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一主双辅”学科体系,打造“激趣促学”学科特色

2018-02-24 06:18福建三明第一中学吴晓萍
学苑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高中英语学科素养

福建三明第一中学 吴晓萍

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提出了教育要优先发展,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迈入全面深化阶段,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本文旨在探索如何围绕立德树人的大方向,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方案,构建“一主双辅”英语学科体系,打造“激趣促学”学科特色,优化高中英语学科课程创建,实现教育部提出的国家课程标准地方化建设。

一、构建“一主双辅”的高中英语学科课程体系

为贯彻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2017年国家教育部提出的“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高中英语课程改革应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围绕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这四个层面,创建符合“基础性、创新性、综合性和应用性”要求的“一主双辅”的地方化校本课程体系。“一主双辅”指的是以人教版教材的课堂教学“为主”,以研究性学习“辅导”和第二课堂的课外活动“辅导”为辅的校本课程学科体系。

1.认真完成国家课程目标,抓好人教版教材课本教学“为主”: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对课本材料进行合理增补、删减与整合,从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个方面夯实英语语言基础知识,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高一扎实做好初高中课程内容衔接,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用1~2周时间介绍一下高中英语与初中英语的不同:词汇量更大,语法更系统,阅读文章更长;复习48个音标,教会学生根据音标正确朗读单词,按照拼读规律写出单词,掌握正确的发音,养成开口朗读和背诵优秀语段的好习惯;掌握1500个基本词汇和习语,学会表达“赞同与反对”“良好祝愿”“致谢与告别”“谈论过去的事与未来的计划”“征求意见与发表意见”。

高二主要训练学生养成基本英语思维习惯,以促使学生达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性要求,学会借助英语词典查阅生词预习课文;能读懂提供给高中生阅读的英语报刊杂志,就熟悉的日常生活话题进行交流;具有初步实用写作能力,与外国朋友的日常交流无障碍;掌握3000个基本词汇和习语,学会口笔头表达“个人喜好”“描绘人的个性性格”“说明空间”“允诺、抱怨、焦虑、惊恐”“演讲”“赞扬与鼓励”“评判与假设”“信仰”“推理”等更复杂的交际用语。

高三主要侧重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后续学习架桥铺路。训练形成符合自己特点的有效学习策略和方法,如能利用思维导图帮助自己解读文本,能在语境、语用中学习词汇的用法而不是死记硬背;主动利用各种机会用英语进行交际,自觉制定并完成预计的学习任务;能听懂关于社会热门话题的英语讨论和演讲,并发表评价性见解,表明自己的观点与立场;能有效利用网络学习资源获取和处理信息,并对所需要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加深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理解常用英语典故、习语的文化背景,从跨文化角度理解词汇的内涵;欣赏优秀英语文化作品,从意蕴美中汲取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关注时事,具有祖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理解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形成初步的跨文化意识,注意交际的得体性和有效性。

在人教版教材课堂教学中,建议教师对教材进行合理删减、增补和整合,如:高三复习阶段,以“旅游与文化”为话题整合模块一至模块十中介绍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主要说英语国家的5个单元内容;以“人物介绍”为话题整合“袁隆平”“林巧雉”“研究猩猩的女科学家JA N E”“曼德拉”等几个单元;以“文学艺术”为话题整合“诗歌”“小说”“戏剧”“音乐”“绘画艺术”“李尔王”“皮格马丽翁”等几个单元,让学生在同一话题下的群文阅读过程中进行更有效复习。

2.以“校本课程”和“课外活动”为“双辅”内容,补充课堂之不足。 开设《利用英文演讲练听力》《英文报刊阅读》《英语经典小说阅读》《英语影视欣赏与口语》《走遍美国》《中西文化差异的探索》《美剧欣赏与英语学习》《英语影视歌曲欣赏与口语》《高中生英语单词积累方法》《翻译的标准与技巧初探》《如何用工具书助力外语学习》等研究性学习和校本课程,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视野,培养学会学习的关键能力。让每位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学有所得,让语言能力突出的学生成为英语学习的“领头羊”。

拓展课本外的课程资源渠道,语言文化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课堂有限,课外无限,树立“功夫在课外,积累靠点滴”的教学意识,积极拓展课本以外的课程资源,使用新概念英语、21世纪报中学生版报纸、英语文学简易读物等作为辅助教材,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网站,拓宽学生学习渠道。

二、打造“激趣促学”高中英语学科特色

营造浓厚的校园英语文化氛围,强调以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文化视野,促进文化品格和核心素养的养成。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激发学生兴趣,并引导他们将表面的兴趣转化为对英语的热爱和持续的学习热情。

1.注意挖掘英语学科的趣味性,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设计有趣的游戏导入,如“英语绕口令”“英语猜谜”或适当利用互联网上的“名人英语演讲”“英文电影视频”视频等,以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游戏和鲜活生动的影视画面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2.组建英语兴趣小组,成立英语模联社团。通过兴趣小级和社团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以完善学生的语音语调,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使学生养成关注时事的政治敏感性,学会对残疾人事业、志愿者服务、保护动物、科技发展、关爱爱滋病人、全球气候变暖、世界和平等社会热点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学习与英语相关的文化、礼仪、外交等知识,促进核心素养的养成。能力突出的学生不仅可以展示自己的风采,还能成为英语学习的“领头羊”,带动更多的学生学好英语。

3.用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补充课内之不足。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水平和年龄特点,在高一、高二、高三开展书写比赛、朗读比赛、英语诗创作比赛、手抄报比赛、英语好声音歌手赛、思维导图设计大赛等活动,以形式多样的活动全方位培养,有利于学生未来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提高包含文化品格在内的核心素养。

如书写比赛、朗读比赛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规范和朗读习惯;学唱英文歌寓教于乐,学生可以练习地道、纯正的英语发音,还能培养艺术的感受力、想象力、理解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鉴赏水平;手抄报比赛和思维导图设计大赛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要在有限的版面空间内,容纳一定的知识内容,还要讲究设计的精彩美观,从内容筛选到排版插图都是一个手脑并用的创造过程,是学生的文化修养、生活情趣、精神风貌和艺术修养的综合体现;诗歌语言生动、旋律优美、用词简洁、语句凝练,语兼具语言的思想性、艺术性、文学性、人文性及社会性,结合人教版模块六第二单元“Poems诗歌”让学生进行一次英语诗创作比赛,既能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还有益于学生文化品格的形成,形成健康积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总之,十九大的“教育要优先发展”为全面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吹来了春风,高中英语教育要勇于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方案,构建“一主双辅”英语学科体系,打造“激趣促学”学科特色,优化高中英语学科课程创建,实现教育部提出的国家课程标准地方化建设,更好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总体目标。

[1]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2016年教育部重点课题成果.

[2]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英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6年.福建省普通教育科学研究室.

[3]核王蔷.心素养视野下对课堂教学设计的再思考.2016.

猜你喜欢
高中英语学科素养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高中英语集体备课的探索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