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趣味满满地学美术

2018-02-11 01:12孙建锋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8年6期
关键词:趣味课件美术

孙建锋

初中生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各感观的知觉能力已有了一定的发展,精确感受和分辨不同色相、不同纯度、不同明度间差别的能力在不断增强,对物体的形状、体积特征已经具备了较强的感受力。他们渴望能够通过自己的美术表现能力,展现自己对空间、运动、观察等知觉过程的判断力。教师如果能够抓住要点,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好这些有利因素,让学生趣味满满的学美术,就会使学生的美术能力和素养得到快速提升。

一、导入手法“新”一点

成功的导入能为教学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朱熹曾语:“教人末见意趣,必不乐学”。教师的导入应在增强学生的“意趣”上做文章,通过导入开启学生的“乐学”之门,引导学生进入感性的悦耳悦目情境;以对导入内容的领悟,进入理性的快意悦心境地;以深入浅出的求美、创美,进入较高层次的愉神悦志境界,起到很好的兴趣作用。

1.猜谜导入

猜谜是初中生比较钟爱的智力游戏,内容和形式恰当的谜面,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让学生在个体“猜”、群体“猜”的过程中,深度开启全员智慧,自然地联系到课堂学习内容,收到“课伊始、趣即生”的效果。例如,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堂素描练习、课外写生活动前,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类似“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一只鸟儿大又怪,不会飞来跑得快,遇险总把脑袋藏,却把身体露在外”“稀奇真稀奇,是马不能骑,肥头肥脑大嘴巴,老爱待在河水里”“一位古怪老公公,渔网撤在半空中,早上网得珍珠子,晚上网得小飞虫”的谜语,最后用课件出示谜底——一定背景下的月亮、鸵鸟、河马、蜘蛛,在激起学生兴趣的同时,也将所画物(静物、动物)的特点、习性烙在了学生的头脑中,让学生带着满满的趣味去拓展个性化绘画空间。

2.赏析导入

赏析是对美术作品(范画或临摹对象)进行欣赏和评价,赏析导入的目的是让学生深度感知作品在构图、造型、手法方面的闪光点,由此产生对美的体会和感悟,进而激发出创作的欲望和灵感,使教学更富成效。例如,学习《美术是个大家族》时,教师可以就摘取中国第二届青年美术展览金奖油画作品《父亲》,用课件出示问题的办法,引领学生进行赏析:“画面表现的是一位什么样的农民?”当学生说出类似“勤劳、朴实、慈祥、吃苦耐劳……”等相关内容后,再进一步让他们说出各自的理由,引导他们深入到作品的细微处:“烈日、满脸深深的皱纹、黝黑的皮肤、粗糙的双手、和蔼的目光、简朴的衣着、食指上缠着的纱布、汗水”,自然地去思考内容背后隐含的信息。然后教师在进行小结的时候,对学生抓住的画面要素一一进行局部放大;在此基础上,师生再就作品的构图、色彩、表现技法、主题及思想内涵等方面进行互动交流,让学生会自发地带着体验的趣味思考美术大家族中的主题、构图、手法等要素。

3.设悬导入

教师设悬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似难而易”的感觉。提供出乎意料、合乎情理之中的悬念引导,使学生对面临的难题感到——“哦,我也会”,在增强学习趣味的同时自然地化解教学难题。例如,可以在解读范画时设悬——同样题材的风景名画,教师可以把梵高的画呈现给学生之后,再让学生去想莫奈、石涛、黄公望会怎么画?他们为什么会采用不一样的表现手法?各自的效果优势在哪里?还可在色彩感受、笔墨表现等要素上采用同样的办法,让学生通过分析范画、感受范画,找到自己挑战和创新的端口,选择自己会怎么画的路径,鼓起创作的勇气,在与名人的碰撞中感受展示自己作品的趣味。

二、示范引领“活”一点

美术课的示范的核心是“我教你学”。具体地说:示范要做到“活”而得法,要教会学生选择恰当的视角,启迪学生理解描绘对象,掌握作画要领;教学时,做到讲解、示范、练习同步,循序渐进的让学生全部掌握描绘的技法技巧,进而自如的创作和表达。

