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2018-02-22 10:47张和峰
知识窗·教师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张和峰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程培养已不只是为了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为了顺应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核心素养 培养策略

根据我国课程深化改革的实际,我国教育部门在提出核心素养后,引起了教育工作者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极大关注。在教学领域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科目的特征展开更加深入的分析与探究。笔者从小学数学课程培养的角度出发,探究了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

一、数学核心素养概要

核心素养是在信息化、现代化的社会发展背景下,拥有面对社会竞争力的基本条件。因此,具备数学核心素养,不仅是数学学习能力的体现,还是课程教学的目标与内涵。根据国内外专家提出的素养指标体系分析,核心素养更加强调学生的批判思考、问题质疑、信息整合、信息技术能力、适应能力等。基于此,笔者认为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要从数学课程教学的角度考虑,还要将这一概念的跨学科、多角度等内涵特征体现出来,这需要教师在课程教学期间,着重加强学生合理运用概念的能力。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1.整合教学内容

数学教师需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对小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并利用有关辅助教学资料或网络学习资源。经过教师的整合与合理的课程运用,才能真正打开小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因此,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结合数学问题的需求,提升问题的处理效果,真正起到掌控全局、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这样学生才能受教师的感染而不断提升。

2.培养學生的学习方法

学生数学成绩或学习能力的提升,需要以具备良好的学习方法为基础。因此,在进行数学基础知识的讲解时,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学习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尽管小学数学知识难度较低,但是只有当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才能完整地建立自己的个人认知与知识结构。尤其是在处理一些复杂性问题上,学生要能通过自己所拥有的知识,达成课程学习任务及策略性探究的目标,同时还能拓展自己探究数学知识的深度与广度,这样的教学模式会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合理利用教学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情境的设立需要增强问题的有效性,教师可以从现实问题处理的层面上,设置有关课程学习内容的虚拟性问题,这样会加强问题答案探究的过程与结果的准确性。在对学生进行课程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一定探索目标的指引下,着重假设一些看似复杂的问题,加强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提升他们对该问题的理解能力。这样的问题情境引导,可以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多方面能力,学生的核心素养也会获得更大的进步提升。

4.重视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与素养

数学教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所以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意识到自己作为点拨者、指导者的重要作用,将核心素养培养与自身专业能力和谐统一,保证自己高素质、高专业的教学能力。在自身专业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将课程讲解的效率与质量全面提升,经过深层次的数学知识探究与教学方法的融合思考,能够在满足班级学生实际发展需求之下,摸索出一条全新的课程教学路径,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三、结语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经过多年的努力与引导才能完成。在此期间,教师不仅要提升个人的专业水平,还要注意改进教学方法,保证学生在系统化的培养下获得更大的进步与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陈海燕.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J].科研,2016,(12).

[2]魏文琴.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建构[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0).

[3]杨健芬.试论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J].新课程(小学),2017,(6).

(作者单位:南昌市青山湖区上海路小学 )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