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策略的研究

2018-02-25 19:20福建省沙县凤岗中心小学康艳香
学苑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小球小学生数学

福建省沙县凤岗中心小学 康艳香

小学生处于刚刚接受学校教育的重要时期,他们在学习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但是此时的小学生可塑性相对较强,应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以培养。自主学习主要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自觉预习、温习功课,同时能够自主地完成作业,这能够为小学生今后学习带来较大的益处。

一、教学问题

1.缺乏自律意识。

小学生还没有形成完整而坚定的个人意识,他们容易受到环境的诱惑,也很容易分心,因此大多数的小学生缺乏自律性。在学习中,学习态度较差的学生首先最容易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会不自主地将注意力从学习内容转移到其他内容上,这种情况也很容易影响到部分学习态度较好的学生。

2.不易把握难点。

数学作为一门抽象性大的科目,其困难性是其本身最为常见的客观性原因,而数学是一切理科学科的基础,该学科具有一定逻辑性、抽象性,是许多学生的薄弱环节。除去客观性,学生本身具有主观性,在小学教学中当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时,以小学生的毅力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学习态度,而通常大多数人会选择放弃学习。

3.学生接受能力较低。

小学生刚开始接触到社会中的各种事物,往往缺乏较好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在课堂上,如果教师没有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讲解问题,或者没有引导学生去学习数学知识,也不注重学生的理解能力,那么学生在讨论的时候就会出现迷茫或混乱的状态,也有的学生会在整个讨论过程中一直保持沉默,甚至会在讨论过程中出现激烈争执的情况。

二、培养对策

1.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应善于引导,让学生学会质疑,提出问题。当然,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具备价值性,教师也应对学生提出表扬,树立学生自信心,即使有时小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不正确,教师也不能打击小学生的信心,更不能指责或者嘲笑学生,而是需要对他们进行引导,强化小学生的问题意识。

举个例子,教师在对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四边形》进行讲述时,教师想对四边形的特点加以说明,并对四边形与正方形、长方形加以区别,首先观察长方形,此时小学生发现,长方形的四条边长具有哪些特点,通过直尺测量的方式,小学生能够获得长方形的长与宽具体是多少厘米,然后测量一遍的长度就可以知道另一条边的长度,宽度也是一样的。由此小学生就能够发现,长方形中两条长度与宽度是一样的;然后教师再让小学生自主地学习正方形相关知识,最后教师要鼓励小学生向教师提问题,如这些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此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2.改进教学手段。

为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教师应对传统教学手段加以改进,激发学生兴趣,构建高效数学课堂。但是小学生的年纪小,他们的思维难以聚焦在一个点上,容易受到其他新鲜事物的影响,所以在学习中,小学生的思维、注意力等方面是分散的。小学生理解能力的薄弱难免会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开展造成一定影响。据此,教师应对教学方式加以转变。例如在传统课堂中教师把知识一一在黑板上板书,然后小学生就机械地记笔记,小学生难以做到自主思考。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教学方法加以创新,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掌握数学知识,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当学习乘法知识时,教师不能按照传统的教授方法直接把乘法口诀教授给小学生,应该结合实物操作的方式,帮助小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如教师可以先放三个小球在箱子中,再放三个小球进入箱子中,然后教师一次性放六个小球在另一个箱子中,让小学生数一数两个箱子中的小球个数。此时小学生就明白,教师一次性放六个小球,而每次放三个小球,一共放了两次,最后两个箱子中的小球个数是相等的。由此可知,把教师第一次放三个小球与两次相乘,就可以知道教师一共放了多少个小球。这样可以让小学生自己来参与这些活动,提升了小学生掌握乘法知识的能力。

3.结合实际生活元素。

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使其掌握自然规律,解决现实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时刻抓住这一根本目标,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以实现生活化教学目的。数学在生活中本来就有特别广泛的应用,教师要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数学,并且用数学头脑想问题的习惯。例如,教师在讲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一有一定难度内容时,要先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了这部分内容有什么作用,在生活中我们时常见到哪些物体跟这些形状相似,教师也可以制作一些简单的形状物体,让学生自己去感知,意识到在生活中不仅有平面图形,立体图形也是生活中常见到的。这样学生在掌握新知的过程中,各种感官协同参与体验,不仅发展学生的思维,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尽量选择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物品,既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同时又能加深学生对抽象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可谓是一举多得。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在讲课时可以带来一个挂钟的实物,让学生观察某一时刻起,时针、分针和秒针的位置,然后让学生认识,当秒针转过一圈的时候,是多少秒?分针走了多少?分针走了一圈的时候,时针走了多少?为了使学生明白秒、分、时,以及每一个单位代表的意义,在分针转一圈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进行其他活动,进而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这样的案例学习,学生可以更容易接受知识,不但明白了每一个针走一下的含义,也可以认识到它们之间应该怎样换算。

4.积极引入现代技术。

小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皆与成年人不同。基于此,教师应根据学生个性特点,抓住其关键期,采取有效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我国各领域均得到了有效应用,并发挥出一定作用,将其应用在教学中能使抽象知识更加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课本知识时,在自学过程中,有的学生仍旧对“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这一内容不能彻底地理解,会针对“为什么只能分子相加减,分母就不行呢”这一问题产生错误的观念。因此,教师在课程中让学生就这一疑问进行研究,分别说出自己对此疑问的想法,之后,教师将“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就“分子相加减”这一知识点详细分析的微课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来一一验证由学生自己提出的想法,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就目前来看,我国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据此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对策,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详细解答,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另一方面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自主学习作为学习中的一种方法、习惯以及思想,小学生能够主动地进入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因此,教师通过数学实践教学,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能力形成之后,对小学生而言,在今后的学习中将会带来较大帮助。

[1]支启霞.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才智,2013,17:64.

[2]李锋.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07:146-147.

[3]赵福东.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J].学周刊,2014,26:94-95.

猜你喜欢
小球小学生数学
联想等效,拓展建模——以“带电小球在等效场中做圆周运动”为例
小球进洞了
小球别跑
小球别跑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是小学生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
非常小学生