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中医主题的医改不是中国的医改

2018-02-19 08:21魏代金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8年12期
关键词:医改主题中医药

魏代金

【摘要】 通过分析中医屡遭非议之源,亲历感受医改的现状,结合国情实际的呼吁,坚持深化改革和正确的舆论导向,拨乱反正的敢于自己“开刀”,根治“体制病”“垄断症”的症结所在,才能有效缓解国人“看病难”;把行业系统内部“关起门”来的医改,不如放开的实行全民社会化的医改。并提出中医药是破解医改的生力军,没有中医主题的医改不是中国的医改;没有中医药生力军的医改是不成功的医改;没有民间中医参与的医改是不会成功医改的观点。

【关键词】 中医药;主题;医改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12-070-02

在少数反对中医的噪杂声中,《中医药法》颁布实施年余[1]。当再次的读到《告别中医中药》这篇“檄文”,作为中医人倍感中医药在医改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百余年来,包括历史名人革命家梁启超、孙中山、鲁迅、陈独秀等,都“夹洋自重”地提出过反对中医的言论和主张。现代亦不乏何祚麻、张功耀、方舟子等少数所谓“科学家”的人,更为极致的把反对中医与主张废除中医的舆论推上了高峰。

温习历史,由于时代背景和当时突出的民族矛盾原因发起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民主打出“反传统,反儒教,反文言”的旗号,也把传统中医文化与封建产物对等起来进行反对,这本身就是一个盲目“激进”“偏执”与其革命目标方向矛盾的错误。从1912年北洋政府到1929年国民政府,连续两届政府都提出《废除中医案》,就连蒋介石也说“没有中医,你们是靠谁养大的?”并阻止了该决议案,几乎使中医成了“随葬品”。最后还是毛泽东领导打出了新中国的天下,经过几代领袖的努力,直至今日国家和民族才真正强盛起来。百余年來,卫生教育也并不是“中西并重”,一直沿着“重西轻中”、用西医“改造中医”的道路走到了今天,使中医药没落到从属于西方医学体系,出现有史以来历史上最为低潮的“濒临”地位。

分析中医屡遭非议之源,结合亲历遭遇的感受,不得不联想起医改的现状上来。医改改来改去总是避开中医的话语权。特别是在现行强大体制垄断利益集团“深水区”巍然不动,没有找到医改不成功症结所在。对于中医药临床应用,甚至在合疗医保方面,也不给利用中医药的空间,即使患者群众要求用点中药治病,有合疗管理机关就以“别的医院都没用中药治疗某某病”“类比”的审核,报销受到“秀才遇到兵”的刁难。虽然各级政府的中医院,本是发展中医的一支力量和重要阵地,但现在的中医院根本不是中医的院,都是挂着中医的牌子,实际是西医的瓤子,加之在强大体制“保垒”和处于“垄断”情况下,根本不会触及它们既得利益,在国家财政保障下,全面一新试的高端设备的攀比,争先恐后地“升级晋档”,疯狂地打针吊瓶上检查,实际是以商化为目的获利的最大化,成了断送中医的“火葬场”和“终点站”。

当前医改,虽然上破以药养医之弊,下鼓社会办医之援,中活医生多点自由执业等诸多措施,但是人民群众患者家庭并没有明显获益。“春运”的场景不断在医院上演,未富先老的社会结构,使万众百姓家庭及其子女,为了“养老送终”倍受“看病难”的煎熬;在医院排队与无奈生命等待的病人堆里,不时地听到伴喘着粗气、断续呻吟地说出“就是死了也不看了”的埋怨;“皇家”医院的冷漠,使患者及家属的人格尊严在这里丧尽。究其症结就是因为既得利益集团,总是绕开中医的话题,不把中医药作为医改的生力军。看不到中医“上工”治未病之病,是人用脑子思考个体化的辨证论治得出诊断的用药治病,具有简效廉易优势的把费用降下来;而西医是用机械仪器给人“找”病,是“下工”治已病之病,不花费个数百至几千元的一通检查的得出结果,医生是不敢开药治病的。因此西医是人被动的服从于机械仪器,使本来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成为不用脑子看病,而主要依赖仪器死的数据用药治病。这种所谓“高科技,高设备,高费用”的“三高”弊端,才正是虹吸人民币,导致费用降不下来的原因。

目前的医改只是在“皇家”体制内运行的西医、中医医院谈医改,实属是关起门来“自家人”的医改。因为不管怎么改,它们都是现行体制的既得利益集团的受益者。既然医改是事关全民切身利益与社会转型进步的民族与国家大事,为啥不把医改作为全民“社会化”的公开透明地搞医改?在现存中、西医两支医学体系资源条件下,起码应当中、西医并重,各取所长优势公平的参与,而把中医“晾”在一边的使不上劲。

虽然在最大限度鼓励社会办医的同时,也不乏一些胆大钻营者纷纷“下海”的“鱼龙混杂”,只是短期内的增速与数量的增加;尽管都是社会公益事业服务体系,又公平的给了多少实质性的扶持保障,使其“马儿能跑,又有草吃”的健康成长;在现行医疗资源全面垄断情势下,舆论导向和社会接受的包容度,无良媒体“污名化”渲染下的社会氛围,使得本是“拔苗助长”和“外强中干”风雨飘摇的畸形生态群体,又有多少能够健康的成长?因此,一些少数社会资本医院就急功近利的表现出投机钻营,弄虚作假,巧取生存“本能”伎俩,非法套取合疗医保资金。遇到问题甚至有部门机关动用红头文件,以醒目的标题“一镐子打一船人”“莫须有”的点名所有“民营医院”进行实名污化的事例。可见在干部队伍中对待社会资本卫生事业的态度可见一斑。社会存在的现实虽然不依人们意志的在转型,但人们观念还没转过弯儿地感觉的到,还是心甘情愿不要命地挤到“体制院”,任受其板着脖子“放血”。这种明显“体制病”“垄断症”的恶果,之所以导致“春运”不断在医院上演“看病难”的场景日益加剧。在如此大国情势下,随着老年社会的到来,任其长期发展的后果真是难以想象。

一言蔽之,坚持深化改革和正确的舆论导向,拨乱反正的敢于自己“开刀”,果断地切割这些“体制病”“垄断症”的症结所在,才能有效缓解“看病难”;发扬中医药健康主题作用,就有了破解医改的生力军;目前行业系统内部“关起门”的医改,不如放开实行全民社会化的医改。不然,所谓的医改就没有出路,中国社会的转型就难有希望的遥遥无期。因此呼吁,没有中医主题的医改不是中国的医改;没有中医生力军的医改是不成功的医改;没有民间中医参与的医改是不会成功的医改!

参考文献:

[1]  侯卫伟.全面系统深入学习理解《中医药法》 依法扶持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8(01):6-13.

[2] 潘瑞琦.现行医改无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J].劳动保障世界,2017(29):7-8.

猜你喜欢
医改主题中医药
中医药走遍全球再迎变革
首部中医药综合性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诞生
新医改制度下,建立健全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
医院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方式探讨
医改中卫生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屠呦呦获奖向世界证明中医药价值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岩井俊二的青春片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