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新理念、新方式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学习方式的探究

2018-02-24 06:18江苏省盐城市五星小学王书芬
学苑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道德法治教材

江苏省盐城市五星小学 王书芬

《道德与法治》教材被运用于小学低年级教学当中,是国家意志的表现,也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基础。该教材主要以儿童成长作为内在的逻辑,通过创建合理的教材框架,编织法,全面落实青少年教育的要求。教材着重讲社会价值核心观念,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法治意识引导等方面内容,并为小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在教学中,倡导现代化的教学引导方式,践行教学的乐趣和成效,让学生在学习中全面了解道德和法治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良好的思想。

为使教材发挥积极的作用,让儿童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中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有必要引入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科学引导教学。实践发现,可以结合以下三点进行学习引导。

一、重视教学设计,合理安排教学

在教学道德与法治这门新的课程当中,全新的理念被融入其中,就需要教师结合教材的方向和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其实,在传统的教材中也存在着一些内容是和道德与法治是相关的。但是,在长期的引导中,教师并不能够全面、重点地突出这些方面的内容。为消除这一不良的情况,在开展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读教材,发现教材中的闪光点以及素材的切入点,转变学生的消极情绪,以比较灵活的方式合理安排教学。为了转变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在开展教学的阶段,可以通过不同的理念渗透引导,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

实践中,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情况、学校的资源,有效利用不同的资源科学地开展教学。在创建不同的教学情境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中积极思考不同的问题。如,在《我爱我家》部分教学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小组谈论,讲一讲自己的家庭,并通过总结分析,向同学们展示家庭的情况。在学生讨论和认识其他的小朋友的过程中,认识到社会中并不是所有的家庭的相处模式都和自己的家庭一样。有的学生家庭氛围相对活跃,有的学生家庭氛围会有点严肃……在帮助学生拓宽视野之后,为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奠定基础。

二、知识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

与小学其他科目的教学对比会发现,道德与法治不像其他学科,教学中教师可选择的素材非常的多。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先进的教学设备,以生活中的内容导入,激起学生的兴趣。之后再将这些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比较熟悉的内容中学懂知识。之后,再通过案例的引导,鼓励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当中。这样,便可以极大地消除课程的枯燥性,帮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如,在平时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安全知识的了解并不是很全面,他们很容易相信一些陌生人的话语。面对这一问题,可以开展以“安全”为主题的学习课,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发生在学生周边的实际案例或者通过网络上传播比较广泛的案例进行引导,帮助学生了解到安全的重要性。之后,教师再通过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怎样解决这些安全隐患,帮助学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中,学生的安全意识得到增强,学习兴趣也得到显著提升。

三、社会实践出真知,引导学生感悟

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小学教学中也是如此。教师可以将知识拓展到实践当中,让学生在实践中懂得所学知识真正的含义。

如,在学习“感恩”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组织学生去做一些志愿活动。如,可以去街上卖报,然后将卖报的钱捐给贫困儿童,也可以去敬老院看望老人,让学生在唱歌、聊天的过程中体会父母的不容易。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灌输感恩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学会感恩,并做一个独立的人,在努力学习之后成为大写的人。

再如,教师还可以带学生去少管所表演,并给少管所失足的孩子准备一些礼物。通过孩子之间的交流,提升他们的法律意识,让他们认识到自由的宝贵。

总之,《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于小学生的发展而言至关重要,在小学教学阶段,教师必须认识到这一门课程的重要性,科学地引导教学。为提升教学的效率,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分析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并将生活中的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相融合,让学生懂得知识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的道理。此外,还需要结合实践,强化学生的法治理念。通过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品味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今后的成长保驾护航。

[1]杜文艳.新教材新旅程——“道德与法洽”教学新思考——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J].中小学德育,2017(1):4-8.

[2]张淑环.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J].中小学德育,2017(1):9-11.

[3]秦金权.新形势下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5(11).

猜你喜欢
道德法治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