音美班体育班数学教学的困境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中师英语词汇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