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合作学习的课堂管理研究

2018-02-24 06:18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石湖小学曾慧琼
学苑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分工目标内容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石湖小学 曾慧琼

一、小学英语合作学习课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1.合作学习目标模糊,内容不明确。

一个人的兴趣决定了其奋斗的动力,即使是小学生也是有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对学习内容的喜爱程度也是不一样的,这些就导致学生在英语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有可能因为兴趣度的问题而产生学习动力障碍,影响合作学习的课堂秩序。另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未提前对合作学习的问题进行必要的讲述,导致学生在合作学习当中不清楚任务目标,在合作学习环节不知道要做什么,要怎么做,造成或者合作“冷场”,鸦雀无声,或者满堂哄乱,课堂秩序混乱。例如,教师在教授A pple、orange等水果类的词汇时,完成授课内容后要求学生以合作学习的形式编写一段对话,教室里一时间说话声四起,而仔细听学生讨论的内容却与课堂学习内容无关,学生因为不知道编什么,怎么编,导致一些学生趁着“合作”的空隙开小差,这些都是合作学习目标不明确所造成的。所以,教师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并清晰地传达给学生。

2.合作小组成员分组不合理,分工不明确。

据心理学的调查研究,在社会性的群体活动中,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责任界定的话,很难形成一种明确的分工,也就会导致群体活动效率低下,成员逃避责任等行为的发生,成人的世界已是如此,更勿论是小学生的合作学习行为。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常常不清楚自己的角色,不知道自己在小组中应该做什么,从而产生了以下三种现象:

(1)小组成员各自为政,自顾自说。合作小组成员在讨论的过程中你一言我一语,都有各自的想法与态度,并且也不肯听取别人的意见,无法形成有效的信息汇总。

(2)个人的一枝独秀。在合作的过程中,一些善于言谈、善于表达的学生一直在说,而性格比较内向或者不善言谈的学生一言不发,这种合作的方式缺乏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将群体智慧交流的时间变成了个人展示的舞台。

(3)讨论中开小差,将学习的时间变为闲聊的时间。这些合作小组在讨论课题的过程中,注意力不能够集中,没有一个核心成员来组织大家的讨论,导致这些学生经常借机扯闲话,将话题引向与课堂内容无关的方面,影响课堂纪律。

二、小学英语合作学习课堂管理对策研究

1.制订明确的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

教师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课堂表现有很大的关系,试想一下,如果教师的教学内容生动有趣,那么学生还会做各种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吗?学生的课堂表现很大程度上是与教师的教学有关系,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学生会跟随着教师的思路来学习,而当教师的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学习的目标不明确时,学生自然难以深入课堂学习的环境之中,课堂问题则会不断发生。因此,作为教师来讲,在小学英语合作学习中,首先要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这个学习目标的制定要因人而异,体现出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适合学生发展的个性,学习目标可以是教师与学生的综合意见,让学生有为目标实现奋斗的动力。

而对于学习内容的选择,教师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首先,开放性的内容。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目的的开放性内容,让学生在小组内部充分交流,以便拓展学生的视野。其次,个人无法完成的内容。合作学习的另一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精神,因此,教师在选择学习内容时,可以选择一些需要分工合作的任务,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感受到合作的力量,让学习的过程变得生动、有趣。

2.科学合理,因人而异的分工分组。

课堂管理问题的重点在于课堂环境的营造,教师只有通过有效的课堂管理才能实现一种良好积极的课堂氛围环境,而在合作学习中,课堂管理的最基本阶段就是合作小组的构成与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在小组构成的问题上,教师首先要遵循“组内异质”即合作小组内部要有差异性,“组间同质”即小组之间的实力要平等,要能够体现出竞争性。一般小组成员的构成为4~6人最佳,教师在分组时可以采用学生自由结合与教师分配相结合的做法,以科学的方式来进行分组。此外,教师要关注学生合作学习的动态,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

在组内分工的问题上,教师开始时可以协助学生来进行分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个性特征等来明确各自的责任,慢慢地让学生逐渐摸索适合自己的位置,清楚自己的优势与劣势。例如,在编写对话表演中,有些学生可能写作能力较好,就可以负责编写对话,而口语表达好的学生就可以负责表演,这样既实现了互助合作,又实现了各自的价值。

[1]顾银华.浅谈小学英语合作学习的课堂管理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1,(09):82.

[2]卢少延.试论课堂管理视野下的小学英语合作学习[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03):128-129.

猜你喜欢
分工目标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从分工层次来理解消灭“分工”
——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析
“家庭的幸福需要彼此分工共同努力”
主要内容
施工图任务组织分工之经验借鉴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