1.灵活选用PPT,Photoshop,Flash软件做针对性示范

在初中美术课程的“设计应用、造型表现、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方面的教学中,让学生在示范中去直观的感受技法远胜过理论说教。例如,学习《中国山水画》时,向学生讲述水墨山水、青绿山水、浅绛山水……借助于课件演示;教师可以把《富春山居图》借助于《张大千青绿山水画》《张大千浅绛山水》,在水墨山水、青绿山水、浅绛山水技法运用,设计成PPT(Photoshop或Flash)课件,学生可以在课件的示范下迅速领会明白概念的含义,感受审美的趣味。

2.善用实物展台进行“画面示范”

不论是绘画、书法还是工艺制作教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学生最想看到的教师的亲力亲为,而不是课件的过程演示。在实物展台上,学生可以对教师在山石树木的画法及步骤、工艺制作的细微处理和操作、学生作品的修改内容和技法,看得清清楚楚,发现自己与教师或名家之间处理方法上的区别之处,自觉审思(或反思)自己实践过程中应注意的细节。尤其对教师在技法应用或修改过程中,对角度、部位、程度、分寸的范笔,于细微之处感受创作的趣味。

3.把握好示范的时间与幅度

合理把握示范的时机和“度”,既要使示范要具有启发性,须给学生留下自主思考与实践“留白”。因为,教师的任务是教会学生构思、方法和技巧,如果教师的示范过了界,就容易使学生形成不合理或错误的思维定式,浇灭他们智慧的火花,遏制他们的创造能力和热情,这是与美术教学的根本目标背道而驰的。例如,在完成《布置理想的家居》时,教师只需对焦点透视、家具透视要点上进行粗略勾勒即可,无须做具细的处理;在教学国画课的时候,教师只需把每一步的设想告诉学生,然后,借助实物展台或动画手段,把用笔、调色的方法示范给学生,让他们在应用、巩固的过程中,体验展示创作灵性的趣味。

三、辅导思路“广”一点

辅导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掌握、消化知识和技能必不可少的一环。课上,教师的辅导要本着点面结合、典型带动的原则,及时发现普遍性问题,快速发现症结所在,在充分肯定可取之处的同时,对出现的问题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演示,同学间的互评互改等交流形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画下去,都能享受跳起来就可摘到果子的喜悦,长久地体验到学习美术的趣味。课下,要鼓励学生以绘画的方式写日记,把日记画作为一种表达思想感情的首选形式,养成用画笔记录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可附以简短的文字)的好习惯;假以时日,不光可以为创作积累下丰富而鲜活的素材,还可以使自己的视角、笔触、灵感与地气紧紧相接,充分享受发现与表达带来的乐趣。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习作的点评一定要“松”一点。美术教学的目标不是培养成书法家或美术家,其宗旨是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激发学生绘画表达的欲望,进而提升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作美的素质。教师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学生的作品,尊重、保护学生的思维和表现特点。尽管学生在作画时会带有强烈的主观性,手法上过度夸张,用色、用线单纯或大胆到过了头,但教师必须认识到:这是符合他们认知规律的表现,也是学生画的魅力所在!教师要带着赏识的眼光,及时捕捉他们在构图、着色、线条诸方面的亮点,鼓励他们不断地增强绘画热情和信心。

四、结语

如果说美术学习是船,那么趣味就是推动船行的帆;现代化教学手段便是强劲的风,船只在风帆的推动下才会劈波斩浪,驶向知识与技能的海洋。在教学中,教师要以科学的态度,发挥好现代化教育手段优势,让浓厚的趣味贯穿导入、示范引领针对性辅导的始终,就会使师生轻松、愉悦地漫步在艺术之路上。

参考文献

[1]顾平.美术教育学导论[M].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

[2]钱初喜.美术教育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

[3]尹少群.美术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趣味课件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午睡的趣味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动画设计研究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